突變種質是指利用誘變手段創製的具有明顯表型變化或者基因突變的種質資源,可以作為重要親本對作物進行遺傳改良,也可以作為遺傳資源進行重要功能基因的挖掘與鑑定。突變種質往往是根據研究者的目標對具有特定遺傳背景的材料進行誘變處理,然後在後代群體中篩選獲得的,是作物遺傳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突變種質
- 外文名:Mutant germplasm
突變種質是指利用誘變手段創製的具有明顯表型變化或者基因突變的種質資源,可以作為重要親本對作物進行遺傳改良,也可以作為遺傳資源進行重要功能基因的挖掘與鑑定。突變種質往往是根據研究者的目標對具有特定遺傳背景的材料進行誘變處理,然後在後代群體中篩選獲得的,是作物遺傳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
突變種質是指利用誘變手段創製的具有明顯表型變化或者基因突變的種質資源,可以作為重要親本對作物進行遺傳改良,也可以作為遺傳資源進行重要功能基因的挖掘與鑑定。突變種質往往是根據研究者的目標對具有特定遺傳背景的材料進行誘變處理...
突變品種是指由利用誘發突變手段獲得的突變種質(參加突變種質)直接培育而成的,或者作為育種親本之一與其它育種技術(如雜交、生物技術、細胞工程技術及染色體工程技術等)結合而選育的作物新品種。截止2015年4月份,在聯合國糧農組織(FAO...
突變育種是指人為利用物理、化學等因素誘發生物體遺傳物質產生突變,從中選擇具有目標性狀的突變個體培育成新品種,或者與其它種質雜交進而培育優良品種的一種育種方法。常用於突變育種過程的生物材料包括種子、花粉、愈傷組織、以及外植體等。育...
突變體種質庫 突變體種質庫(mutant bank)是1993年公布的農學名詞。公布時間 1993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 《農學名詞》第一版。
黑山棉突變體BL+2 黑山棉突變體BL+2是錦葵科、棉屬種質,原產地是湖北。形態特徵 保存單位 湖北經作所。
第二節 誘導異緣種、屬染色體易位與種質創新 第三節 促成小麥與其親緣屬遠緣雜交,實現外源遺傳物質轉移與種質創新 結束語 參考文獻 附錄一 主題詞 附錄二 世界各國普通小麥和硬粒小麥突變品種 附錄三 國內小麥突變品種錄錄 附圖 國內...
.高油玉米是目前國際上激烈爭奪的重要玉米種質資源之一。本項目利用具有獨立智慧財產權的高油突變體開展研究,將可開闢新的研究領域,繼續保持我國在高油玉米種質創新和研究上的國際競爭優勢。
《新水稻57H突變基因的定位克隆與機能解析》是依託山西大學,由田懷東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野生型水稻中,谷蛋白與醇溶蛋白在胚乳細胞內質網被合成後,分別蓄積成亞細胞形態不同的蛋白體。導致57kD谷蛋白前體高量增加、成熟...
誘發突變是指採用人為措施誘導生物體的表型或者遺傳基因信息產生變異,常用於功能基因的發掘、作物種質資源的改良以及優良新品種的培育。根據採取措施的不同,誘發突變可以分為物理誘變、化學誘變、航天誘變、生物誘變等。誘發突變 基因突變在...
③新品種的不斷育成和推廣,使原有老品種特別是地方品種逐漸被淘汰,常未作為種質保存下來,致使許多有益的基因隨之丟失。④隨著農田基本建設規模的擴大和耕作栽培制度的改革,農田生態環境條件的差異日益縮小,致使許多作物的多樣性變異失去...
本項研究將確立梨自交親和性突變的分子機制的研究方法,揭示梨自交不親和性品種發生自交親和性突變的分子機制,完善梨自交不親和性與自交親和性突變機理的學術理論,為創新梨等果樹的自交親和性種質提供理論依據,且有套用前景。
業高選變異株 業高選變異株是豆科、大豆屬種質。形態特徵 保存單位 山東省農科院。
《突變育種手冊》是1972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突變育種手冊》翻譯小組。內容簡介 全書21.5萬字,介紹了植物突變育種中理化誘變因素的種類、性質及誘變方法,敘述了育種材料選育步驟以及突變育種的特點和成就,...
發現 發現是薔薇科、蘋果屬種質。形態特徵 原產地 英國。
353變異株葉基無紅斑 353變異株葉基無紅斑是錦葵科、棉屬種質,原產地是河北棉花所。形態特徵 保存單位 中棉所。
紫煙所屬於紫薇種,2009年12月10日申請於北京林業大學,由張啟翔、蔡明、潘會堂、田苗、高亦珂、王學鳳培育。所屬的種或屬:紫薇 說明:申請品種‘紫煙’是2007年7月在河南鄢陵進行紫薇調查時發現該優良變異,同年9月,將該變異植株...
銀白楊變異型-0796-15是屬於楊柳科楊屬植物,英文名yinbaiyang-bianyixing0796-15,產於新疆。氣候帶位於亞熱帶。形態特徵 常綠落葉喬木;速生;優質。生長環境 氣候帶位於亞熱帶。生長習性 耐寒;喜光;速生。多年生;花期3-4月;果期...
誘變育種是指用物理、化學因素誘導動植物的遺傳特性發生變異,再從變異群體中選擇符合人們某種要求的單株/個體,進而培育成新的品種或種質的育種方法。它是繼選擇育種和雜交育種之後發展起來的一項現代育種技術。發展簡史 1927年美國H.J....
《水稻顯性半矮稈基因的分子定位及其套用》是依託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由吳躍進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本項目在我們自主發現的水稻半矮稈突變新種質中,明確該突變性狀由一對顯性核基因控制,建立了顯性矮稈近等位基因...
但由於突變概念的提出,使人們將遺傳物質的變異引起的可遺傳性變異與生物體對環境條件變化引起的不可遺傳的變異(後天獲得性)嚴格區分開來。當然,最早區分可遺傳的變異與不遺傳變異的,應該追溯到魏斯曼。魏斯曼1885年提出"種質學說"時,...
(2)誘發突變的分子生物學基礎:研究各種理化誘變因素誘發作物基因突變與損傷修復的分子機理,發掘重要突變性狀基因的分子標記,優異突變基因的遺傳評價、定位、分離和克隆,建立和完善突變基因種質庫。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國際原子能...
國家農作物航天誘變技術改良中心依託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方向 研究利用空間環境等誘發作物遺傳變異的規律與調控機理;開發誘發突變新技術與新方法;篩選具有重要育種價值的突變新基因;創製小麥等主要農作物突變新種質、新材料,...
種質起源 我國糯玉米種質資源豐富,主要起源於我國的廣西和雲南地區,上世紀初由傳教士引出國外,從此開始了對糯玉米的研究。大約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美國的衣阿華州立農實驗室最早培育出了糯玉米雜交品種。糯玉米是受隱性突變基因(WXWX)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