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面飛彈系統設計

基本介紹

  • 書名:空面飛彈系統設計
  • 作者:張波、高鳳勤、王建青
  • ISBN:978-7-5165-0314-0
  • 出版社航空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12月
圖書簡介,目錄,

圖書簡介

目前,空面飛彈在現代戰爭精確打擊體系中處於核心地位,是左右局部戰爭勝負的決定性力量。本書正是為適應空面飛彈的發展而編寫的,旨在較全面詳細地介紹空面飛彈的系統設計。本書對一般概念性問題不做詳述,著重結合工程實踐對空面飛彈系統設計進行了全面、系統、深入的分析論證,其基本理論和分析處理工程技術問題的方法具有普遍意義,對其他武器系統也具有一定的適用性和參考價值。 本書定位於從事該專業的各層次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亦可供軍隊相關領域人員、航空院校相關專業教師及學生參考。

目錄

第1章 概論
1.1 空面飛彈的發展歷程及趨勢
1.1.1 空面飛彈的發展歷程
1.1.2 空面飛彈的發展趨勢
1.2 空面飛彈的分類及技術特點
1.2.1 空地飛彈
1.2.2 空艦(潛)飛彈
第2章 空面飛彈的研製程式和內容
2.1 型號研製應遵循的原則
2.2 論證階段
2.2.1 工作的依據
2.2.2 論證階段的主要工作
2.2.3 型號論證階段完成的標誌
2.3 方案階段
2.3.1 工作的依據
2.3.2 方案階段的主要工作
2.3.3 方案階段工作完成的標誌
2.4 初樣階段
2.4.1 工作的依據
2.4.2 初樣階段的主要工作
2.4.3 初樣階段工作完成的標誌
2.5 試樣階段
2.5.1 工作的依據
2.5.2 試樣階段的主要工作
2.5.3 試樣階段工作完成的標誌
2.6 設計定型階段
2.6.1 工作的依據
2.6.2 設計定型階段的主要工作
2.6.3 設計定型階段工作完成的標誌
2.7 生產定型階段
2.7.1 工作的依據和條件
2.7.2 生產定型階段的主要工作內容
2.7.3 生產定型標準
第3章 空面飛彈武器系統總體
3.1 設計原則
3.2 設計方法
3.2.1 系統法
3.2.2 預籌產品改進法
3.2.3 按費用設計法
3.2.4 數位化協同設計
3.3 目標特性分析
3.3.1 目標分類
3.3.2 典型目標特性
3.4 戰術技術指標
3.4.1 戰術技術指標論證
3.4.2 戰術技術指標分解
3.5 作戰效能評估
3.5.1 作戰效能評估方法
3.5.2 飛彈作戰效能評估內容
第4章 空面飛彈總體
4.1 飛彈組成及功能
4.1.1 制導控制系統
4.1.2 引戰系統
4.1.3 動力系統
4.1.4 電氣系統
4.1.5 數據鏈(數傳)系統
4.1.6 彈體結構
4.1.7 遙測和安控系統
4.2 外形設計
4.2.1 外形設計的主要要求
4.2.2 氣動布局設計
4.2.3 外形幾何參數的選擇
4.2.4 氣動特性的研究手段和方法
4.3 部位安排與質量特性
4.3.1 部位安排設計
4.3.2 質量質心的設計計算
4.3.3 轉動慣量計算
4.4 綜合隱身設計
4.4.1 雷達隱身技術
4.4.2 紅外隱身技術
4.4.3 其他隱身技術
4.5 總體性能分析
4.5.1 飛行性能
4.5.2 突防能力和生存能力
4.5.3 制導精度
4.5.4 威力
4.5.5 使用性能
4.5.6 經濟性能
第5章 彈體結構強度
5.1 概述
5.1.1 設計目標
5.1.2 設計流程及主要內容
5.1.3 設計依據
5.1.4 基本設計要求
5.2 彈體結構設計
5.2.1 翼面結構設計
5.2.2 彈身結構設計
5.2.3 分離機構設計
5.2.4 操縱/摺疊機構設計
5.2.5 複合材料構件設計
5.2.6 熱防護結構
5.3 強度設計
5.3.1 飛彈載荷設計
5.3.2 靜強度設計
5.3.3 動強度設計
5.3.4 結構疲勞及可靠性設計
5.3.5 氣動彈性力學設計
5.4 主要大型試驗
5.4.1 靜強度試驗
5.4.2 模態試驗
5.4.3 機械系統地面功能驗證試驗
5.4.4 顫振試驗
第6章 制導控制系統
6.1 概述
6.1.1 設計目標
6.1.2 設計依據
6.1.3 設計流程及主要內容
6.2 制導控制系統總體
6.2.1 系統設計與實現
6.2.2 制導控制系統仿真
6.3 控制與導航系統
6.3.1 導航系統
6.3.2 綜合控制計算機
6.3.3 測高系統
6.3.4 伺服系統
6.4 導引系統
6.4.1 導引系統功能及分類
6.4.2 電視導引系統
6.4.3 紅外導引系統設計
6.4.4 主動雷達導引頭系統設計
6.4.5 被動雷達導引系統設計
6.4.6 半主動雷射導引系統設計
6.4.7 複合導引系統
第7章 動力系統
7.1 概述
7.1.1 設計目標
7.1.2 設計流程及主要內容
7.1.3 設計依據
7.1.4 基本設計要求
7.2 固體火箭發動機設計
7.2.1 固體火箭發動機組成和原理
7.2.2 固體火箭發動機主要技術參數
7.2.3 固體火箭發動機總體方案設計
7.2.4 固體火箭發動機試驗
7.3 固體火箭衝壓發動機設計
7.3.1 固體衝壓發動機組成和原理
7.3.2 固體衝壓發動機主要技術參數
7.3.3 固體衝壓發動機總體設計
7.3.4 固體衝壓發動機試驗技術
7.4 渦輪噴氣發動機設計
7.4.1 渦噴發動機組成和原理
7.4.2 渦噴發動機的主要性能參數
7.4.3 飛彈總體對發動機的技術要求
7.4.4 渦噴發動機的特性
7.4.5 渦噴發動機的安裝特性
7.4.6 渦噴發動機系統試驗
7.5 燃油系統設計
7.5.1 功用及組成
7.5.2 燃油系統方案設計
7.5.3 燃油系統安裝設計
7.5.4 燃油系統設計計算
7.5.5 燃油系統試驗
7.6 進排氣系統設計
7.6.1 組成和功能
7.6.2 進氣道設計
7.6.3 堵蓋設計
7.6.4 次流系統設計
第8章 引信和戰鬥部系統
8.1 概述
8.1.1 設計目標
8.1.2 設計流程及主要內容
8.1.3 設計依據及要求
8.2 戰鬥部設計
8.2.1 戰鬥部分類與選型
8.2.2 侵徹戰鬥部
8.2.3 半穿甲戰鬥部
8.2.4 殺傷爆破戰鬥部
8.2.5 聚能戰鬥部
8.2.6 子母戰鬥部
8.3 引信設計
8.3.1 引信分類與選型
8.3.2 安全系統設計
8.3.3 觸發類引信
8.3.4 雷射近炸引信
8.3.5 全電子直列式引信
8.3.6 引信發展趨勢
8.4 主要試驗
8.4.1 戰鬥部靜態威力試驗
8.4.2 戰鬥部動態性能試驗
8.4.3 引戰匹配試驗
第9章 電氣系統
9.1 概述
9.1.1 設計目標
9.1.2 設計流程及主要內容
9.1.3 設計依據
9.1.4 基本設計要求
9.2 電源系統設計
9.2.1 彈上用電負載分析
9.2.2 主電源
9.2.3 二次電源
9.3 輸配電系統設計
9.3.1 輸配電系統設計要求
9.3.2 輸電方式設計
9.3.3 配電方式設計
9.3.4 電氣線路設計
9.3.5 配電控制盒設計
9.3.6 輸配電技術的發展
9.4 電纜網路設計
9.4.1 電纜網路設計要求
9.4.2 飛彈電氣接線關係設計
9.4.3 電連線器及其後附屬檔案選擇
9.4.4 導線選擇
9.4.5 電纜附屬檔案
9.4.6 電纜拓撲結構及防護設計
9.4.7 電纜裝前、裝後檢查
9.5 電氣系統試驗
9.5.1 電網路試驗
9.5.2 電源品質試驗
第10章 數據鏈系統
10.1 概述
10.1.1 設計目標
10.1.2 設計流程及主要內容
10.1.3 設計依據
10.1.4 基本設計要求
10.2 數據鏈系統分類
10.2.1 數據鏈系統組成及信號傳輸流程
10.2.2 數據鏈系統特點
10.3 專用數據鏈系統
10.3.1 專用數據鏈系統的組成
10.3.2 專用數據鏈系統的功能
10.3.3 專用數據鏈系統設計
10.4 衛星中繼數據鏈系統
10.4.1 衛星中繼數據鏈系統的組成
10.4.2 衛星中繼數據鏈系統的分類
10.4.3 衛星中繼數據鏈的功能
10.4.4 衛星中繼數據鏈設計
10.5 組網數據鏈系統
10.5.1 組網數據鏈系統的組成
10.5.2 組網數據鏈系統的功能
10.5.3 組網數據鏈系統設計
10.5.4 網路構架設計
10.5.5 網路工作過程設計
10.5.6 網路協定設計
10.6 數據鏈系統主要試驗
10.6.1 天線測試試驗
10.6.2 拉距試驗
10.6.3 抗干擾試驗
10.6.4 互擾試驗
10.7 發展趨勢
第11章 火控系統
11.1 概論
11.1.1 設計目標
11.1.2 設計流程及主要內容
11.1.3 設計依據
11.1.4 基本設計要求
11.2 功用及組成
11.2.1 功用
11.2.2 組成
11.2.3 工作過程
11.3 主要戰術技術指標與射擊方式
11.3.1 主要戰術技術指標
11.3.2 射擊方式
11.4 接口關係
11.4.1 機械接口要求
11.4.2 電氣接口要求
11.4.3 發射條件
11.5 工作流程
11.5.1 任務數據載入階段
11.5.2 地面掛裝和檢查階段
11.5.3 參數載入階段
11.5.4 機彈地面協同檢查階段
11.5.5 空中武器準備階段
11.5.6 武器發射階段
11.5.7 目標捕獲階段
11.5.8 應急處置
11.6 火控系統試驗
11.6.1 重要設備的專項性能試驗
11.6.2 初樣的功能試驗
11.6.3 聯試
11.6.4 動態性能及精度試驗
11.7 發展趨勢
第12章 任務規劃系統
12.1 概述
12.1.1 設計依據
12.1.2 設計流程及主要內容
12.2 任務規劃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12.2.1 現實狀況
12.2.2 發展趨勢
12.3 任務規劃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12.3.1 基本原理
12.3.2 方法簡介
12.3.3 約束條件
12.4 任務規劃系統的構成
12.4.1 功能框圖
12.4.2 軟體組成
12.4.3 硬體配置
12.4.4 資料庫
12.5 任務規劃系統的使用
12.5.1 工作流程
12.5.2 結果檢驗
12.6 任務規劃系統的信息保障
12.6.1 基本概念
12.6.2 地理信息
12.6.3 戰場情報
12.6.4 信息要求
第13章 技術支援系統
13.1 概述
13.1.1 設計流程及主要內容
13.1.2 設計依據
13.1.3 基本要求
13.2 保障性分析與評估
13.2.1 保障性分析
13.2.2 保障方案
13.2.3 保障性評估
13.3 綜合測試技術
13.3.1 飛彈測試分析
13.3.2 綜合測試設備設計
13.4 地面設備設計
13.4.1 專用地面設備
13.4.2 通用地面設備介紹
第14章 “六性”工程與電磁兼容性
14.1 可靠性工程
14.1.1 可靠性策劃
14.1.2 可靠性設計
14.1.3 可靠性分析
14.1.4 可靠性管理
14.1.5 元器件質量與可靠性管理
14.2 維修性工程
14.2.1 維修性策劃
14.2.2 維修性設計
14.2.3 維修性分析
14.2.4 維修性管理
14.3 環境工程
14.3.1 環境工程工作策劃
14.3.2 環境適應性設計
14.3.3 環境適應性分析
14.3.4 環境工程管理
14.4 測試性工程
14.4.1 測試性設計
14.4.2 測試性分析
14.5 保障性工程
14.5.1 保障性策劃
14.5.2 保障性設計
14.5.3 保障性分析
14.5.4 保障性管理
14.6 安全性工程
14.6.1 安全性策劃
14.6.2 安全性設計
14.6.3 安全性分析
14.6.4 安全性管理
14.7 電磁兼容性設計
14.7.1 原理
14.7.2 設計內容
14.7.3 方法
14.7.4 設計要求
14.7.5 設計標準與規範
14.7.6 電磁兼容性試驗
14.7.7 發展趨勢
第15章 武器系統試驗
15.1 地面功能與協調性試驗
15.1.1 火箭橇試驗
15.1.2 彈上分系統對接試驗
15.1.3 發控對接試驗
15.1.4 抗干擾試驗
15.1.5 彈架分離試驗
15.1.6 應急投放試驗
15.1.7 機彈地面對接試驗
15.1.8 全彈電磁兼容性試驗
15.1.9 機彈電磁兼容性檢查試驗
15.2 飛彈總裝後例行試驗
15.2.1 衝擊試驗
15.2.2 水平測量
15.2.3 質量質心測量
15.2.4 功能性振動
15.3 “六性”試驗
15.3.1 環境試驗
15.3.2 可靠性試驗
15.3.3 維修性、測試性、保障性和安全性試驗
15.4 掛飛試驗
15.5 飛行試驗
15.5.1 不同研製階段的飛行試驗要求
15.5.2 試驗方案的制定
15.5.3 試驗實施
15.6 部隊試驗
15.7 試驗技術的發展趨勢
15.7.1 一體化鑑定試驗
15.7.2 作戰試驗
第16章 技術狀態管理
16.1 技術狀態管理
16.2 技術狀態基線設計
16.2.1 基線的建立要求
16.2.2 功能、分配和產品基線的建立關係
16.2.3 功能基線
16.2.4 分配基線
16.2.5 產品基線
16.3 技術成熟度分析
16.3.1 技術成熟度分析對象
16.3.2 技術成熟度分析原則
16.3.3 技術成熟度等級
16.3.4 技術成熟度分析方法
16.4 技術狀態控制
16.4.1 設計更改控制
16.4.2 技術協調控制
16.4.3 生產偏離控制
16.4.4 技術狀態記錄
16.5 技術狀態審核
16.5.1 功能技術狀態審核
16.5.2 物理技術狀態審核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