鸕鶿I飛彈可以從敵方防空區以外的地方發射,而且具有“發射後就走”的能力,這將使德國海軍航空兵更容易完成其戰鬥任務。飛彈的主要任務是殺傷海上和沿海目標,但也可以在波羅的海的沿岸和近海區並進入波羅的海和北海執行武裝偵察任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鸕鶿I飛彈
- 外文名:Cormorants I missile
- 生產國家:德國
- 生產時間:一九七七年十二月
簡介,發展歷史,飛彈結構,特點,攻擊方式,飛彈的使用,
簡介
一九七七年秋天,對“鴻鵝”飛彈成功地做了七次產品鑑定試驗,其中有六次擊中了目標,第七次試驗“滿足了技術規格要求”。於12月首次交付給德國海軍航空兵兩枚批生產的“鸕鶿I”飛彈。海軍檢驗官格林特爾·路得認為這種新式武器系統主要是用來加強海軍F一104G戰鬥轟炸機的作戰力量。該種新飛彈可以從敵方防空區以外的地方發射,而且具有“發射後就走”的能力,這將使德國海軍航空兵更容易完成其戰鬥任務。飛彈的主要任務是殺傷海上和沿海目標,但也可以在波羅的海的沿岸和近海區並進入波羅的海和北海執行武裝偵察任務。
發展歷史
在1962年德國國防部首先與伯科夫設計聯合公司簽訂了一個研究空對面飛彈的“能力和限度”的契約。根據這個研究出現了AS34飛彈也就是現在命名為“鸕鶿I”的飛彈。還有一項與此項研究工作同時並進的是:由北方航空公司(也就是現在的國營宇宙航空工業公司的一部份)直接設計一枚空中發射的反艦飛彈,它主要是根據德國和法國聯合投資的AS33飛彈研製計畫和法國通用電報無線公司(屬湯姆遜一CSF公司)投資的導引頭頭部研製規劃而進行的。“鴻鵝”飛彈是在一系列契約下由伯科夫設計聯合公司和北方航空公司協同研究釣結果,其中伯科夫設計聯合公司是主承包商。1967年10月,聯邦防禦技術和採購局(BWB)指定梅伯布公司為發展“鸕鶿I”飛彈/F一104G戰鬥機系統的總承包商,並簽訂了一個初步發展契約。法國的北方航空公司、湯姆遜一CSF’公司和德國的博登湖儀器技術公司都是一些很重要的子契約商。北方航空公司負責飛彈和飛機兩者的部件安裝工作,特別是飛彈的慣性導航設備及其與F一104G飛機的導航系統的對接工作。法國承擔的研製規劃大部份是由北方航空公司/國營宇宙航空工業公司協調完成的。這樣一種研製程式使得AS33飛彈上研製的一些主要部件,在必要時經過修改均可套用在“鸕鶿I”飛彈上。湯姆遜公司負責發展雷達導引頭,博登湖儀器技術公司負責武器的計算機,而國營火藥與炸藥公司則負責飛彈的動力裝置。“鸕鶿I”飛彈的全彈研製契約乾1968年10月最後達成協定。這是第一個也是至今唯一的一個由德國國防部授權的美國式契約,該契約在固定價格的基礎上對按時、按成本並滿足技術要求的交貨附加有鼓勵獎金。
儘管第一枚掠海飛行的“鸕鶿I”飛彈沒有裝上導引頭,但在1969年春和1970年春、夏分別用X3和X4試驗飛彈完成了試驗任務,這在“鸕鶿I”飛彈發展規劃中是很重要的一步。1971年首批裝上雷達導引頭的XS試驗飛彈,在卡佐湖成功地進行了一系列發射試驗。
1974年用XS飛彈做了製造廠家試驗。用X7飛彈做的技術試驗和用戶試驗,這些試驗是由在馬欽的61號試驗局和海軍艦隊航空兵分別進行的。同時把綜合式電子對抗設備裝進了導引頭,而且在所謂生產線和設備維修用的剩餘研製契約(1972一76年)名義下,發展了一種稱為ACS(自動測試系統)的全自動式飛彈試驗裝置。
一個價值為四億六千九百萬馬克的初步批生產契約乾1974年簽字,它要求到1981年生產出350枚“鸕鶿I”飛彈,裝好56架F一IO4G戰鬥機。1974年估計,350枚飛彈的成本為四億三千二百萬馬克,即每枚一百二十三萬四千馬克,而56架戰鬥機的裝備費為三千七百萬馬克。然而還有許多沒有預計到的技術問題一年以後才能提到議事日程上,最後的一項生產契約直到1976年11月29日才簽訂。
這項契約中最重要的一點是:聯邦防禦技術和採購局要求,在按標準生產的樣機進行計畫內的七次試射中應該命中四發。這個要求在1977年9月的頭四次發射中就滿足了。這就為大規模生產開闢了道路。
飛彈結構
”鸕鶿I”飛彈與其先驅型號AS30一樣,也是一種靠滾動穩定的十字形彈翼的飛彈,四個尖銳的後掠式三角彈翼安裝在靠近彈體中心的部位,靠近尾部裝有四個空氣動力控制面。
彈體由幾個承載段組成,彈的外形部份由外蒙皮和整流罩、儀錶板組成。從邏輯上來說,飛彈由彈頭、戰鬥部和動力裝置三個主要部段組成,它們由鎖環連成一體。除了可拆卸的彈翼和控制面外,飛彈在一個充氮的貯箱中作好發射準備才交貨;可以從貯箱中拉出並安裝在飛機的懸臂架上而不必進一步做功能試驗。
特點
由於德、法兩國的協作,梅塞施密特有限公司為聯邦國防部研製了一種“鸕鶿I”空對艦飛彈系統。該系統吸收了其它武器系統的經驗和複雜的技術。
“鸕鶿I”是一種帶普通戰鬥部的全天候飛彈,它能為裝有高質量導航系統的各類戰鬥機所使用。這種戰鬥機在攻擊時應能保持0.6一0.95馬赫數的飛行速度。
“鸕鶿I”飛彈使得駕駛員能在目標防空火力射程以外攻擊目標艦。該飛彈不客群所周知的各種類型的電子干擾。
通過周到的地面試驗和飛行試驗證明,飛彈的發射決不危及駕駛員和飛機的安全。
交付使用的“鸕鶿I”飛彈裝在貯運箱內。準備發射和維護是很容易的,只要對人員稍加訓練就能在幾分鐘內把飛彈裝到載機上。
攻擊方式
裝備“鸕鶿I”飛彈的F一104G戰鬥機以三種不同的方式攻擊目標。其中有兩種靠飛機雷達捕獲目標,而第三種是用“光學”瞄準目標。在用雷達“捕獲”和“鎖定”的這兩種攻擊方式中,都可以用F一104G的雷達在敵方防空武器射程以外標定目標。這時將雷達獲得的目標座標送入飛機導航系統。駕駛員將雷達關機,靠導航系統飛行,保持低空,對著目標從艦載雷達下面突破。雷達鎖定式攻擊:這種攻擊方式主要是充分利用飛彈的最大射程,因此增加了飛機和駕駛員的倖存機率。在飛彈到達發射點之前,機載雷達大約在距目標35公里處開機,重新標定目標。NASARRF15N一A雷達鎖定目標時,修正後的雷達目標數據和飛機的慣性位置數據都在機上的“鴻鵝”飛彈計算機中轉換成飛彈座標系統並作為目標數據送給飛彈。
雷達捕獲式攻擊:如果雷達因氣候條件或敵方干擾而難於鎖定目標的話,那可以按雷達捕獲方式發射飛彈。在這種情況下,再一次操縱雷達控制板上的小操縱桿,用雷達顯示器上的目標標記點來標定目標。如前所述,飛彈接收來自機上“鸕鶿I”飛彈計算機的目標數據。
光學式攻擊:如果機載雷達接收機不能工作或不能捕獲目標而又出現臨時目標時,駕駛員可以用光學瞄準具發射飛彈。飛彈的射程因受視力範圍的限制需適當地減少。用這種攻擊方式時,必須靠視力將飛彈的縱軸對準目標。目標數據和在兩種雷達式攻擊中一樣,也是從飛機傳送到飛彈中。
飛彈的使用
“鸕鶿I”全天候飛彈系統是用來對付各種海上目標的。它在有限的海域和島群尤其適用,從而為陸基航空兵和海上航空兵所使用。“鸕鶿I”的攻擊目標是各種不同類型和噸位的艦艇,這些艦艇都裝有各種不同的防空武備,它們的射程考慮在6000一20000米之間,或者約4一14哩。
防空飛彈和防空火炮的射程和精度實際上取決於海軍雷達設備的性能。出於上述考慮,所設計的“鸕鶿I”飛彈的有效射程使得“鸕鶿I”的載機能停留於海上防空武器的射程以外而免遭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