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行為守則

一些國家和非政府組織提出的各國在從事外空活動時應當遵守的規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空間行為守則
  • 外文名:code of action in space
建立外空活動信任措施的一部分。1985年7月後,聯邦德國、法國和蘇聯(俄羅斯)等在日內瓦裁軍談判會議防止外空軍備競賽特設委員會會議上多次提出關於“空間行為守則”的提案,得到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的支持。2004年美國史汀生研究中心也提出了較為詳細的空間行為守則的建議。空間行為守則的內容與空間交通規則的內容有所重複。如1989年法國在上述特委會會議上闡述的空間行為守則的內容是:①在有意機動或飄移的情況下,定期修訂登記時宣布的軌道參數。②保持同一軌道上的任意兩顆衛星之間的距離不小於最小間距。③監測近距離的超越。上述內容旨在隨時了解每個外空物體的當時環境和遇到的危險,以保證人造衛星在軌道運行中免受干擾和侵害。
發布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