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三毛草(學名:Trisetum spicatum (L.) Richt.)禾本科、三毛草屬多年生植物。稈直,密集叢生,花序以下通常具絨毛。葉鞘鬆弛,密生柔毛,基部者長於節間;葉舌透明膜質;葉片扁平或縱卷。圓錐花序常稠密,緊縮呈穗狀,卵圓形至長圓形或狹長圓形,下部有時具間斷,淺綠色或紫紅色;小穗卵圓形,含2-3小花;花葯黃色或帶紫紅色。
分布於中國、阿富汗、美國、俄羅斯、阿根廷等;在中國,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寧夏、甘肅、青海、新疆、湖北、四川、雲南。
穗三毛草草質柔軟,適口性好,為各類家畜所喜食,營養價值較高,是夏牧場家畜抓膘的牧草之一。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
生長環境
分布範圍
生長習性
主要亞種
- 穗三毛草(原亞種)(Trisetum spicatum var. spicatum)。
- 蒙古穗三毛草(Trisetum spicatum subsp. mongolicum Hulten ex Veldkamp):該亞種莖、葉片和葉鞘被微毛或幾光滑。圓錐花序稠密,穗狀,常短粗,長1.5-5厘米,有時下部具間斷,輪廓為卵圓形或長卵形;穎幾相等,較寬,卵圓形,第一穎長3-5毫米,具1脈,第二穎較長,長4-6毫米,具1-3脈;第一外稃與穎等長,粗糙或具小刺毛,芒短,長3-4毫米,直立或稍彎曲。分布於中國新疆、西藏、青海、四川等省區;俄羅斯、蒙古也有分布。生於海拔2000-5150米的山坡草地、草甸草原及林下和灌叢中。
- 大花穗三毛草(Trisetum spicatum subsp. alaskanum (Nash) Hulten):該亞種植株較高,高15-50厘米;莖、葉片、葉鞘均被稠密柔毛。圓錐花序稠密,穗狀且狹長;小穗較大,長6-9毫米,含2-3小花;穎近等長,先端尖,第一穎長4.5-8毫米,具1-3脈,第二穎長5.5-9毫米,具3脈;外稃短於穎,第一外稃長5-7毫米,先端尖,常2裂齒;芒較長,長5-7毫米,常直立或稍彎曲。分布於中國西藏、四川、雲南、台灣(能高山)等省區;美國的科羅拉多州和加利福尼亞州,延伸至日本、朝鮮、喜馬拉雅及俄羅斯的遠東地區也有分布。生於海拔3800-5600米的高山礫石坡和林下及高山草甸。
- 喜馬拉雅穗三毛草(Trisetum spicatum subsp. virescens (Regel) Tzvelev):該亞種與大花穗三毛草近似,但有區別:莖、葉片和葉鞘被稠密柔毛至光滑無毛。花序穗狀,較稠密,狹長,下部有時間斷;小穗小,長4.5-6.5毫米,常含2小花;第一外稃長4-5.5毫米,芒短,長3-5毫米,上部較細,下部漸粗,自基部附近向外反曲,且和小穗成直角。分布於中國西藏、青海、四川、雲南等省區;尼泊爾東部及中部也有分布。生於海拔3200-5000米的高山山坡、草地及草甸。
- 西藏穗三毛草(Trisetum spicatum subsp. tibeticum (P. C. Kuo & Z. L. Wu) Dickore):多年生草本。鬚根細長,柔韌,長達9厘米。稈直立,低矮,叢生,高3-9厘米,密被較長的柔毛,其毛長約1毫米,疏密度自上而下遞減。葉鞘鬆弛,密被柔毛;葉舌膜質,長約1毫米;葉片扁平,兩面均被柔毛,長1-5厘米,寬1-2毫米。圓錐花序稠密,穗狀,長1-2.5厘米,寬1-1.5厘米,花序軸和小穗柄密被較長的柔毛,其毛長約1毫米;小穗綠色帶紫紅色,長5-7毫米,含2小花;小穗軸節間長1-2毫米,被長1-1.5毫米的柔毛;穎膜質,近相等,先端尖,脊上粗糙,第一穎長4-7毫米,具1脈,第二穎長5-7毫米,較第一穎寬,具3脈;外稃頂端2齒裂,且呈芒尖,長約5毫米(連同長達0.6毫米的芒尖),密被長約0.5毫米的柔毛,基盤兩側被長約1毫米的柔毛,芒自稃體1/2以上伸出,其芒長4-6毫米,膝曲,且芒柱扭轉,粗糙或具短纖毛;內稃透明膜質,較外稃稍短,具2脊,脊先端延伸呈短芒狀,脊上粗糙;鱗被2,透明膜質,頂端2裂或齒裂;花葯黃色,長約1毫米。花期6-8月。分布於中國西藏。生於海拔4800-5500米高山冰川附近的山坡草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