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書岩圖(積書岩圖軸)

積書岩圖

積書岩圖軸一般指本詞條

《積書岩圖》是清末畫家趙之謙創作的一幅紙本中國畫,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此畫下端為湍流水波,流水之上直至畫幅上端,整個畫面幾乎被岩石所占據。在岩隙間有一棵巨松從岩壁左側橫出至畫幅上端。整個畫幅中在層層石隙中隱約可見層疊著的‘‘藏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積書岩圖
  • 創作年代:清末
  • 作者:趙之謙
  • 畫作類型:設色畫
  • 規格:縱69.5厘米,橫39厘米
  • 現收藏地上海博物館
畫作內容,創作背景,藝術鑑賞,構圖,技巧,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畫作內容

此畫下端為湍流水波,滾滾流水,波紋清晰可見。流水之上直至畫幅上端,整個畫面幾乎被岩石所占據,層層重疊,在岩隙間有一棵巨松從岩壁左側橫出,至畫幅上端,枝於分權,有一較小的枝幹向上伸展,另一較粗壯的枝幹急轉向右彎下,成半弓形,枝葉茂密,橫斜於畫面的中上部位,整個畫幅中在層層石隙中隱約可見層疊著的‘‘藏書”。
積書岩圖
畫作的左上方署款:“積書岩圖”、“鄭盦侍郎命趙之謙畫”,下鈐“趙之謙印”白文方印。畫史上,一說鄭盦為趙之謙的契友沈樹鏞;另有一說,鄭盦為趙之謙的朋友潘祖蔭。這是因為潘、沈二人都是趙氏在京師交往的友人,且其齋名相近,又都是著名的收藏家。

創作背景

《積書岩圖》所繪積書岩位於河北房山,因其山腰綴有洞窟一穴,狀如堆疊書籍之藏庫,故出此名。
此圖取意於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水經注》曰:河北有層山,其下層岩峭舉,壁岸無階,士罕有津逮者,因謂之積書岩。”據此圖可知,圖中所畫並非積書岩的實景,而是作者依據《水經注》所述,經過想像虛構創作而成的。
畫作署款中的鄭盦(即沈樹鏞)卒於同治十二年(1873),此畫未署年月,當為同治十二年前所作,約作於1871~1872年。

藝術鑑賞

構圖

此圖布局緊湊妥帖,參差有致,整個山岩占去了畫幅的大半部分,疏密得當,畫眼突出了積書岩並用松樹襯托,突顯了主題。在兩岩石之間還留有一大片空隙,使畫面意境更為深遠。

技巧

筆墨老到,因描繪對象不同,所用筆法也不同。山石用“鬼臉皴”,筆味蒼老,突出嶙峋的岩貌;松樹用線短勁又清靈,益顯勃勃生氣;水紋細長柔暢,與松石筆法形成對比,表現出水的動感。整幅畫三種筆法,剛柔分明又剛柔相濟,極具美感。從山巒起伏、山石的結構等方面來看,作者遠追王蒙、石濤的山水技法,並吸收變化,形成特有的藝術形式。岩上松樹挺拔巍峨,岩下溪水漣漪,如聞潺潺之聲。

名家點評

上海博物館書畫研究部副主任單國霖:此圖布局也以飽滿盈實為勝,山勢雄偉,洞穴石紋如疊積的書籍,有很強的真實感,山石的皴法脫去了一切傳統的成法。用圓弧形的皴筆畫出卵石般的石紋,把經歷風雨長久侵蝕、風化斑駁的形態表現得真實生動。這是一件深得自然形態特徵又寓有蒼勁樸拙筆墨趣味的佳作。(《畫史與鑑賞叢稿》)

作者簡介

趙之謙(1829~1884),初字益甫,號冷君,後改字偽叔,號悲盒、敢寮、無悶、鐵山、梅盒等。浙江會稽(今紹興)人。鹹豐九年(1859)舉人。博古通今,秉賦高卓。其篆刻聲名尤隆,為近代印壇典範人物。書法初學顏真卿,後專力於篆隸八分,且習以魏碑筆勢作行書。因其書法篆刻造詣高深,故於繪事也稱熟稔。所作多花卉蔬果,筆墨交融,淋漓酣暢。同時取資於徐渭石濤李鱓諸家,尤以其鮮亮濃麗的敷色和飽滿構圖,每使畫上出現淳厚富麗的意境,堪稱別開生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