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公驢

種公驢

我國養驢始於殷商時期, 歷史悠久。幾千年來, 不同的生態環境、社會經濟條件、飼養水平和選育方向造就了各具特色的驢地方品種, 遺傳資源相當豐富。種公驢是提高整個驢群遺傳性能, 增加種群數量和質量的關鍵, 因此提升種公驢的飼養管理和疾病防控水平對於養驢場的種群穩定和經濟效益提升意義重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種公驢
  • 外文名:Kind of a donkey
  • 領域:農業科學
飼養管理,營養和運動,增強體質,控制交配,常見疾病防控,胃腸道疾病,皮膚及寄生蟲病,肢蹄病,傳染性疾病,建議,

飼養管理

營養和運動

首先要進行科學餵養, 日糧中應有充足的能量及豐富的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 這是保持種公驢旺盛的代謝功能和產生優良品質精液的重要條件。在配種期開始前2個月, 加強對種公驢的飼養管理, 保持中上等膘情和良好的體況, 滿足種公驢的營養需要。研究表明, 當提高飼糧中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水平時, 短時期內就能迅速提高精液的品質。配種期要添加適量的雞蛋、魚粉等動物性飼料, 飼糧蛋白質水平應提高到15%以上。在飼養過程中, 應注意體質的培養和鍛鍊。若運動不足、休閒過度或缺乏鍛鍊、過於肥胖, 都會導致種公驢性慾降低, 精神萎靡, 精液品質下降。對於配種任務過於繁重的種公驢, 要適當控制運動量, 避免因運動量過大而影響種公驢的體力和配種。

增強體質

要處理好種公驢的營養、運動和配種三者之間互相制約而又平衡的關係。配種任務重,可減輕運動,增加蛋白質飼料;配種任務輕,則可增加運動或適當減些精料,防止種公驢過肥。運動一般採用輕度使役或騎乘均可,也可在轉盤式運動架上驅趕運動,時間 1.5 至 2 小時。運動可提高精子活力,但配種(采精)前後 1 小時,要避免劇烈運動,配種後要牽遛 20 分鐘。種公驢除飼餵時間外,其他的時間可在運動場運動,不要拴系。

控制交配

對種公驢的使用應有所控制, 可根據其體況、年齡和以往的使用情況適度掌握。一般每年每頭種公驢可配70~80頭母驢左右, 人工授精時可配300頭左右, 種公驢的好壞直接影響下一代的生長發育以及驢群的情況。如果種公驢交配或采精次數過少, 會降低性反射, 使精子衰老、數量減少, 以至降低或完全喪失受精能力;相反, 過度交配同樣會降低種公驢的精液質量, 影響繁殖力甚至造成不育。一般年輕公驢以每天交配1次為宜, 壯齡公驢每天可交配2次 (間隔8~10 h) , 每周應休息1 d。每次交配後應由專業人員牽遛20 min左右, 然後讓公驢安靜休息。飲水和飼餵後, 不宜立即進行交配。公驢必須保持種用體況, 使其具有旺盛的性機能和優良的精液品質, 保證配種期內每日的采精或配種。

常見疾病防控

胃腸道疾病

1 驢沙門氏菌病。
驢沙門氏菌病是食源性感染的傳染病, 臨床特徵為精神沉鬱、呆立不動、發熱和共濟失調, 腹瀉是較常見的表現, 糞便帶有大量黏液或血跡;公驢表現為睪丸炎。解剖學病變主要為出血性腸炎, 肝臟硬腫和實質變性, 心肌和腎臟變性, 有時會因腸道造成潰瘍形成頑固性腹瀉。防治該病, 首先應加強飼養管理, 改善衛生條件, 消除促使本病發生的各種因素。治療病畜時應遵守抗菌消炎, 防止菌血症、敗血症及內毒素引起的休克等治療原則[7]。
2 驢胃腸炎。
驢胃腸炎主要是由於飼餵霉變飼料、飲用不潔淨水、氣候驟變等所致, 從而造成胃腸黏膜的損傷、胃腸機能的紊亂。腸胃炎在繼發腸道便秘和腸胃寄生蟲病過程中常見, 表現為食慾減退, 腹瀉, 糞便呈稀粥樣、水樣, 混有黏液、血液和壞死組織, 肛門鬆弛, 排大便失禁。一般病驢體溫升至40℃以上, 心跳和呼吸加快。預防該病的關鍵在於注意飼養管理, 治療的原則是清理腸胃, 保護胃腸黏膜, 制止胃腸內容物腐敗發酵, 維持心臟功能, 消除中毒, 防止脫水。為促進胃腸內容物排出, 減輕自體中毒, 應使用常用液體石蠟、魚石脂等內服緩瀉;抑菌消炎可內服抗生素和磺胺類等。

皮膚及寄生蟲病

1 蟎病。
蟎病是由節肢動物蜘蛛綱、蟎目的疥蟎引起, 可影響驢的生長性能以及皮毛的質量和品質。病驢患部瘙癢、充血發紅、皮膚落屑、結節甚至水皰。病驢在蹭癢時常常磨破結節和水皰, 乾燥後可形成痂皮。由於驢體患部反覆磨傷, 病變區域不斷擴展, 局部脫毛, 皮膚因增厚或形成皺褶而失去原有的彈性。病驢摩擦或啃咬, 異常煩躁以及騷動不安, 消瘦嚴重者可引起死亡。在治療前應先用2%來蘇兒水充分洗淨患部, 除去痂皮, 然後用0.5%~1.0%敵百蟲水溶液噴塗或洗刷患部, 每5 d 1次, 連用3次。防治蟎蟲可在每年春、秋季各使用伊維菌素以及阿苯達咪唑複合製劑進行驅蟲, 患處剪毛清洗後局部用敵百蟲溶液、蟎淨0.5%溶液、0.05%辛硫磷反覆塗藥噴灑。環境中套用藥物或火焰噴燈、紫外線等消毒殺滅蟲卵。
2 蠅蛆病。
該病是由鼻胃蠅、腸胃蠅、紅尾胃蠅、獸胃蠅等雙翅目胃蠅屬的各種幼蟲引發的寄生蟲病, 根據寄生部位的不同, 可分為腸道蠅蛆病, 眼、耳、鼻、口腔蠅蛆病, 因蠅蛆身體表面的毛、鉤、刺、移行等會對宿主的機械刺激, 局部發炎與潰瘍。驢常見的蠅蛆病是胃蠅蛆病, 表現為慢性胃腸炎、消化不良、腹痛消瘦;後期可在肛門周圍出現幼蟲。治療可用倍硫磷、15%丙酮溶液、10%~15%敵百蟲溶液臀部肌肉注射, 2%精製敵百蟲口服, 加強驢體衛生管理, 驢舍、運動場定期用2%敵百蟲或除蟲菊酯噴霧消毒。
3 皮膚真菌病。
皮膚真菌病是由多種皮膚真菌感染引起的一種慢性皮膚傳染病, 其特徵是形成界限明顯的圓形或輪狀癬斑, 表現為脫毛、脫屑、滲出、痂皮及癢感等症狀。病原主要為毛癬菌屬和小孢黴菌屬。皮膚真菌對外界環境具有極強的抵抗力, 耐乾燥, 能抵抗100℃乾熱1 h, 對常見濃度的常用消毒藥耐受性很強, 對一般抗生素及磺胺藥不敏感, 制黴菌素、兩性黴素B和灰黃黴素對其有抑制作用。可用硫磺軟膏、酮康唑、灰黃黴素、二性黴素、中藥黃柏、丁香、苦參和地膚子等治療癬病。此外, 要加強飼養管理, 做好圈舍及驢體皮膚衛生, 及時刷洗被毛, 及時隔離病驢;對污染圈舍及工具, 使用2%火鹼、0.5%過氧乙酸或次氯酸鈉消毒。
4 腸道寄生蟲病。
驢腸道寄生蟲病是一種慢性、隱蔽性疾病, 通常無明顯的臨床症狀, 嚴重時表現為消瘦、貧血、腹瀉, 甚至是死亡。驢腸道寄生蟲與年齡、季節等因素關係密切。優勢種主要有馬副蛔蟲、毛細線蟲、馬圓線蟲和球蟲, 以圓線蟲感染率最高。春秋季驅蟲藥浴, 冬季可加強驅蟲1次。口服蟲剋星 (伊維菌素、阿維菌素) 粉劑或片劑、阿苯達唑片及複方片劑。7~15 d再重複用藥1次, 驅蟲後飼料拌健胃藥連用3 d。

肢蹄病

1 蹄葉炎。
蹄葉炎是蹄壁真皮, 特別是蹄前半部真皮的瀰漫性非化膿性炎症。常見兩前蹄同時發病, 也有兩後蹄或四肢同時發病。驢偶有發病且多見於種公驢。治療該病的根本是除去病因, 減少滲出, 緩解疼痛以及促進機體解毒。因飼料和胃腸病引起的蹄病, 可用硫酸鈉清洗。因風濕引起的蹄病, 可用水楊酸製劑清洗。考慮到生理性生長, 應視情況每年修蹄1~2次, 方法可參照荷蘭修蹄法, 用蹄刀將蹄底厚度修整至7 mm, 暴露白線, 內外側蹄趾與白線連線部位的角質至少留1.8 cm厚, 並與肢體的長軸成垂直夾角, 蹄正面中間, 從蹄冠到趾尖的距離一般為7.5 cm。正常蹄形削蹄後, 要求前蹄的角度為45°~50°, 後蹄的角度為50°~55°。蹄尖壁與蹄踵壁的長度比例, 前蹄約為2.5∶1, 後蹄約為2∶1。
2蹄叉腐爛。
蹄叉腐爛是蹄叉角質被分解、腐爛, 同時引起蹄叉真皮層發炎的炎症。蹄叉角質腐爛, 可見蹄叉角質變灰色, 易脫落, 並流出惡臭的暗灰色腐敗液體。若蹄角質崩潰時, 露出蹄真皮, 嚴重腐爛時可引起明顯跛行和蹄變形。
徹底削去腐爛的角質及污物, 用3%來蘇兒水、雙氧水、1%硫酸銅水溶液或1%高錳酸鉀水徹底清洗, 然後在蹄叉溝處塗上5%碘酒, 再灌入熱的松餾油, 並用松餾油棉球塞緊, 必要時可用繃帶包紮。在洗淨患部填塞高錳酸鉀粉, 並裝上蹄繃帶, 每隔3~4 d換1次藥, 一般換藥2~3次即可治癒。也可採用碘片松節油療法, 即用棉花包1~2 g碘片, 塞入已徹底洗淨的腐爛部, 用注射器吸入10~30 m L松節油, 滴注於棉花上, 隔3~5 d重複1次, 療效好。

傳染性疾病

1 驢流感。
驢流感是由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A型馬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觸性傳染性疫病,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將馬流感列為法定報告動物疫情之一, 主要流行亞型為H3N8, 此型流感通常只限於馬科動物, 但已經越過了狗的物種屏障。臨床症狀主要是驢群突然出現大面積的呼吸道症狀, 表現為發熱和劇烈乾咳、眼結膜潮紅、食慾低下、體溫較高, 然後是黏液膿性鼻分泌物, 病驢的體溫一般升至39.5℃, 有些可達到41.5℃, 稽留1~2 d或4~5 d。發病率一般為60%~80%, 發病最初的2~3 d內病驢經常出現乾咳, 由乾咳逐漸轉為濕咳, 一般大約持續14~21 d。幼駒病情嚴重, 可導致母驢流產。對發病驢進行對症治療 (如退熱、平喘和止咳等) 和抗病毒治療, 同時給予輸液和支持療法, 嚴重時給予激素療法, 必要時給予青黴素、頭孢類等抗生素, 控制繼發的細菌感染。當病驢體溫升高時, 可以注射一定量的頭孢噻呋鈉和氟尼辛葡甲胺, 使其體溫保持穩定。
2 傳染性鼻支氣管炎。
傳染性支氣管炎是一種傳染性強、傳染速度極快的傳染病。該病的流行都在早春和晚秋暴發, 2 d內感染全群發病率極高。傳染性鼻氣管炎的臨床症狀如下: (1) 呼吸道型。體溫升到40℃以上, 食慾廢絕。 (2) 腦膜腦炎型。體溫升40℃以上, 食慾減退或廢絕, 鼻黏膜發紅, 流漿液性鼻液、流淚、流涎。病驢共濟失調, 沉鬱, 隨後興奮、驚厥, 最終倒地, 角弓反張, 磨牙, 四肢划動。 (3) 生殖道感染型。精神沉鬱, 食慾減退或廢絕, 頻尿, 有痛感。公驢的包皮和陰莖上發生膿皰, 膿皰破裂後出現潰瘍, 陰莖和包皮腫脹, 髯甲膿腫。該病無特異治療方法, 抗生素雖對該病無治療作用, 但可防止繼發感染, 控制併發症, 減少死亡。

建議

1 建立驢良種繁育體系
種驢業面臨以下問題: (1) 品種質量有待提高, 缺乏專門化的系統培育, 尚未形成性能優越的專門化品種, 也無系譜記錄、無生產性能測定數據;尚未形成有關性能和後裔測定的統一綜合評定標準; (2) 作為原始品種, 德州驢具有生長發育快、抗病力強等優點, 具有典型的大型肉驢特徵, 是小型毛驢改良的優良父本品種, 但生產性能不高, 影響了農戶養驢的積極性, 造成驢存欄數的下降; (3) 提高驢繁殖力是加速驢種質創新的關鍵因素。驢是家畜中妊娠期最長 (平均達365 d) 的單胎動物, 正常母驢2.5歲配種, 3年2胎, 每胎1駒。養殖戶大多自己選留種公驢, 採取本交方式繁殖後代。由於母驢個體的發情開始時間不同, 配種時間參差不齊, 導致配種工作量大、成本高和效率低。隨著驢皮用、肉用、乳用等功能的開發與利用, 對驢的品種要求也越來越高, 亟需建立具有優良的產皮性能、較高的產肉、產乳性能、生長發育快、飼料報酬高、群體生長一致性好的專門化品種。
2 飼料配方及飼養標準需深入研究
研究表明, 驢的食量比馬約少25%~30%, 且採食慢, 能沉著地嚼細, 因此驢的消化能力比馬約高30%。驢主要以青草、乾草和秸稈等為飼料, 耐粗飼, 需要的精料較少。驢作為非反芻的草食動物, 明顯不同於牛、羊的食草機理, 但國內外尚未開展相關的基礎研究, 個別養驢場甚至套用奶牛的青貯飼料來直接餵驢。不同生長時期、不同生理狀態的驢大多使用同一種料, 國內尚缺乏驢飼養標準 (營養需要) , 原料營養價值資料庫是配制飼料配方的基礎數據, 驢的養殖管理與飼草料配比仍缺乏參考標準。應加強飼料研發, 推進飼料加工專業化, 開展驢飼料研發, 建立驢的健康養殖體系, 推進規模化標準化養驢, 運用科學的飼養和管理技術進行標準化生產。
3 建立健全、整套的疾病防控體系
規模化驢場驢病的發生大多與驢舍環境和飼料質量、飼養水平有關。驢病防治應以預防為主, 以治療為輔。驢由散養過渡到規模化養殖, 也需要建立整套的疾病防控體系。整套的疾病防控體系主要包括:驢常見疾病的專業化預防措施和手段, 獸用中成藥的開發套用體系, 完備、合理的免疫規程, 快速、準確的診斷方法, 完全有效的疫苗, 較明確的疫病流行規律。制定驢場標準化建設與標準化生產的相關畜牧業行業標準與技術規範;做好驢場規劃和驢舍設計, 推進機械化自動化養殖;加強相關配套技術的研發和推廣;在養驢主產區建立規模化標準化示範驢場, 實行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