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樹幹草原是2006年公布的生態學名詞。
中文名稱 | 稀樹幹草原 |
英文名稱 | steppe savanna |
定 義 | 出現在季節性乾旱地區的具有稀疏喬木和灌木的高草草原。 |
套用學科 | 生態學(一級學科),群落生態學(二級學科)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稀樹幹草原
- 外文名:steppe savanna
- 所屬學科:生態學
- 公布年度:2006年
稀樹幹草原是2006年公布的生態學名詞。
中文名稱 | 稀樹幹草原 |
英文名稱 | steppe savanna |
定 義 | 出現在季節性乾旱地區的具有稀疏喬木和灌木的高草草原。 |
套用學科 | 生態學(一級學科),群落生態學(二級學科) |
稀樹幹草原 稀樹幹草原是2006年公布的生態學名詞。定義 出現在季節性乾旱地區的具有稀疏喬木和灌木的高草草原。出處 《生態學名詞》。
釋文:稀樹幹草原生態系統又稱為薩瓦納生態系統,是地球表面上最大的生態系統之一。它的特點是降雨不多,且降雨集中,全年乾濕季節交替出現。初級生產者常以熱帶種乾旱草本植物為背景,上面生長著稀疏的傘形樹冠狀喬木。動物主要有斑馬、...
熱帶稀樹幹草原 熱帶稀樹幹草原是2006年公布的生態學名詞.定義 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以高大禾本科植物為主並散生喬木和灌木的乾草原。出處 《生態學名詞》。
低草地,按土地利用類型劃分,主要用於牧業生產的地區或自然界各類草原、草甸、稀樹幹草原等統稱為草地。土地條件 草地多年生長草本植物。可供放養或割草飼養牲畜。世界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各大陸內部氣候乾燥、降水較少的地區。占地面積 世界上...
按土地利用類型劃分,主要用於牧業生產的地區或自然界各類草原、草甸、稀樹幹草原等統稱為草地。草地多年生長草本植物。可供放養或割草飼養牲畜。世界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各大陸內部氣候乾燥、降水較少的地區。世界上的草地約占世界陸地面積的20...
公園擁有廣闊的熱帶稀樹幹草原、大草場以及森林區域,高聳入雲的林木點綴在河岸邊和沼澤低地里,這裡養育了四種大型哺乳動物:大象、長頸鹿、河馬,以及珍稀的白犀牛。白犀牛的體積比黑犀牛大得多,僅僅只剩了大約三十頭。加蘭巴國家公園在...
在裸子植物和蕨類植物的滅絕過程中,首先,森林中出現了一支早期的類似蘆竹亞科的禾本科植物,這些植物占據了林中或林緣的空地,因對新環境的適應性強,其個體增加的速度非常快,進而取代了繼續滅絕的森林,形成了熱帶稀樹幹草原。原來大...
按照水分條件的變化劃分,有熱帶地方的多雨林帶、雨綠林帶、稀樹幹草原帶(savanna)、沙漠帶等。生活帶與氣候帶密切關聯,與植物帶非常一致,氣候帶的區分有時也是以植物帶為基礎。生活帶不僅僅是生物的分布,而且還和植物的開花期。動...
約56屬,2800種。分布於全世界熱帶、亞熱帶地區,少數分布於溫帶地區,通常生長於低海拔熱帶雨林,稀樹幹草原以及熱帶美洲和非洲的乾旱地區。中國有17屬,約66種,主產西南部至東南部。(概述圖數據來源)形態特徵 常綠或落葉的喬木或...
按外貌分類可將植物群落分為:森林;矮疏林;密灌叢;草地;稀樹幹草原;灌木稀疏乾草原;樹叢;稀樹草地;草甸;乾草原;草甸性草原;真草原;灌叢於草原;草本沼澤;木本沼澤;荒原。⑵按結構分類 按結構分類與按外貌分類有關聯,以...
公園擁有廣闊的熱帶稀樹幹草原、大草場以及森林區域,高聳入雲的林木點綴在河岸邊和沼澤低地里,這裡養育了四種大型哺乳動物:大象、長頸鹿、河馬,以及珍稀的白犀牛。白犀牛的體積比黑犀牛大得多,僅僅只剩了大約三十頭。氣候 該公園屬熱帶...
背縫線凹缺;莢節通常3-4,長6-7毫米,寬約4毫米。花期4-7月,果期9-10月。生長環境 生於稀樹幹草原中的乾生灌叢中或河旁疏林中,海拔200米。分布範圍 產海南(東方、樂東、崖縣等地)。菲律賓、越南也有分布。
主要是按氣候條件劃分的生物帶(lifezone),也就是凍原、夏季綠林、熱帶雨林、稀樹幹草原(savannah)等劃分範圍內的生物的群落單位,F.E.Elements(1916)提出這個術語,當時是指一般生物群落,強調具有與生物棲息場所相關連的形態構造,...
溫性針葉林、溫性針闊葉混交林、暖溫性針葉林、落葉闊葉林、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常綠闊葉林、硬葉常綠闊葉林、季雨林、雨林、珊瑚島常綠林、紅樹林、竹林、常綠針葉灌叢、常綠草葉灌叢、落葉闊葉灌叢、灌草叢、草原、稀樹幹草原、荒漠...
雨綠木本群落又包括季雨林,稀樹喬木林,和多刺疏林。當雨量較多(1500毫米左右)但乾旱較長,則發育成季雨林;而雨量較少(900~1500毫米)則發育成稀樹喬木林;在年雨量更少的地區則稀樹喬木林多被稀樹幹草原所代替。雨綠木本群落...
山麓侵蝕面 山麓[侵蝕]面是發育於乾旱,半乾旱及稀樹幹草原氣候條件下,侵蝕作用是低矮懸崖平移後退,在山麓形成的低傾角的上凸行(向外緩傾)地面。
按土地利用類型劃分,主要用於牧業生產的地區或自然界各類草原、草甸、稀樹幹草原等統稱為草地。主要特點 生長草本和灌木植物為主並適宜發展畜牧業生產的土地。它具有特有的生態系統,是一種可更新的自然資源。世界草地面積約占陸地總面積的...
山麓[侵蝕]面 山麓[侵蝕]面是發育於乾旱、半乾旱及稀樹幹草原氣候條件下,侵蝕作用使低矮懸崖平行後退,在山麓形成的低傾角的上凸形(向外緩斜)地面。
留尼旺島的東部地區潮濕多雨,西部則相對乾燥。印度洋上的信風從東部吹來,但受到山脊的阻擋,所以西部地區呈現典型的熱帶稀樹幹草原的景觀。富裕的留尼旺人住在島的西部,這裡有島上最豪華的飯店和最美麗的海灘。留尼旺人的主食是兵豆、...
約56屬,2800種。分布於全世界熱帶、亞熱帶地區,少數分布於溫帶地區,以中、南美洲為最盛。通常生長於低海拔熱帶雨林,稀樹幹草原以及熱帶美洲和非洲的乾旱地區。中國連引入栽培的有17屬,約66種,主產西南部至東南部。雲實亞科 喬禾...
北方圖阿雷格人主要住在純沙漠地區,南方圖阿雷格人則主要住在草原和稀樹幹草原,飼養封牛和駱駝,並將其中一部分賣給北方圖阿雷格人。圖阿雷格人保存了一種特殊的文字,與古利比亞人所用字母有關,名為提芬納格字母(tifinagh)。典型的...
雄性、中性或退化僅具穎片。組名模式:檸檬草 C. citratus Linn.約40-50種,分布於非洲東南部、亞洲東南部、印度至馬來西亞和澳大利亞東部,有些種是東半球熱帶亞熱帶季風雨區稀樹幹草原的建群種和優勢種。我國華南、西南約有15種。
安納托利亞草原 安全島 桉樹矮林 桉樹林 暗反應 奧陶紀 澳大利亞界 澳大利亞植物區 澳大利亞中心 B 巴拉莫 巴朗灌林 巴西稀樹幹草原 巴西植物地區 白堊紀 白堊紀植物區系 白化現象 白令海峽陸橋 白蟻稀樹草原 百分比相似性 百分比相異性...
生長環境 生於熱帶灌叢、熱帶稀樹幹草原和過渡森林裡。用法用量 1.5分。吞服。相關配伍 胃、十二指腸潰瘍出血:柏勒兒茶膏0.5克吞服,每日1~2次。化學成份 含兒茶酚、兒茶鞣酸(含量約65.1%),比進口兒茶膏高50%左右。
這一發現的意義尚在於對他們生活環境的研究表明,南方古猿的早期類型並不是過去所推論的全部生活於稀樹幹草原環境,而可能也生活在具有森林和灌叢的較濕潤的環境中。同時證明這一時期也是具有森林和灌叢環境的。多數學者支持南方古猿湖畔種...
從東剛果至南非州熱帶稀樹幹草原,常常可以見到有一種叫蒼頭燕雀的織布鳥。它們用草和許多不同柔韌度的纖維織成的巢,象一粒粒奇異的果實一樣懸掛在樹枝上。織布鳥選擇結實的動物毛髮——最常見的是斑馬或羚羊身上的毛,將巢牢牢地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