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觀勸學

《秦觀勸學》是一個中國典故,出自《精騎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秦觀勸學
  • 類別:典故
  • 國家:中國
  • 相關文獻:《精騎集》
原文,譯文,注釋,簡評,秦觀其人,

原文

予少時讀書,一見輒能誦。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負此自放,喜從滑稽飲酒者游。旬朔之間,把卷無幾日。故雖有強記之力,而常廢於不勤。
比數年來,頗發憤自懲矣,悔前所為;而聰明衰耗,殆不如曩時十一二.每閱一事,必尋繹數終,掩卷茫然,輒復不省.故雖有勤勞之苦,而常廢於善忘。
嗟夫!敗吾業者,常此二物也。比讀《齊史》,見孫搴答邢詞曰:”我精騎三千,足抵君羸卒數萬.”心善其說,因取”經””傳””子””史”之可為文用者,得若干條,勒為若干卷,題曰《精騎集》雲。
噫!少而不勤,無知之何矣。長而善忘,庶幾以此補之。

譯文

我年輕時讀書,看一遍就能背誦,默寫它,也不會有多大的錯誤。依仗這樣的本事就放任自流,喜歡和巧言善辯、喝酒的人交往,一個月,沒有幾天在看書。所以,即使有很強的記憶力,也常常荒廢在不勤奮上。
近幾年來,非常勤奮,後悔以前的所作所為;然而聰明已經耗盡,大概不如以前的十分之二,每看一件事,心中反覆推敲幾遍,合上書還是感到茫然不知,就又不知道了。所以即使有勤奮刻苦的辛勞,卻常常荒廢在善忘,嗨!損害我的學業的,常常是這兩種情況。最近讀《齊史》,看到孫曩答邢詞中有這樣的句子:“我精騎三千,足敵君羸卒數萬。”
心中贊同喜歡這個說法,於是摘取了“經”、“傳”、“子”、“史”中在寫文章時可以用到的語句,摘錄幾千條,編為幾卷,取名為《精騎集》。
啊!年輕時不勤奮,無可奈何啊。成年後善忘,差不多可以用這個來補救吧。

注釋

1 本段文字選自北宋婉約派詞人秦觀的《精騎集·序》。秦觀,字少游,號淮海居士,高郵(今屬江蘇)人,“蘇門四學士”之一。
2 輒:就。
3 誦:記誦,記熟。
4暗疏:默寫。
5 負:依仗。
6 自放:放,放縱。即放縱自流。
7 滑稽:詼諧善辯。指行為放蕩、玩世不恭的酗酒者。
8旬朔:古時十日為一旬,泛指較長的時間。旬,十天。朔,農曆的每月初一,也指一個月。
9 把卷:看書。
10 比:近,近來。
11懲艾(yì):懲:戒止、警戒;艾讀yì。即懲治過錯,警戒將來。
12 殆:大概、恐怕。
13 曩時:昔日。
14 十一二:十分之一二。
15 必尋繹數終:尋繹:思考。數終:多遍,多次。從頭到尾翻閱數次。
16 輒:總是,就。
17 省:懂得、明了,此處指記住。。
18 善忘:健忘。
19孫搴答邢:北齊的大將。
20 精騎:精銳的騎兵。
21 贏卒:疲弱的士兵。
22 經:儒家經典,如《論語》、《孟子》、《周易》等。
23 傳:人物轉記作品。
24 子:諸子百家。
25 勒:編。庶幾:差不多。
26 題:寫上
27庶幾:差不多。

簡評

秦觀在這篇短文中敘述了他自己年輕時憑藉記性好不勤奮苦讀,以至後來常因善忘而毀壞學業的情況。告訴我們要趁大好時光,勤奮學習,有所成就,而不應終日玩耍荒廢學業。

秦觀其人

人物簡介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游,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高郵)人,稱“蘇門四學士”,別號邗溝居士淮海居士,世稱淮海先生。被尊為婉約派一代詞宗,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代表作品:鵲橋仙》《淮海集》《淮海居士長短句》;政治上傾向舊黨,哲宗時“新黨”執政,被貶為監處州酒稅,徙郴州,編管橫州,又徙雷州,至藤州而卒。他與黃庭堅晁補之張耒號稱為“蘇門四學士”,頗得蘇軾賞識。秦觀生性豪爽,灑脫不拘,溢於文詞。他十五歲喪父,自幼研習經史兵書。 神宗元豐八年(1085)進士,最初任定海主簿、蔡州教授。元祐初(1086),蘇軾舉薦他為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院編修官,預修《神宗實錄》。紹聖初(1094)坐元祐黨籍,出任杭州通判,又被貶監處州、郴州、橫州、雷州等地。徽宗即位後秦觀被任命為復宣德郎,之後在放還北歸途中卒於藤州。熙寧十一年(1078)作《黃樓賦》,蘇軾贊他“有屈、宋之才”。元豐七年(1084)秦觀自編詩文集十卷後,蘇軾為之作書向王安石推薦,王安石稱他“有鮑、謝清新之致”。 因秦觀屢得名師指點,又常與同道切磋,兼之天賦才情,所以他的文學成就燦然可觀。20歲,作《浮山堰賦》。24 歲,作《單騎見虜賦》,為世人所重。其散文長於議論,《宋史》評為“文麗而思深”。其詩長於抒情,敖陶孫《詩評》說:“秦少游如時女遊春,終傷婉弱。”。他是北宋後期著名婉約派詞人,其詞大多描寫男女情愛和抒發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細,音律諧美,情韻兼勝,歷來詞譽甚高,然而緣情婉轉,語多淒黯。有的作品氣格較弱。代表作為《鵲橋仙》(纖雲弄巧)、《望海潮》(梅英疏淡)、《滿庭芳》(山抹微雲)等。《鵲橋仙》中“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被譽為“化腐朽為神奇”的名句(見《蓼園詞選》)。《滿庭芳》中的“斜陽外,寒鴉數點,流水繞孤村”被稱作“天生的好言語”(《能改齋漫錄》引晁補之語)。張炎《詞源》說:“秦少游詞體制淡雅,氣骨不衰,清麗中不斷意脈,咀嚼無滓,久而知味。”。生平詳見《宋史》卷四。著有《淮海集》40卷、《淮海詞》(又名《淮海居士長短句》)、《勸善錄》、《逆旅集》。又輯《揚州詩》、《高郵詩》。其《蠶書》,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蠶桑專著。又善書法,小楷學鐘、王,姿媚遒勁可愛,草書有東晉風味,真、行學顏真卿。建炎四年(1130),南宋朝廷追贈秦觀為“直龍圖閣學士”。高郵文游台秦觀讀書台、《秦郵帖》石刻、揚州雲山圖、“淮東第一觀”石刻,保存至今。
秦觀的婚姻
秦觀的正妻叫徐文美,而非傳說中的蘇小妹。這是他自己在為岳父寫的文章里交代的。他的岳父是高郵一位姓徐的富商,因為有點錢,捐了一個主簿的官當,生了三個女兒,分別叫徐文美、徐文英、徐文柔。秦觀在《徐君主簿行狀》一文末尾說:“徐君女三人,嘗嘆曰:子當讀書,女必嫁士人。以文美妻余,如其志雲。”
關於其妻就是點了一下名字而已,在秦觀的詩文中再無丁點提及,徐文美大概不是秦觀鐘愛的女子。有人統計,秦觀留傳下來的四百多首詩詞,約四分之一為“愛情詩”,而其中的主人公絕大多數是青樓歌女。錢鐘書在《宋詩選注》的序里說秦觀的詩是“公然走私的愛情”。《茹溪漁隱叢話》引《藝苑雌黃》說了秦觀的一件風流事。秦觀在紹興的時候,由當地最高長官太守接待,住高級賓館蓬萊閣。一日,在席上看中一個歌妓,於是賦《滿庭芳》,開頭一句是“山抹微雲”,後來就是“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漫贏得青樓,薄倖名存”了。此詞流傳甚廣,蘇軾曾戲稱秦觀為“山抹微雲秦學士”。
明代的蔣一葵在《堯山堂外紀》中則透露了秦觀的另兩次艷事。“秦少游蔡州,與營妓樓婉字東玉者甚密”,他專為情人寫了一首《水龍吟》,還費心地將樓東玉的名字寫進去,“小樓連苑橫空”、“玉佩丁東別後”就是謎面。而“花下重門,柳邊深巷,不堪回首。念多情,但有當時皓月,照人依舊”是說他們幽會情景的。秦觀還有過一位叫陶心兒的情人,他曾贈一首《南歌子》給這位名妓,末句的“天外一鉤殘月,帶三星”,就是為陶心兒的“心”字打的啞謎。
才情都用在妓女身上,是不是有點“浪費”?以至於黃庭堅都看不過去了,寫了一首詩勸告他,其中有“才難不易得,志大略細謹”的句子,秦觀看了很不高興。
傳統的詩詞鑑賞,分析秦觀時,總是定性為寫“歌妓的戀情,同時又融入自己的身世之感”,但這並不適合解讀秦觀的所有愛情詞。拿他的經典名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來說,就並沒有牽連到什麼仕途失意的身世之感。相反,如果結合他放浪的情感經歷來看,完全可以大膽地假設,這只是秦少游安慰痴情女子的託詞,或者說擺脫一段舊戀情的美麗藉口。
歷代文人對秦觀的評價
蘇軾戲評秦觀柳永對聯:“山抹微雲秦學士;露花倒影柳屯田。”
蘇軾東坡絕愛其尾兩句(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曰:“少游已矣,雖萬人何贖。”
蘇軾:“有屈、宋之才。”
王安石:“其詩清新嫵媚,鮑、謝似之。”
李清照《詞論》:“專主情致,而少故實,譬如貧家美女,雖極妍麗豐逸,而中乏富貴態。”
宋詞三百首》:“委婉含蓄,清麗雅淡。”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少游《滿庭芳》諸闋,大半被放後作。”“秦少游自是作手,近開美成,導其先路。遠祖溫、韋,取其神不襲其貌,詞至是乃一變焉。然變而不失其正,遂令議者不病其變,而轉覺有不得不變者。”“少游詞寄慨身世,閒情有情思。”“他人之詞,詞才也;少游,詞心也。得之於內,不可以傳。”
張炎《詞源》:“體制淡雅,氣骨不衰,清麗中不斷意脈,咀嚼無滓,久而知味。”  孫兢《竹坡老人詞序》:“蘇東坡辭勝乎情,柳耆卿情勝乎辭,辭情兼勝者,唯秦少游而已。”
張耒:“世之文章,多出於窮人,故後之為文者,喜為窮人之辭。秦子無憂而為憂者之辭,殆出此耶!”
元好問《論詩絕句》評秦觀詩云:“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晚枝。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詩。”
李調元《雨村詞話》:“首首珠璣,為宋一代詞人之冠。”
劉熙載《藝概》:“少游詞有小晏之研,而幽趣則過之。”(小晏指晏幾道
周濟《介存需論詞雜著》曾經引用前人評語評秦詞說:“少游正以平易近人,故用力者終不能到。”
周濟《宋四家詞選》:“將身世之感,打併入艷情,又是一法。”“少游最和婉醇正,稍遜清真者,辣耳。少游意在含蓄,如花初胎,故少重筆。”
樓敬思:“淮海詞風骨自高,如紅梅作花,能以韻勝,覺清真亦無此氣味也。”
清代詞論家馮煦:“其淡語皆有味,淺語皆有致。”
四庫全書總目》:“而詞則情韻兼勝,在蘇黃之上。”
王國維秦觀周邦彥說:“少游雖作艷語,終有品格,方之美成,便有淑女與倡伎之別。”
清代王國維《人間詞話》:“少游詞境最為淒婉,至‘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則變而為悽厲矣。”
馮煦評論秦觀的詞:“少游詞寄慨身世,閒雅有情思,酒邊花下,一往而深,而怨悱不亂,悄悄乎得小雅之遺。後主而後,一人而已。”
又說:“他人之詞,詞才也。少游詞心也。得之於內,不可以傳。”----《蒿庵論詞》
秦觀的詞實在是詞人之詞。評論得恰到好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