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迎接元宵佳節,地處寧夏南部山區,一場鄉土味十足的秦腔演出在村裡的打麥場上演。沒有華麗的舞台,沒有字正腔圓的唱腔,也沒有掌聲雷動的觀眾,這場由50多位農民自發組織的演出,給平日裡少有文化娛樂活動的小山村帶來了濃厚的節日氛圍,也讓村民們感受到傳統戲曲帶來的中國年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秦腔大戲
- 含義:一名演員在後台換戲服
- 產自:寧夏南部山區
- 發起人:50多位農民
為迎接元宵佳節,地處寧夏南部山區,一場鄉土味十足的秦腔演出在村裡的打麥場上演。沒有華麗的舞台,沒有字正腔圓的唱腔,也沒有掌聲雷動的觀眾,這場由50多位農民自發組織的演出,給平日裡少有文化娛樂活動的小山村帶來了濃厚的節日氛圍,也讓村民們感受到傳統戲曲帶來的中國年味。
為迎接元宵佳節,地處寧夏南部山區,一場鄉土味十足的秦腔演出在村裡的打麥場上演。沒有華麗的舞台,沒有字正腔圓的唱腔,也沒有掌聲雷動的觀眾,這場由50多位...
秦腔在陝西境內,因各地方言、語音的不同而演變形成了四路:流行於關中東府同州(今大荔)地區的,稱“同州梆子”(即東路秦腔);流行於中府西安地區的,稱“西安亂彈”...
一帶的稱西路秦腔(又叫西府秦腔、西路梆子);流行於漢中地區的洋縣、城固、漢台區、勉縣一帶有漢調恍恍(實為南路秦腔,又叫漢調秦腔、桄桄戲);流行於乾縣、...
《大秦腔》是西安電視台的一檔秦腔節目,也是陝西省內第一檔看戲+說戲的秦腔戲曲欄目,欄目全部用陝西方言播出,每期節目一小時。周一周二是一些名家名段,周三到周五是...
(秦腔戲曲劇目)編輯 鎖定 討論 《金麒麟》是新編的傳統秦劇。戲文說的是八府巡按余達的親生兒子殺人後,其母劉緒英串通當知縣的弟弟劉義幫其脫罪,余達得知後,...
《陝北往事》是一部由西安三意社排演的大型秦腔現代戲,生動演繹了陝北人民為革命事業不畏艱難、不怕犧牲、敢於奉獻的革命精神。該劇於2019年12月31日首演。...
陝西省戲曲研究院秦腔團,其前身可追溯到建國初該院實驗劇團及上世紀五十年代初重新組建後的院一團、二團。1965年,一、二團合併組建成秦腔劇團,之後又經過了...
先後在秦腔《白逼宮》、《周仁回府》、《清水衙門糊塗官》、《打柴勸弟》、《西湖遺恨》、《花亭相會》、《盤腸戰》、《寇準升堂》、《狀元媒》、眉戶《遲開的...
王瑛,陝西渭南人,優秀青年演員,主工正小旦。陝西省戲劇家協會會員。陝西秦腔協會理事。王瑛個人經歷 編輯 1985年考入鹹陽戲曲學校。1988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並在...
《家園》是首部講述陝西省避災扶貧移民搬遷故事的秦腔現代戲,曾被確定為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的開幕演出劇目。秦腔現代戲《家園》是一部由渭南市秦腔劇團、澄城縣劇...
小梅花秦腔團,是陝西省戲曲研究院於2008年9月在院第9期演員訓練班的基礎上新組建的演出團體,擔負著秦腔藝術事業薪火傳承的重任。中文名 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小梅花...
陝西省秦腔藝術研究會會員,現為陝西省戲曲研究院秦腔團著名演員,主工文武鬚生兼小生。1981年在陝西省華縣戲校學藝,由於學習成績優異,1984年被陝西省涇陽縣劇團...
大型秦腔民族現代戲《尕布龍》將原青海省“牧民省長”尕布龍的先進事跡搬上舞台,通過一個個感人瞬間,一幕幕動人故事,講述了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家國情懷。...
張曉蘭,1989年生,秦腔旦角演員,陝西鳳翔縣人,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小梅花秦腔團青年演員。2003年考入省戲曲研究院演員訓練班。扮相俏麗,身段玲瓏,表演細膩自然,張弛有度...
《蘇武牧羊》是一出家喻戶曉的秦腔傳統劇,也是一段真實的歷史故事。歌詠了蘇武的高風亮節和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 為老生,小生唱段。
王少華,陝西省戲曲研究院秦腔演員,主演劇目秦腔歷史劇《杜甫》碗碗腔古典劇《楊貴妃》秦腔傳統劇《穆柯寨》秦腔傳統劇《清風亭》 秦腔古典劇《卷席筒》秦腔《會陣....
《中國戲曲臉譜:秦腔歷代故事戲臉譜》是 2009年學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登雲。...
繼續推進優秀秦腔劇目進校園,試點開設秦腔選修課,出版秦腔知識讀本,支持辦好秦腔藝術節、秦腔電視大賽、優秀經典劇目展(巡)演活動,鼓勵開展各類民眾性秦腔藝術展演活動...
商芳會,出生於陝西乾縣梁村槐家村,業餘秦腔演員。2002年榮獲陝西電視台“秦之聲戲迷大叫板”二月份周、月冠軍以及年終優秀獎。2004年榮獲陝西省慶祝建國55周年以及...
眉戶戲劇目豐富,行當齊全(眉戶、碗碗腔、同州梆子,其行當與秦腔基本相同),俗稱四生六旦二淨一醜,即十三網子。包括了劇種全部角色的性別、年齡和各自不同的性格特...
戶縣戲曲分兩種,主要是秦腔和眉戶兩大劇種。一是秦腔在明末清初已趨成熟,清末民國時期,在關中十分流行。其唱腔高亢昂揚,鏗鏘有力,故備受戶縣民眾喜愛。二是眉戶較...
秦腔、碗碗腔、關中道情、太谷秧歌、上黨梆子、雁劇、耍孩兒、蒲劇、隴劇、漢劇、楚劇、蘇劇、湖南花鼓戲、潮劇、藏戲、高甲戲、梨園戲、桂劇、彩調、儺戲、瓊劇、...
李旭,中國內地戲曲童星,中共黨員。1993年出生於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3歲開始登台演出,在西北五省紅極一時,被廣大戲迷親切地稱為“秦腔小神童”。師承於著名秦腔...
1996年, 李梅主演了眉戶現代戲《留下真情》,在戲中扮演主角劉姐;榮獲第十三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最佳表演獎 [7] 。同年,出演了秦腔歷史劇《蔡倫》,戲中飾演蔡倫的...
《周仁回府》是人民民眾喜聞樂見的傳統劇目之一,著名秦腔演員雒秉華、黃金華、任哲中都在這個戲裡付出了自己的心血,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風格。著名的秦腔表演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