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第十年派大將蒙恬修築的馳道古遺址。南起秦都鹹陽北的雲陽(今陝西淳化),北至九原(今內蒙古包頭),全長700多公里。寬30米,最寬處約80米。今陝西境內淳化往北,經榆林一帶,向北入今內蒙古鄂爾多斯一帶。今陝西淳化縣境尚存遺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秦直道古遺址
- 最寬:約80米
- 全長:700多公里
- 寬:30米
信息
簡介
2009年3月至7月,承擔國家文物局大遺址項目的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秦直道考古隊,為配合國家青(島)蘭(州)高速公路建設,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秦直道遺址陝西富縣樺溝口段進行了考古發掘。與常規道路沿河谷選線不同,秦直道的設計者巧妙地利用了陝甘交界處的子午嶺,以及陝北、隴東及內蒙古南部黃土高原特有的地形地貌,建成了中國古代唯一沿山脊和高地選線的國家級交通大道。修成的直道線形順直,彎道很大,道路標準很高,被譽為中國高速公路之祖。秦直道修築方式以塹山為主,僅在河谷或低凹處墊方夯築(《史記》中稱為“堙谷”)。在山區,直道路面一般寬10-30米,部分路段寬40-50米。秦直道一線兩側,共發現秦漢時期的宮殿、城址、兵站、關隘、烽燧等遺址及墓葬百餘處,出土大量建築材料、陶器、銅器、鐵器及兵器等遺物。東漢以後,佛教沿絲綢之路向東傳播,到達隴東後與秦直道交匯。再向東,則呈放射狀傳播,佛教遺存猛增。至今,秦直道兩側共發現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各代石窟數十處,說明秦直道在佛教傳播中的重要作用。秦直道自秦至隋唐一直沿用,整體路段宋代以後開始廢棄。千餘年間,它不僅是中原王朝北方防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北方經濟文化交流、民族融合的重要紐帶和橋樑。秦直道的研究、保護和開發,對於中國古道路考古、中國秦漢史、中國古代民族融合史、佛教傳播史和交通史,乃至對黃土高原及沙漠草原地區環境變遷的研究,具有重要價值。
布線于山脊和高地的秦直道修築艱難,工程量極大,但一旦修成,卻較少河流沖毀和水土流失的侵蝕。對於今天的考古界,地處僻遠、人跡罕至、多被林木掩蓋、而絕少與現代道路重疊的秦直道,又恰恰成為人類文明干擾最少、原始遺蹟保存最多、最接近兩千年前風貌的古道路標本。陝西境內已發現遺蹟的秦直道全長498公里,其中富縣段長125公里,其路面一般寬30-40米,最寬處達58米,是直道全程十餘個縣中路段最長、遺存最典型的地區。樺溝口段直道位於富縣張家灣鄉五里舖村的陝甘交界處,是自南而北沿盤山道下子午嶺支脈後過葫蘆河前的一段,地處葫蘆河與其支流樺溝河交匯地帶,呈西北—東南走向。
首次確定道路絕對年代
此次發掘的樺溝口段直道位於富縣張家灣鄉五里舖村的陝甘交界處,是自南而北沿盤山道下子午嶺支脈後過葫蘆河前的一段,地處葫蘆河與其支流樺溝河交匯地帶,呈西北——東南走向,發掘面積約2050平方米。直道路面上有20多道車轍,車轍兩側分布有較寬的路肩。車轍間的轍梁經過反覆碾壓,土質發黑,質地堅硬。一些轍樑上還重疊著車轍印。特別重要的是,多處路面上疊壓有秦漢時期的繩紋筒瓦、板瓦,一處路面上還發現一枚西漢末年的“大泉五十”銅幣,為道路的絕對年代提供了可靠依據。
古道路考古是中國考古的薄弱環節,此次發掘是秦直道考古的首次大面積發掘,也是秦直道盤山道的首次發掘,意義重大,它以多處準確的地層疊壓關係,第一次卡住了秦直道的絕對年代,為尚存分歧的秦直道全線走向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有力證據;秦直道旁的同期建築遺址的發掘,尚屬首次,對於了解秦直道附屬設施的分布和內涵,深有意義。
路面、車轍
在坡度為6°~8°的發掘中心區(暫命名為直道關卡遺址),揭露出道路路面總長71米,大部分為上層路面。出於對上層路面的保護,其下一層的路面絕大部分沒有發掘。下層路面中,除原上層路面已破壞,直接揭露出的5-6處路面外,僅對兩個地點的上層路面進行了解剖,並發現其下的道路。在中心區的整體平面上,兩層路面的車轍均呈放射狀分布。中心區的下方(東南方)有11-13道車轍轍梁,分布寬度約24米。隨著上坡向前,路面變窄,車轍轍梁合併減少。至中心區西北方的咽喉處,車轍僅有6-7道,分布寬度僅約10米。咽喉處的關卡地勢極為險要。靠山一側的西南方,緊貼人工開鑿的高10餘米的陡峭塹山面;靠河一側的東北方,下臨高出葫蘆河20多米的絕壁。關卡上方轉彎處的路面更窄,僅5-6米,殘存的一段路面的車轍距塹山面山根僅1米餘。
車轍間的轍梁系經過車輪反覆碾壓、擠迫形成。大多數轍梁剖面略呈梯形,個別的呈半圓弧形。一般上部寬20-45厘米,下部寬30-55厘米,高(也即轍溝深)4-11厘米。由於碾壓過甚,個別轍梁呈扁平狀,高僅2-3厘米,上部寬達80厘米,下部寬達88厘米。這一類轍樑上,往往又重新碾壓出車轍印(轍溝)。轍梁及踩踏面與上層剝離明顯、層次分明,表面呈深褐色,質地堅硬。經對轍梁解剖,其厚度一般為15-35厘米,最厚處達53厘米。其結構呈斜坡向千層餅狀,每層厚2-3毫米。為了加強路面的強度,一些轍樑上還鋪墊有經過加工的礓石碎塊。不少轍樑上還殘存有類似馬、牛的蹄印,以及用金屬工具鏟挖的痕跡。
對T309的解剖得知,上下層路面相距12厘米左右。其他探方的上下層路面相距一般在20-25厘米。下層路面的土質一般較上層更黑、更堅硬。從成組或對稱的車轍印判斷,當時的車輛輪距有3種,即110厘米、130厘米和140厘米。下層路面的輪距多為110厘米和130厘米,上層路面的的輪距多為140厘米,其中上層路面的輪距,與西漢景帝陽陵陵園發現的輪距大致相當。重要的是,多處路面上疊壓有秦代和西漢時期的繩紋筒瓦、板瓦,兩處路面上還出土了戰國晚期至西漢年間使用的三翼銅鏃和西漢末年的“大泉五十”銅幣,為道路的絕對年代提供了可靠依據。
路面腳印
腳印數量最多的是T309,該探方位於靠近直道關卡的下方,共有腳印13個。值得注意的是,以上腳印全部分布在上層路面。初步解讀是:在秦直道剛剛廢棄的一個雨夜,很可能是中原方面(漢族)的一兩個家庭成員從這裡匆忙行走所遺留。他們走後不久,山體滑坡,土石流掩蓋了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