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造山帶結構、演化與成礦

《秦嶺造山帶結構、演化與成礦》是由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王宗起,閆臻,閆全人,王濤,李秋根,陳雋璐,王瑞廷,徐學義,向忠金,高聯達,張英利,代軍治,覃小鋒,吳發富,張宏遠擔任主要完成人的一項科技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秦嶺造山帶結構、演化與成礦
  • 主要完成單位: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北京大學,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地調中心,西北有色地質勘查局地質勘查院
  • 主要完成人:王宗起,閆臻,閆全人,王濤,李秋根,陳雋璐,王瑞廷,徐學義,向忠金,高聯達,張英利,代軍治,覃小鋒,吳發富,張宏遠
  • 等級:一等
  • 獲獎序號:20140002
  • 獲獎證書編號:KJ2014-1-02
  • 獎種: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
項目摘要
秦嶺造山帶是華北與揚子陸塊經俯衝增生到碰撞而成的典型造山帶,被公認為目前國內研究程度最高、礦產豐富的造山帶之一。但其眾多關鍵疑難地層的組成與時代、造山作用類型與演化、詳細結構及其與區域成礦帶的相互關係等重大基礎地質問題仍未解決或存在很大爭議。 2000年以來,國家投入1402萬元,中央和地方10多家產學研單位近百名科研人員參與,實現了造山帶地層、構造和區域成礦的研究理論、思路和方法創新,解決了一系列基礎地質和區域找礦問題。這些項目均按時完成並提交了研究成果報告,順利通過驗收,被同行專家評為優秀科研成果。 (1)以不同構造成因類型混雜帶鑑別為核心,建立了造山帶構造-岩相調查研究新方法,甄別確定了滑塌、增生、弧後消減、弧火山雜岩和碰撞逆沖堆砌雜岩等混雜帶,在17個主要疑難地層中發現了古生物和同位素相互驗證的新時代證據,重建了秦嶺造山帶區域地層格架,開創了造山帶地層研究新思路和新方法。 (2)通過古陸緣盆地原型結合構造相分析,在秦嶺造山帶鑑別出13個增生與碰撞造山作用的標誌性構造單元,編制了1:100萬秦嶺大地構造圖,建立了秦嶺洋雙向俯衝、雙弧盆體系新模式,重塑了秦嶺古生代俯衝增生-中生代碰撞造山過程,創新了造山帶結構和演化研究理論與方法。 (3)提出一套厘定成礦時代的綜合技術方法,建立不同成因類型礦床與俯衝增生、碰撞造山作用的時空對應關係,總結預測並勘查驗證了秦嶺六條大型構造-成礦帶,編制了1:100萬秦嶺構造-成礦區帶與遠景預測圖,指出找礦靶區,實現找礦突破,累計新增資源量銅25萬噸、鉛鋅28.7萬噸。 發表論文70篇,專著1部。秦嶺疑難地層的時代和南秦嶺構造岩帶的時代、成因研究成果分別被評選為中國地質科學院2008年度和中國地質學會2009年度十大科技進展之一;秦嶺陝西地區主要礦集區鉛鋅銀銅金綜合勘查技術研究於2012年分別獲得陝西省科學技術二等獎和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 項目實施過程中獲得的新認識、新進展,被相關單位及時套用,科研成果得到迅速轉化,項目提出的找礦靶區已分別得到西北有色地質勘查局711、713和717總隊的工程驗證。本項目實施過程中,提出了造山帶地層、結構與演化及成礦規律研究的新思路、新理論與新方法,解決了造山帶研究中帶有普遍性和前沿性的重大基礎地質問題,提升了我國造山帶研究水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