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造山帶主要變質岩群及變質演化》是1993年地質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國惠。
基本介紹
- 作者:劉國惠 / 等
- ISBN:9787116013209
- 頁數:190
- 定價:9.00
- 出版社:地質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3-03
- 裝幀:平裝
內容介紹
作品目錄
序
前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任務與組織
第二節 研究概況
第三節 主要成果和認識
第二章 研究造山帶變質地質的理論和方法
第一節 變質岩群及研究方法
第二節 造山帶的流變學研究
一、流變學與構造學
二、大陸地殼的組成
三、造山帶的流變行為及演化
第三節 構造-熱動力體制的交替與轉化
第四節 造山帶變質演化與地球動力學過程
一、變質作用的P-T-t軌跡與造山帶地球動力學過程
二、高p/T變質作用的熱動力學
第五節 應變軟化與應變局部化
一、應變軟化和應變局部化的基本概念
二、造山帶尺度上的變形分解作用
三、多礦物岩石的固態流變
第六節 蛇綠岩的多樣性
第七節 秦嶺造山帶構造單元劃分
第三章 北秦嶺的主要變質岩群
第一節 秦嶺岩群
一、研究歷史
二、岩石組合 類型和原岩建造
三、形成時代
四、變質作用
五、岩漿岩
六、多期變形和構造邊界
七、結論
第二節 寬坪岩群
一、概述
二、岩石組合、原岩建造及形成環境
三、變形與變質
四、形成與演化
五、結論
第三節 陶灣岩群
一、概述
二、組成
三、變質作用
四、構造變形
五、時代
六、結論
第四節 二郎坪岩群
一、概述
二、基本特徵
三、形成時代
四、變質作用
五、結論
第五節 毛集群的解體
一、研究簡史
二、毛集群解體的依據
三、毛集群解體後的基本組成
四、變質作用主要特徵和演化
五、結論
第四章 南秦嶺的若干變質岩群及高壓變質帶
第一節 碧口群的解體和碧口岩群的重新厘定
一、研究概況
二、魚洞子岩群的建立
三、碧口岩群的重新厘定
四、碧口岩群形成環境的分析
五、碧口岩群的變質作用
六、碧口岩群的時代
七、結論
第二節 白依溝群
一、岩石特徵
二、層位歸屬的初步分析
三、形成環境
第三節 武當岩群
一、構造樣式和變形特徵
二、岩石組合及變質作用
三、地層序列和含礦性
四、時代
第四節 紅安岩群
一、主要岩石組合
二、主要變質岩類的原岩特徵
三、變質作用
四、變形序列
五、結論
第五節 高壓變質帶
一、基本特徵
二、關於高壓變質帶的時代
三、關於藍片岩的形成環境的討論
四、結論
第五章 秦嶺造山帶的變質作用
第一節 區域變質作用的階段劃分
一、晚元古變質階段
二、加里東一早海西變質階段
三、印支期變質階段
四、燕山期變質階段
五、結論
第二節 變質作用的類型
一、高壓低溫變質作用
二、區域低溫動力變質作用
三、區域動力熱流變質作用
四、區域中高溫變質作用
五、斷陷變質作用
六、韌性剪下帶變質作用
七、結論
第三節 變質作用的演化
一、前寒武紀基底型
二、拉張變質型
三、俯衝帶高壓低溫型
四、結論
第六章 秦嶺造山帶變形的若干特點
第一節 秦嶺造山帶的地殼結構樣式
第二節 秦嶺造山帶的變形和運動圖像
一、不同變質岩群的應變強度
二、變形物理環境對變形圖像的控制
三、區域及局部構造變形場對運動圖像的控制
四、擠壓構造變形與伸展構造變形
第三節 秦嶺造山帶的韌性再造作用
第四節 秦嶺造山帶的推覆構造
一、元古代形成的推覆構造
二、古生代韌性再造作用形成的推覆構造
三、印支―燕山期形成的脆性推覆構造
四、燕山晚期―喜馬拉雅期的重力滑動構造
第七章 秦嶺主要變質岩群的形成與演化
第一節 各主要變質岩群的形成與演化
一、早前寒武紀古老變質結晶雜岩系
二、晚前寒武紀變質岩群
三、震旦系―中三疊統的變質岩群
四、中新生代動力變質岩系和非變質岩層
第二節 對秦嶺造山帶形成與演化的基本認識
主要參考文獻
礦物代號
圖版說明及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