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夏林圻(1942-),南京市人,中共黨員,二級研究員。
學習經歷
1962年7月,畢業於南京大學地質系地勘專業;
1982年2月至1984年3月,赴法國巴黎十一大學(又名南巴黎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獲法國工程博士學位(岩石學與火山學專業);
工作經歷
1962年8月,地質部西北地質科學研究所(後更名為地質礦產部西安地質礦產研究所和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地質調查中心)工作,曾獲技術員、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等職稱,歷任研究室副主任、主任、所長(1997—2000年)等職務,2007年2月退休。
參加項目情況
1962年—1981年:先後作為參加人員和課題負責人參與和完成多項“基性、超基性岩及有關礦產找礦、評價”項目和課題;
1982年2月—1984年3月:完成博士論文“火山岩不同礦物中熔體包裹體測溫、測壓和化學成分研究(Contribution à l’étude des inclusions vitreus dans diférents minéraux des laves: Thermométrie optique, barométrie, composition chimique)”;
1985年1月—1988年12月: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完成“火山岩中熔體包裹體研究”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1986年1月—1990年12月: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完成“祁連秦嶺海相火山岩”項目(地質礦產部“七五”部控項目);
1989年1月—1991年12月: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完成“相山中生代含鈾火山雜岩岩石地球化學”項目(地質礦產部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聯合資助的中法合作研究項目);
1991年1月—1995年12月: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完成“祁連山及鄰區與海相火山岩有關的銅多金屬礦床成礦條件和預測研究”項目(國家“八五”科技攻關計畫“緊缺礦產勘察與評價研究”(85-901)下屬一級項目);
1992年1月—1994年12月: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完成“北大巴山鹼質基性-超基性潛火山雜岩岩石地球化學”項目(地質行業科學技術發展基金資助項項目);
1992年1月—1995年12月: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完成“地幔流體與軟流層(體)地球化學”項目下屬二級課題“地幔橄欖岩捕虜體中的流體包裹體、岩漿包裹體和玻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1992年1月—1996年12月: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完成“秦嶺造山帶岩石圈結構、演化及成礦背景”項目下屬三級課題“秦嶺元古宙火山岩性質和大地構造背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
1996年1月—2000年12月: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完成“北祁連山構造-火山岩漿-成礦動力學”項目(國土資源部“九五”資源與環境科技攻關項目);
2001年1月—2005年12月: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完成“天山造山帶岩漿作用研究”項目(中國地質調查局“十五”地質調查工作項目);
2005年1月—2007年12月: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完成“天山石炭紀碰撞後火山岩漿作用及其地球動力學研究”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2006年1月—2010年11月: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完成“中亞古生代火山岩形成機制及其與成礦關係研究”項目(中國地質調查局“十一五”地質調查工作項目);
2011年1月—2015年12月:作為項目指導主持完成“中國及鄰區構造演化過程中幾個關鍵時段火山岩研究”(中國地質調查局“十二五”地質調查工作項目);
獲獎情況
1986年:獲第一屆侯德封獎;
1990年:獲地質礦產部科技成果獎三等獎:“浙江桐廬、壽昌等地區火山雜岩中岩獎包裹體溫壓地球化學研究”(排名1);
1991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1992年:獲地質礦產部科技成果獎二等獎:“祁連秦嶺海相火山岩”(排名1)。1993年:獲第三屆李四光地質科學獎;
1993年: 獲地質礦產部科技成果獎三等獎:“相山中生代含鈾火山雜岩岩石地球化學”(排名1);
1995年: 獲地質礦產部科技成果獎三等獎:“北大巴山鹼質基性-超基性潛火山雜岩岩石地球化學”(排名1);
1996年:獲國家科委、國家計委和財政部共同頒發的《國家“八五”科技攻關重大科技成果獎》:“祁連山地區與海相火山岩有關的銅、多金屬礦成礦條件和成礦預測研究”(排名1);
1996年:被國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
1998年:獲地質礦產部科技成果獎二等獎:“北祁連海相火山岩岩石成因”(排名1);
1998年:獲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秦嶺造山帶岩石圈結構、演化及其成礦背景”(排名10);
1999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秦嶺造山帶岩石圈結構與演化”(排名10);
2002年:獲國土資源部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祁連山及鄰區火山作用與成礦”(排名1);
2004年:獲陝西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北祁連山構造-火山岩獎-成礦動力學”(排名1);
2009年:獲國土資源部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二等獎:“西北地區重要成礦帶基礎地質綜合研究”(排名7);
2010年:獲國土資源部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天山岩漿作用”(排名1);
2016年:獲國土資源部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500萬國際亞洲地質圖”(排名8);
2018年:獲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科技獎二等獎:“中國及鄰區大陸板內火山作用”(排名1);
2018年:獲自然資源部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二等獎:“中國及鄰區大陸板內火山作用”(排名1);
學術成就和貢獻
長期從事火山岩、火山作用與成礦關係研究,在北祁連火山作用與成礦、中亞晚古生代大規模火山作用、火山岩形成環境–熔體包裹體–細碧岩成因研究和大陸-超大陸構造與火山作用關係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是我國著名火山岩石學家,並指導找礦工作,為西北地區的礦產資源勘查起到重要指向性作用。
1、系統研究和重建了北祁連造山帶早古生代火山岩形成時的洋盆開合和構造體制;提出該區塊狀硫化物礦床均產於拉伸環境,圈定了遠景區和找礦靶區,被地勘部門採納取得找礦突破。
北祁連山是我國乃至世界最重要的火山岩型塊狀硫化物礦產成礦省之一。直至上世紀80年代中期,地學界對該區此類礦產的產出環境和形成條件一直缺乏清楚的認識。夏林圻通過15年(1986–2000)持續研究發現和查明:①該造山帶內分布著一套類型齊全的新元古–早古生代海相火山岩系,東西綿亘千餘公里;②該火山岩系是大陸裂谷化-裂解→大洋化-洋盆擴張→向北俯衝–碰撞所誘發的裂谷+溝弧盆系火山活動的產物;③與海相火山活動相伴的海底熱滷水對流循環作用,使得這套火山岩系成為塊狀硫化物礦床的重要含礦岩系;④已知礦床無一例外形成於拉伸環境,因為拉伸環境下由軟流圈上涌造成的高熱流背景,以及地表和淺部存在的巨大火山岩漿體,都可以作為“熱引擎”或“熱中心”誘發產生形成塊狀硫化物礦床所必需的海底熱滷水對流循環體系;⑤礦體就位受古火山機構和古海底裂隙系統控制。他據此提出具拉伸背景的“新元古代大陸裂谷區、中寒武世-奧陶紀島弧裂谷型雙峰式火山岩穹、奧陶紀弧後擴張脊型蛇綠岩套、晚奧陶世被動裂谷區”是大型礦床成礦遠景區,並領導研究集體圈定了找礦靶區,被地勘部門採納,指導白銀廠、祁連縣、石居里溝等礦田深部找礦勘查取得顯著成效(截至2004年底,新增Cu(30萬噸)-Pb(46.5萬噸)-Zn(48.5萬噸)金屬量125萬噸)。
2、以研究火山岩為切入點,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天山及鄰區構造?岩漿成因和演化理論體系,提出古亞洲洋最終閉合於早石炭世早期,和石炭紀-早二疊世“中亞大火成岩省”新認識。
中亞造山帶的形成與演化是國際地學界最為關注的課題之一。古亞洲洋閉合時限,是國際爭論的熱點,前人對此的認識存在很大差異,夏林圻在區域地質調查基礎上,通過對火山岩、地層、沉積學、蛇綠岩、高壓-低溫變質帶和含Cu-Ni礦床基性-超基性侵入體年齡等綜合研究,提出古亞洲洋最終閉合於早石炭世早期(360?350 Ma)新認識,建立了天山及鄰區構造-岩漿成因演化理論體系,受到國內外高度重視。他的研究證明中亞地區廣泛分布的石炭紀-早二疊世火山岩系形成於大陸板內裂谷環境。他提出該區自古亞洲洋閉合之後,又經歷了具深部地幔柱背景的石炭紀?早二疊世大規模裂谷岩漿活動,並將其命名為“中亞大火成岩省”(包括“天山”和“塔里木”2個亞省),認為該大火成岩省事件是中亞晚古生代大規模成礦的先決有利條件。該成果已獲國際認可[國際大火成岩省委員會主席Ernst和Bryan新近(2008)發表的論文“Revised definition of Large Igneous Provinces (LIPs)”中,對“中亞大火成岩省” 的發現和厘定予以肯定,並在其編制的“全球大火成岩省分布圖”中標出了“天山”和“塔里木”2個亞省。張國偉和任紀舜2院士也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該成果為天山及鄰區建立了比較完整的構造-岩漿成因演化理論體系,對於查明中亞地區新元古代中-晚期和晚古生代兩次大規模成礦作用的區域成礦地質背景、指導區域找礦和資源評價具有重要指向意義”“天山(中亞)大火成岩省的厘定和確立具國際領先水平。是一項富有探索-創新的重要研究新成果”。
3、建立了判別火山岩形成環境的地球化學準則、改進和發展了火山岩熔體包裹體研究的理論、方法和技術;提出細碧岩“火山岩漿–海底熱滷水混染成因模式”。
⑴遭受岩石圈混染的大陸玄武岩總是具有似消減帶信號(低Nb、Ta、Ti),常被誤判為弧玄武岩,從而導致確定古火山岩形成環境成為火山岩研究中長期未能解決的一個難題。夏林圻通過長期系統研究,建立了有效判別大陸玄武岩和弧玄武岩的地球化學準則:①大陸玄武岩的不相容元素含量和Sr同位素比值高於弧玄武岩,且前者的εNd(t)為低到負值,後者的εNd(t)恆定為高的正值;②除Nb、Ta和Ti外,遭受混染的大陸玄武岩仍然具有大陸板內地球化學特性;③若火山岩系中發現有未遭受混染的大陸玄武岩存在,該火山岩系就可以被確定是形成於大陸板內環境。該成果被國際大火成岩省委員會主席R.Ernst(2014)認為是“解決了大火成岩省研究者們的一個關鍵性地球化學問題,是一項重要的貢獻”。
⑵熔體包裹體研究:①查明:開放系統中,包裹體成分保持恆定;封閉系統中,受寄主礦物結晶影響,包裹體成分會發生變化;早期礦物中的包裹體可以代表形成寄主岩的初始岩漿,晚期礦物中的包裹體只代表殘餘岩漿。這些發現有助於更確切地理解和利用熔體包裹體的化學特徵,進一步夯實了熔體包裹體研究的理論基礎。②改進了熔體包裹體研究方法和技術:提出一個較傳統分類更簡單、更嚴密精確的熔體包裹體新分類;建立了較傳統方法更為完善的熔體包裹體均一法測溫規則。③利用熔體包裹體研究探索了世界上一些著名火山岩漿事件的性質。④利用地幔岩熔體包裹體研究取代高溫高壓實驗,提出部分熔融三階段模式(地幔流體沿礦物邊緣和裂隙誘發部分熔融、初始部分熔融體呈脈狀和網路狀滲透聯合、部分熔融體通過岩牆狀通道聚集形成岩漿庫)。上述成果被Deicha(當時為世界包裹體學會副主席)等人組成的評審會(1984)評價是“對熔體包裹體研究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⑶首次(1986–1990)對祁連-秦嶺古海相火山岩開展系統區域岩石學研究,獲得細碧角斑岩是由富鈉質火山岩漿結晶形成的確鑿證據:發現無序–過渡結構態原生鈉質斜長石;在石英和單斜輝石斑晶中發現原生富鈉質熔體包裹體;提出細碧角斑岩“火山岩漿-海底熱滷水混染”成因模式。宋叔和院士(1991年)認為該成果“是我國首次有關海相火山岩區域性研究的總結”“提出的關於細碧角斑岩“火山岩漿-海底熱滷水混染”成因模式以及塊狀硫化物礦床屬海底熱泉成因的新見解,是一個很有科學意義的重要貢獻”。
4、21世紀以來,致力於“大陸-超大陸構造與火山作用關係”研究,取得重要成果:①提出中國大陸形成演化過程中,從元古宙至古生代初,曾發生過二次範圍廣大具深部地幔柱背景的大陸裂解事件,系統論證了華北克拉通1.8–1.65 Ga火山岩–基性岩牆群和我國各前寒武紀陸塊上發育的850–540 Ma火山岩均產生於大陸板內裂谷環境,它們分別為Columbia和Rodinia超大陸裂谷化–裂解作用的產物;②青藏高原的形成與演化是國際地學界最為關注的課題之一。夏林圻基於火山岩研究,提出青藏高原新生代火山作用是印度–亞洲大陸碰撞的火山回響,該火山作用的系統時、空變化受控於碰撞引發的一系列地球動力學過程,論證了青藏高原隆升是自南向北穿時發生;③全面系統地論證了地球上產於不同構造環境的玄武岩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學特徵。從而提出玄武岩的地球化學可以作為確定火山岩系成構造背景的明確無誤的“診斷指標”。
專著和發表論文
1.以第一作者主編出版專著9部,參與編寫出版專著3部
⑴Xia Linqi, 1984, Contribution á l’étude des inclusion vitreuses dans différents minéraux des laves: Thermométrie optique, barométrie, composition chimique. Thèse de Doctorat, Université de Paris sud, p.316, Paris XI University Press, Paris.
⑵夏林圻、夏祖春、任有祥、彭禮貴、張誠、楊靜華、王興安、李智佩、韓松、黃忠祥,1991,祁連、秦嶺山系海相火山岩。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⑶夏林圻、夏祖春、張誠,R. Clocchiatti, J. Dardel, J.L. Joron, 1992,相山中生代含鈾火山雜岩岩石地球化學。地質出版社。
⑷夏林圻、夏祖春、張誠、徐學義,1994,北大巴山鹼質基性—超基性潛火山雜岩岩石地球化學。地質出版社。
⑸夏林圻、夏祖春、徐學義,1996,北祁連山海相火山岩岩石成因。地質出版社。
⑹夏林圻、夏祖春、徐學義,1996,地幔橄欖岩捕虜體中的流體包裹體、岩漿包裹體和玻璃(為《地幔流體與軟流層(體)地球化學》一書的第六章)。地質出版社,230—271頁。
⑺夏林圻、夏祖春、任有祥、左國朝、邱家驤、彭禮貴、王大為、楊巍然、鄔介人、夏衛華、覃功炯、於浦生,1998,祁連山及鄰區火山作用與成礦,地質出版社。
⑻夏林圻、夏祖春,2001,秦嶺中新元古代火山岩及其形成的大地構造背景(為《秦嶺造山帶與大陸動力學》一書第十四章第一節)。科學出版社,629—655頁。
⑼夏林圻、夏祖春、任有祥、徐學義、楊合群、李智佩、楊建國、李文淵、趙東宏、宋忠寶、李向民、於浦生,2001,北祁連山構造-火山岩漿-成礦動力學。中國大地出版社。
⑽夏林圻、夏祖春、徐學義,2003,北祁連山新元古代-寒武紀大陸裂谷系統(為《現代與古代海底熱水成礦作用》一書的第二章第四節)。地質出版社,149—164頁。
⑾夏林圻、夏祖春、徐學義、李向民、馬中平、王立社,2007,天山岩漿作用,中國大地出版社。
⑿夏林圻、夏祖春、李向民、馬中平、徐學義,2013,中國中西部及鄰區大陸板內火山作用,科學出版社。
⒀夏林圻、李向民、徐學義、馬中平,2016,中國及鄰區構造演化過程中幾個關鍵時段火山岩研究,地質出版社。
2、在《Comptes Rendus de l'Académie des Sciences, France》、《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Earth-Science Reviews》、《Gondwana Research》、《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中國科學(中、英文版)》、《科學通報(中、英文版)》、《地質學報(中、英文版)》、《岩石學報》、《地質通報》、《地球化學(中、英文版)》、《中國地質》、《西北地質》、《地球學報》、《礦物學報》、《西北地質科學》等國際國內刊物上發表論文180篇。截至2014年,被SCI(科學引文資料庫)收錄論文28篇,EI收錄論文4篇;被SCI檢索刊物他引765次;被中國引文資料庫(CNKI)他引3085次。
3、譯著2部:
⑴ 夏林圻譯(蘇)布拉赫(А.Г.Булах)著,1982,礦物學中的熱力學方法(俄譯中)。地質出版社。
⑵ 1986,流體包裹體(英譯中)。中南工業大學出版社(夏林圻負責翻譯第十七章)。
受表彰情況
1986年:獲中國地質科學院模範工作者稱號;
1992年:獲陝西省優秀共產黨員專家稱號;
1994年:獲西安市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1996年:獲中國地質科學院先進工作者稱號;
1996年:獲陝西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1997年:獲地質礦產部“八五”科技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2000年:獲西安市勞動模範稱號;
2002年:獲陝西省勞動模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