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石炭紀碰撞後火山岩漿作用及其地球動力學研究

《天山石炭紀碰撞後火山岩漿作用及其地球動力學研究》是由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地質調查中心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夏林圻、夏祖春、徐學義、李向民、馬中平、王立社為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山石炭紀碰撞後火山岩漿作用及其地球動力學研究
  • 主要完成人:夏林圻、夏祖春、徐學義、李向民、馬中平、王立社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20180044
成果名稱
天山石炭紀碰撞後火山岩漿作用及其地球動力學研究
第一完成單位
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地質調查中心
主要完成人
夏林圻、夏祖春、徐學義、李向民、馬中平、王立社
研究起始日期
2005-01-01
研究終止日期
2007-12-01
主題詞
天山石炭-二疊紀裂谷火山岩;岩石成因;地幔柱;大火成岩省;中國西北

成果摘要

本項目研究揭示:天山石炭紀-早二疊世裂谷火山岩系位一分布範圍約170萬平方公里的大火成岩省。該火山岩系以玄武質熔岩為主,其次有中性和酸性熔岩及火山碎屑岩,它們源於具有Nd(t)≈+5,(87Sr/86Sr)t≈0.704和La/Nb≈0.9組分的地幔柱頭。地殼混染作用和大陸岩石圈地幔對於該火成岩省形成也具有重要貢獻。所觀察到的地球化學變異與AFC作用一致。 我們的研究數據排除了酸性岩漿起源於前寒武紀地殼(結晶基底)或泥盆紀島弧火山岩(弧殼褶皺基底)或年輕的同時代底侵基性岩石部分熔融等成因模式。研究證明,酸性岩漿是玄武質岩漿分離結晶作用的產物,同時相伴有對前寒武紀地殼的低度同化。巴音溝蛇綠岩塊為北天山早石炭世中-晚期蛇綠岩帶的組成部分,該蛇綠岩帶是發育於天山石炭-二疊紀裂谷系北緣的早石炭世中-晚期“紅海型'洋盆的地質記錄。蛇綠岩帶侵位於早石炭世早-中期裂谷火山-沉積岩系(基底單元)之中。基底單元的裂谷化和裂解產生“紅海型”洋盆。本項目建立了判別大陸玄武岩和島弧玄武岩的地球化學準則,該準則對於火山岩石學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最近,“天山大火成岩省”已得到國際地學界認可。,本項目研究揭示:天山石炭紀-早二疊世裂谷火山岩系位一分布範圍約170萬平方公里的大火成岩省。該火山岩系以玄武質熔岩為主,其次有中性和酸性熔岩及火山碎屑岩,它們源於具有Nd(t)≈+5,(87Sr/86Sr)t≈0.704和La/Nb≈0.9組分的地幔柱頭。地殼混染作用和大陸岩石圈地幔對於該火成岩省形成也具有重要貢獻。所觀察到的地球化學變異與AFC作用一致。 我們的研究數據排除了酸性岩漿起源於前寒武紀地殼(結晶基底)或泥盆紀島弧火山岩(弧殼褶皺基底)或年輕的同時代底侵基性岩石部分熔融等成因模式。研究證明,酸性岩漿是玄武質岩漿分離結晶作用的產物,同時相伴有對前寒武紀地殼的低度同化。巴音溝蛇綠岩塊為北天山早石炭世中-晚期蛇綠岩帶的組成部分,該蛇綠岩帶是發育於天山石炭-二疊紀裂谷系北緣的早石炭世中-晚期“紅海型'洋盆的地質記錄。蛇綠岩帶侵位於早石炭世早-中期裂谷火山-沉積岩系(基底單元)之中。基底單元的裂谷化和裂解產生“紅海型”洋盆。本項目建立了判別大陸玄武岩和島弧玄武岩的地球化學準則,該準則對於火山岩石學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最近,“天山大火成岩省”已得到國際地學界認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