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殼子棍

秦安殼子棍

秦安殼子棍是一種流傳於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高家屲一帶獨立的武術門派,殼子棍總體上是以六十六個成形的殼子一百零八棍法組成。秦安殼子棍重實用、重打法,攻守兼備、變化多端,實戰時的效果堪稱一絕引。該門派大約在清代傳入,並經發展演變成為獨立門派,在人民民眾的自衛和健身中發揮了作用。屬於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秦安殼子棍
  • 分類:武術
  • 地區:甘肅省天水市
地區分布,歷史淵源,主要內容,技藝傳承,非遺信息,

地區分布

秦安殼子棍主要分布在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西川鎮高屲(讀音:窪)村、興國、劉坪、王尹、鄭川、興豐等鄉鎮。

歷史淵源

秦安歷史上出過許多武將,能騎善射武藝高強。據民間傳說,18世紀時(清乾隆年間),有一位少林寺和尚,因從事反清活動在秦州被捕。後來和尚越獄逃走,跑到了秦安縣高家屲。因為傷病和飢餓,體力不支,躺倒在高家屲村邊的高粱地里。此時,恰逢高家屲村民高五太爺路過這裡,看見身處絕境的和尚,頓起憐憫之心,便將和尚背回家中,千方百計醫治搶救,和尚終於絕處逢生。和尚身體好轉後,為報答高五太爺的救命之恩,便給高五太爺兄弟傳授了少林絕技——殼子棍法。和尚在高家屲先後住了三年多,總計給高家兄弟傳授了少林單頭殼子棍四十五個,雙頭殼子棍二十一個,總計六十六個殼子,凡一百零八棍法,以及所有殼子棍的破解之法,也就是主要的攻、防之法。從此以後,殼子棍在高家屲由高家人代代相傳,也慢慢在秦安縣流傳開來,到2010年已經傳了十代人。
圖2 秦安殼子棍表演圖2 秦安殼子棍表演
19世紀中葉的清同治年間,秦安境內戰亂不斷,四鄉民眾為了防禦兵害,紛紛舉辦團練,鄉民用以強身和防衛的武術活動得到廣泛提倡,人們利用場頭、閒屋、祠堂、廟宇組織拳場、苦練拳棒,促進了各門派的交流和提高,從此高家屲“殼子棍”形成獨立門派,並在西川、興國、劉坪、王尹、鄭川、興豐等鄉鎮傳承。

主要內容

秦安殼子棍內容豐富,攻守全面,綜合了棍術技擊方法之方方面面。殼子棍分為練著殼子和搏著殼子,有些殼子練用一致,有些殼子練用不同。殼子棍易學、易練、易用,實戰中瞬間變化快、變法多。高氏前輩曾言,其中有些殼子,給沒學武術的人教會(這類殼子棍很簡單,只需五、六分鐘即可學會),就可以在幾分鐘之內能與有多年武術練習的人進行實戰,往往取得勝利。此說雖有些誇張,但從另一面說明了殼子棍的實用價值是相當高的,技巧非常精妙。秦安殼子棍傳承人高世定老先生告訴記者,殼子棍總體上是以六十六個成形的殼子一百零八棍法組成的。其每一殼子都是由幾個棍法組成,短小精悍,最多的殼子只有十三個動作,一般只有三、四個或五、六個動作組成一個殼子。練習時每殼子可單獨練,也可把幾個殼子串連起來練。搏棍時每個殼子可單獨用,也可以幾個殼子相互配合起來用,即所謂“整學亂用”。殼子棍有別於競技武術的“花棍”,是流傳有序的“里場”棍法。實戰運用時,通過換手、調把、滑手,單雙頭互用,長短兼施,令對方難以應付,不知所措。在高家屲,殼子棍也叫撒手棍,每個殼子都由撒手開始,由撒手棍結束。撒手棍是殼子棍的基本棍法,實戰時的應招、變招大多出自撒手。因此,歷來流傳著“學會六十六殼子,棍棍都由撒手起”,“學一百零八棍,戰時棍棍不脫空”的說法,這是對殼子棍法變化多樣,攻守兼備,及時撒手棍重要性的概括。
圖3 秦安殼子棍傳承人高世定指導武術愛好者圖3 秦安殼子棍傳承人高世定指導武術愛好者

技藝傳承

秦安殼子棍在高家屲村一直延續著非“高”姓不傳的習俗。即使迫不得已外傳,也只是口傳而不以身教,或者只傳“殼子”而不傳其中的技擊訣竅和破解之法。因此雖然秦安殼子棍的威名在外,高家窪村練習殼子棍的人也不少,但真正精通其法並掌握格鬥要領的人卻寥寥無幾。
高世定是秦安殼子棍的第八代傳人,打破了殼子棍非高姓不傳的傳統習俗,將自己練習殼子棍的畢生心得和秦安殼子棍的全部精華都傳給了一個熱愛殼子棍的外姓人—靳建華。因此,殼子棍第九代傳人為靳建軍。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後,傳承秦安殼子棍的藝人逐漸式微。老藝人減少,青年愛好者難覓,特別是長期自然存留民間,處於沒有專業殼子棍機構為依託的發展狀況。天水師院武術教師蔡智忠先生,經過多年的挖掘、整理和研究,由甘肅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殼子棍研究》一書,為以後研究秦安殼子棍提供了翔實的史料。

非遺信息

遺產級別:甘肅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批准文號:甘政發[2011]34號
批准日期:2011年3月16日
批准序號:46
遺產編號:Ⅵ-5
遺產名稱:秦安殼子棍
申報單位:天水市秦安縣
遺產類別:民間雜技與競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