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差是中國唐宋元歷代封建政府徵收的代徭稅。相似於更賦、力庸。初興於唐宋,但徵收面不廣,代役稅之外仍有徭役。降至元代遂成正式賦稅項目。徵收內容有包銀、俸鈔、絲料、戶鈔。一般按戶攤征,並視情況有所區別,其時,力役、職役仍與科差並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科差
- 概述:科差:元朝賦稅名目之一
- 絲料:窩闊台汗滅金後,在1236年
- 包銀:金朝滅亡前後,河北
主要內容,絲料,包銀,俸鈔,歷史背景,
主要內容
科差主要包括三項﹕絲料,包銀,俸鈔。
絲料
窩闊台汗滅金後,在1236年將北方原金統治區居民分封給諸王、貴族和功臣﹐規定居民每二戶出絲一斤輸於官。每五戶出絲一斤輸於本投下。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後﹐據郝經《河東罪言》,當時“諸道只納十戶四斤絲”,而平陽又改納金,以至百姓窮困。郝經於1260年使宋,不久即被南宋囚禁。本文應當作於出使之前。很可能憲宗時期絲料已經有所增加。合計每戶每年出絲料一斤六兩四錢(按一斤十六兩計算)﹐稱為二五戶絲。其中交給各投下的稱為五戶絲。凡不曾分撥與各投下的居民,也要交一斤六兩四錢絲,全數歸官府收受。諸投下應得五戶絲﹐原來可以直接派人去分封地征取,流弊極大。忽必烈即位後,下令二五戶絲全部上繳國庫,每歲令各投下差人到中書省驗數關支。
包銀
金朝滅亡前後,河北、山東軍閥林立,對人民肆意掠奪﹐賦稅名目極多,毫無限制。真定軍閥史氏對此加以改革,將各項賦稅合而為一﹐統一徵收,稱為包銀。以後其它各地軍閥也相繼施行。1251年﹐蒙古國定漢地包銀額為每戶六兩,各地地方長官提出異議,改為四兩,並許一半折輸他物。忽必烈即位後,推行鈔法。包銀改為以鈔輸納,每戶鈔四兩。當時發行的中統鈔二兩(貫)同白銀一兩,所以實際上比原額減低了一半。元代紙幣不斷貶值,政府根據白銀與紙幣比值的變化而對包銀額加以調整。延佑七年(1320)又在江南徵收包銀,對象是商人和回回人戶,每戶銀二兩,折合至元鈔十貫(等於中統鈔五十貫)。可以推知北方包銀也應改為同樣數額。江南包銀在至治二年(1322)即停徵。
俸鈔
蒙古政權統治下各級官吏並無俸祿,都以剋剝人民為事。忽必烈即位後,始定官吏俸祿。至元四年(1267),令繳納包銀的民戶每四兩增納中統鈔一兩,稱為俸鈔,專作官吏俸祿之用。俸鈔實際上是包銀的一部分,所以一般記載只說科差包括絲料,包銀兩項。
歷史背景
民戶中根據交納科差種類、數量的區別和隸屬關係的不同﹐又有各種不同的名目。在各類戶中,包銀、絲料“俱各驗貧富品答均科”。也就是說﹐每戶的定額只是一個平均數,﹐實際上則是按各戶貧富不等、戶等高低而分別攤派不同的數額。據至元四年統計,科差所入絲一百零九萬六千四百八十九斤,鈔七萬八千一百二十六錠(一錠五十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