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的社會史――從文藝復興到20世紀》是2011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日)古川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科學的社會史――從文藝復興到20世紀
- 作者:(日)古川安
- 譯者:楊艦,梁波
- ISBN:9787030311856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06
《科學的社會史――從文藝復興到20世紀》是2011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日)古川安。
《科學的社會史――從文藝復興到20世紀》是2011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日)古川安。內容簡介本書側重於科學技術同社會進步之間的互動關係,分別從英國皇家學會到法國科學院,巴黎綜合理工學院到德國研究型大學,18世紀...
《科學的社會史:從文藝復興到20世紀》是2011年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由古川安所著,是一部極富啟發的科學社會史通史著作。內容簡介 《科學的社會史:從文藝復興到20世紀》側重於科學技術同社會進步之間的互動關係,分別從英國皇家學會到法國科學院,巴黎綜合理工學院到德國研究型大學,18世紀的科學啟蒙、產業革命到...
《科學的社會史 : 從文藝復興到20世紀 : from the renaissance to the 20th century》是2011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日)古川安。內容簡介 本書側重於科學技術同社會進步之間的互動關係,分別從英國皇家學會到法國科學院,巴黎綜合理工學院到德國研究型大學,18...
《社會科學史》是1989年中國展望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許志峰、李德深、馬萬里。內容簡介 社會科學史是指以社會現象為研究對象的科學歷史記錄,其任務是研究並闡述各種社會現象及其發展規律。社會科學是在18一19世紀形成的。其形成的直接原因是歐洲社會大變革的結果,是工業革命和城市化進程的產物,也是近代西方自然...
《身體的歷史》皇皇三大卷,時間跨度從文藝復興時期一直到20世紀,從宗教、藝術、醫學、性、衛生、屠殺和暴力、體育、表演等各個角度論述了身體的文化史,全方位地展示了西方社會的變化對人類對身體的自我認知的影響。《身體的歷史》是集體合作的產物,其作者包括法國研究醫學史、藝術史、社會史、體育史、人類學、哲學...
科學是關於自然世界的經驗,理論和實踐知識,科學家強調觀察現實世界的現象,解釋和預測產生了身體。科學編史學,相反,往往借鑑了這兩種思想史和社會史的歷史研究方法。不過,這個英文單詞的科學家是相對較新的,第一次由William Whewell在19世紀創造。以前,人們研究性質自稱自然哲學家。 科學文獻是研究科學史必不可少...
15世紀時科學技術的提高和地理知識的進步,使遠洋航行成為可能,為開闢新航路創造了必要的條件。最終,新海上航路開通,並藉助這個時期的大幅度發展,歐洲成為世界領導者。結束 隨著文藝復興的思潮已深入人心,宣告了中世紀至資本主義時代的過渡完成,當資本主義革命開始,文藝復興也就了結了。代表人物 文學三傑(但丁、...
梁赤民,男,1957年生,安徽安慶師範學院外語系畢業。1998年被評為安徽省模範教師、全國優秀教師;現為安徽冶金科技職業學院副院長,英語副教授。已出版譯作《全球通史:從史前史到21世紀》(第7版修訂版,2005年,北京大學出版社)等。主要教學與研究領域為英漢翻譯理論。目錄 編者的話 關於注釋 第一章 文藝復興的...
第二節 素描前科學時期的反自然哲學34 一、古希臘哲學學派的反自然哲學傾向35 二、教父神學家和世俗共同體的反自然知識和反自然哲學立場45 第二章 16~19世紀——近代浪漫主義反科學思潮56 第一節 近代反科學思想的孕育57 一、文藝復興時期的反科學先聲57 二、宗教改革運動的反科學前兆60 第二節 近代浪漫...
中國的“文藝復興“自12世紀起教化正統便滲透整箇中國歷史觀念,傳統的修史框架將歷史縮為沒有任何時間幅度的事件——只牽涉中央政權及行政管理,這種正統框架使我們深信,華夏世界的社會政治形式、基本制度、經濟、思想、技術等等都永恆存在,以致最深刻的變化、最顯著的新事物都似乎視而不見。在歐洲歷史上視之為誕生...
21世紀人類要生存,必須汲取2500年前孔子的智 慧。華夏文明的內涵:龍之精神、鳳之道德、獅之力量。3 美利堅雄 鷹的個體 文化 歐洲文明與文藝復興一北美創業一西進運動和美 國民族文化的形成一美國的社會凝聚力一美國的“社會 病”。4 日本的攪拌機文化 日本偏愛“忠”、排斥“仁”;日本不喜歡孟子;明治維 新...
三馬克思之後的經濟史 第二十章歷史學家遭遇大眾 一歡愉卻黯淡的圖景 二作為制度史的社會史 三美國“新史學”:呼喚民主的歷史 第二十一章世界歷史的問題 第二十二章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歷史學(1918—1939)一20世紀的背景 二對歷史學家的挑戰 三歷史主義:從興盛到危機 四歷史學家與戰爭罪責的爭論 第二十三章...
著作宏富,包括《語言的文化史——近代早期歐洲的語言和共同體》、《法國史學革命》、《歷史寫作的新視野》、《20世紀的歷史與歷史學家》、《什麼是文化史》、《文化史的風景》、《圖像證史》、《義大利文藝復興》等數十種,並被譯成多重語言出版。目錄 致 謝 / i 導 言 / 1 第一部分 知識實踐 / 9 第...
24王海利在《古代埃及社會觀簡論》25中提出尋求社會和諧是埃及文明的一個最突出的特點。在譯著方面,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富蘭克弗特的《近東文明的起源》26。此書系統論述了直到20世紀上半葉西方史學界對古代近東研究的狀況,進而分別論述了古代近東兩個文明地區(古代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早期文明以及城市的出現...
《身體的歷史》皇皇三大卷,時間跨度從文藝復興時期一直到20世紀,從宗教、藝術、醫學、性、衛生、屠殺和暴力、體育、表演等各個角度論述了身體的文化史,全方位地展示了西方社會的變化對人類對身體的自我認知的影響。《身體的歷史》是集體合作的產物,其作者包括法國研究醫學史、藝術史、社會史、體育史、人類學、哲學...
實證主義的創始人孔德提出運用科學方法來研究社會領域,主張嚴格採用自然科學範式來研究社會現象(當然包括教育現象),追求方法、結論的科學化。19世紀末20世紀初,實驗和假設檢驗的邏輯方法在德國教育研究中問世。德國教育學家、心理學家梅伊曼(Meuman,E)和拉伊(Lay,L·A )奠定了教育實驗的基礎。1901年,梅伊曼...
“韋伯的層級官僚制理論”是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於20世紀初提出的理論,是指一種以分部—分層、集權—統一、指揮—服從等為特徵的組織形態,也是現代社會實施合法統治的行政組織制度。基本介紹 德國著名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被稱為“組織理論之父”,於20世紀初提出了官僚制理論。在馬克斯·韋伯看來,官僚制是指...
都鐸王朝時期的英格蘭社會 尋求公共秩序 伊莉莎白時代的劇院 崛起的貿易帝國 西班牙帝國的衰落 荷蘭起義 經濟衰退 過度擴張的帝國 結束語 第六章17世紀的英國與荷蘭共和國 斯圖亞特王朝時期的衝突 詹姆斯一世與議會的衝突 宗教分裂 查理一世與議會的衝突 英國內戰 走向衝突 選擇陣營 奧利弗·克倫威爾和新模範軍 議會內部的...
比如說羅馬帝國、復興時期的義大利城邦、十八和十九世紀的英法兩國的精英們,那些擁有無限財富的人都把盡情享樂看作是生活的意義。但是這與中國、印度、近東和歐洲那些偉大的哲人們所提出的關於幸福地生存的理論是相悖的。”(弗洛姆:《占有還是生存》,第5頁,三聯書店,1989年版)十七、十八世紀的哲學家們又一次...
從類型學看,知識可分為簡單知識和複雜知識、獨有知識和共有知識、具體知識和抽象知識、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等。20世紀50年代,世界著名的科學學大師麥可·波蘭尼(卡爾·波蘭尼的弟弟)發現了知識的隱性維度,並認為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發現。知識的概念是哲學認識論領域最為重要的一個概念。知識如果不能改變行為,就...
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世界通史分為古代史、中世紀史、近代史三部。近代史由阿克頓勳爵主編,共14卷,本世紀初出版。經過幾十年後,到50年代,劍橋大學出版社又出版了由克拉克爵士主編的《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新編本仍為14卷,共約800萬字,論述自文藝復興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即自1493至194...
17.《追尋“美好”:建國60年美學政治意識審思》,《天津社會科學》,2009年2期。18.《感通視閾中的美學嬗變——回望美學30年》,《社會科學輯刊》,2009年2期。19.《現代性祛魅話語現象之反思——兼重申文學正當性》,《當代文壇》,2009年1期。20.《盲目與洞見:論新世紀文論教材建設》,《文藝理論與批評...
· 《20世紀中國現代詩學“真”的審美觀念的誕生》,《北京師範大學學報》,2000(2)· 《文學理論的意義生成、人文精神和現代性》,《文藝爭鳴》,2000年第3期。· 《作為人文學科的文學理論――文學理論的學科定位及其未來發展》,《文學理論學刊》第1輯,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文化研究:文藝學...
17.《追尋“美好”:建國60年美學政治意識審思》,《天津社會科學》,2009年2期。18.《感通視閾中的美學嬗變——回望美學30年》,《社會科學輯刊》,2009年2期。19.《現代性祛魅話語現象之反思——兼重申文學正當性》,《當代文壇》,2009年1期。20.《盲目與洞見:論新世紀文論教材建設》,《文藝理論與批評...
《20世紀中國現代詩學“真”的審美觀念的誕生》,《北京師範大學學報》2000(2)《作為人文學科的文學理論――文學理論的學科定位及其未來發展》,《文學理論學刊》.《文學理論的意義生成、人文精神和現代性》,《文藝爭鳴》,2000年第3期。《文化研究:文藝學研究的挑戰和機遇》,《文藝報》,2000年6月6日。《...
文藝復興運動 彼得一世改革 列剋星敦的槍聲 北美獨立戰爭 攻占巴士底獄 海地共和國誕生 巴西獨立 第一次工業革命 1848年歐洲革命 林肯與美國南北戰爭 日本明治維新運動 鴉片戰爭 孫中山與中國資產階級革命 流血的星期日與俄國1905年革命 現代 俄國十月革命 德國十一月革命 南京臨時政府成立 巴黎和會和凡爾賽條約 五四...
歌德在這個基礎上,經過藝術加工,更加深化和豐富了這個形象的社會意義。《浮士德》以文藝復興時期到19世紀初期德國和歐洲的社會現實為背景,通過主人公努力追求的一生,概括了資產階級上升時期先進的知識分子不滿現實、極力探索人生意義和理想社會的全部過程。《浮士德》的結構龐大而複雜。第一部包括25場,前面另有《獻詩...
以後,他又在《關於中國古代社會的幾個問題》《漢魏之際社會經濟的變化》等論文中比較系統地闡發了魏晉封建說的主張。“漢魏之際封建說”中國古代社會歷史分期是史學界討論多年的重大問題。何茲全在系統而深入研究中國古代社會的基礎上,提出了“漢魏之際封建說”。他的這一思想萌芽於20世紀30年代,在《中古時代之...
這種狀況一直延續到15世紀。這個時期是歐洲地圖史上的一個大倒退時期。2、地理大發現及墨卡托時代 偉大的探險時代始於14世紀中葉,歐洲的航海家們憧憬著富饒的東方,尋找著新的航線。哥倫布發現了美洲,達加馬、麥哲倫等先後完成了環球航行。隨著歐洲進入文藝復興,航海事業日愈發達,航海家們探索了海路與各洲的沿海海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