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分兩部分。第一部分題為“科學邏輯導論”,概括論述了歸納問題、科學劃界問題和經驗基礎問題,否定一切歸納,提出反歸納主義,反對邏輯實證主義關於科學劃界的證實標準,討論了經驗方法的理論問題。第二部分題為“經驗理論的組成成分”,論述了“嚴格的”全稱陳述和存在陳述,提出“演繹檢驗法”和“證偽原則”。論述了經驗基礎和“基本陳述”、檢驗的層次、“簡易性”和“可證偽度”及“概然性”等問題。通過對量子論的哲學考察,說明科學理論的相對性和不確定性,並批判了歸納邏輯和機率邏輯,提出理論不能被證實而只能暫時被“確認”。另有附錄,主要是對證偽主義和反歸納主義論點所作的詳細證明。
作品目錄
英譯本說明
第一版序言1934年版
英譯本第一版序言 1959年版
致謝1960年版和1968年版
第一部分 科學邏輯導論
第一章 對於若干基本問題的考察 | 第二章 論科學方法理論問題 |
---|
1.歸納問題 | 9.為什麼方法論決定是不可缺少的 |
2.心理學主義的排除 | 10.有關方法論的自然主義觀點 |
3.理論的演繹檢驗 | 11.作為約定的方法論規則 |
4.劃界問題 | |
5.作為方法的經驗 | |
6.作為劃界標準的可證偽性 | |
7.“經驗基礎”問題 | |
8.科學客觀性和主觀確信 | |
第二部分 經驗理論的組成成分
第三章 理論 | 第四章 可證偽性 |
---|
12.因果性、解釋和預見的演繹 | 19.約定主義的若干反對意見 |
13.嚴格的和數的全稱性 | 20.方法論規則 |
14.普遍概念和個別概念 | 21.對可證偽性的邏輯考察 |
15.嚴格全稱陳述和嚴格存在陳述 | 22.可證偽性和證偽 |
16.理論系統 | 23.事例和事件 |
17.公理系統解釋的幾種可能性 | 24.可證偽性和無矛盾性 |
18.普遍性水平 否定後件假言推理 | |
第五章 經驗基礎問題 | 第六章 可檢驗度 |
---|
25.作為經驗基礎的知覺經驗:心理學主義 | 31.綱領和例證 |
26.關於所謂“記錄語句” | 32.如何比較潛在證偽者類 |
27.經驗基礎的客觀性 | 33.用子類關係比較可證偽度 |
28.基礎陳述 | 34.子類關係的結構邏輯機率 |
29.基礎陳述的相對性弗里斯的三難推理的解決 | 35.經驗內容、衍推和可證偽度 |
30.理論和實驗 | 36.普遍性水平和精確度 |
| 37.邏輯域略論測度理論 |
| 38.用維與可檢驗度進行比較 |
| 39.曲線集之維 |
| 40.兩種減少曲線集維數的方法 |
第七章 簡單性 | 第八章 機率 |
---|
41.排除美學的和實用的簡單性概念 | 47.機率陳述的解釋問題 |
42.簡單性的方法論問題 | 48.主觀解釋與客觀解釋 |
43.簡單性和可證偽度 | 49.機遇理論的基本問題 |
44.幾何形狀與函式形式 | 50.馮·米澤斯的頻率理論 |
45.歐幾里得幾何學的簡單性 | 51.新的機率理論計畫 |
46.約定主義和簡單性概念 | 52.有窮類內的相對頻率 |
| 53.選擇、獨立、無影響、無關 |
| 54.有窮序列順序選擇和鄰域選擇 |
| 55.有窮序列的n—自由度 |
| 56.節段序列二項式的第一形式 |
| 57.無窮序列頻率的假說性估計 |
| 58.隨機公理的考察 |
| 59.似機遇序列客觀機率 |
| 60.伯努利問題 |
| 61.大數定律(伯努利定理) |
| 62.伯努利定理和機率陳述的解釋 |
| 63.伯努利定理和收斂問題 |
| 64.收斂公理的排除“機遇理論基本問題”的解決 |
| 65.可判定性問題 |
| 66.機率陳述的邏輯形式 |
| 67.思辨形上學的機率系統 |
| 68.物理學中的機率 |
| 69.定律和機遇 |
| 70.從微觀定律推演巨觀定律的可能性 |
| 71.形式上單稱的機率陳述 |
| 72.域理論 |
第九章 關於量子論的若干意見 | 第十章 驗證或理論如何經受住檢驗 |
---|
73.海森堡綱領和測不準關係 | 79.關於假說的所謂證實 |
74.量子論的統計學解釋概要 | 80.假說的機率和事件的機率:機率邏輯批判 |
75.用統計學對測不準公式作重新解釋 | 81.歸納邏輯和機率邏輯 |
76.以倒轉海森堡綱領去除形上學因素的嘗試及套用 | 82.積極的驗證理論:假說如何可“證明它的品質” |
77.判決性實驗 | 83.可驗證度、可檢驗度和邏輯機率 |
78.非決定論的形上學 | 84.關於“真的”和“被驗證的”概念的使用 |
| 85.科學的道路 |
附錄
新附錄
索引
譯後記
編導跋
創作背景
歷史背景
在人類歷史上,隨著社會實踐和生產方式的發展,人類思維方式大體上經歷了三次大變革:古代亞里士多德的演繹法、近代培根的歸納法、現代愛因斯坦的直覺法,但是科學探索是一個極為複雜的過程。觀察、歸納、證明、假說等科學研究環節到底有怎樣的關聯?對科學探索的過程到底能否作出某種條理化的總結和概括?對這些問題作出解答,既是一個宏大的願望,又是一個迷人的陷阱。從亞里士多德到笛卡兒,從邏輯經驗主義到新歷史主義,從牛頓到愛因斯坦,無數哲學家、科學家都試圖對這些問題作出自己的回答。
而《科學發現的邏輯》在綜合考察各個時期的哲學家、邏輯學家、科學家甚至心理學家對此問題的論述後,從科學發現這一角度,對這方面的論述進行了歷史性回溯和案例追蹤。
個人背景
波普爾的思想成熟期正值歐洲社會動盪、哲學轉變和科學革命的時期。據他後來回憶,當時對他思想影響最大的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學說和阿德勒的個性心理學,以及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他加入過激進的學生組織,並傾向共產黨;他仔細閱讀了弗洛伊德的主要著作,還志願去阿德勒的心理診所服務;他認真聆聽愛因斯坦在維也納大學的講課,虔誠地接受相對論學說。1919年是波普爾思想發展的轉折點,那年發生的幾件事決定了他一生的政治態度和學術觀點。由於目睹了當局殘酷鎮壓人民革命的暴行,他“嚇壞了”,由此懷疑共產主義學說,認為俄國十月革命不符合馬克思關於經濟發展決定社會革命的原則,但竟然被辨證地說成與社會主義理論完全一致,於是便反對馬克思主義。另外,這年他發現一例顯然不符合個性心理學的病案,但阿德勒卻輕而易舉地用自己的理論將這個反例應付過去,波普爾感到大為震驚,從此斷定心理分析學說不是一種真正的科學。最後,這一年愛丁頓領導的觀測隊驗證了愛因斯坦關於光在引力場中發生彎曲的預言,而在此之前,愛因斯坦曾明確表示,如果得到否定的結果,他將放棄廣義相對論。這使波普爾受到極大的啟發,他聯想到,愛因斯坦理論的成功之處就在於它可以經受嚴格的檢驗,並由此決定其棄取,而其他兩種理論則可以隨時應付各種反例,但對它們卻無法構成嚴格檢驗。他開始形成“能夠免於被反駁不是理論的長處,而是它的短處”的想法。參加維也納小組的部分活動後,他進一步發揮了這個思想,比較系統地提出了證偽主義學說,其代表作就是《研究的邏輯》。由於這本書最初發表在維也納學派編輯的叢書中,當時普遍認為波普爾的觀點屬於邏輯實證主義學派中的一種。針對這種看法,1959年波普爾親自把它譯成英文,不僅做了補充和修訂,而且突出批判了邏輯實證主義的觀點,出版時改名為《科學發現的邏輯》。
《科學發現的邏輯》(The Logic of Scientific Discovery)由德文本《研究的邏輯》(Logik der Forschung,1934)的英文譯本(1956)和長篇論文《跋:二十年以後》(Postscript:After Twenty Years,1952)合併而成。
作品思想
作者認為科學發現的邏輯經歷了一個從理性到非理性,再從非理性到理性的統一這樣一個“正——反——合”的辯證發展歷程。該書的基本思想是:如何辨別是科學的標準不是以往人們認為的某種理論,是否可以得到證實,相反,作者認為是該種理論是否存在可證偽性,科學的方法不是從零散事件中歸納而成,而應是用演繹的檢驗法。
該書集中地顯現出,波普爾關於科學與非科學分界問題的主張受到了愛因斯坦及其相對論的影響。波普爾認為可證偽性是科學不可缺少的特徵,凡是不可能被經驗證偽的問題,如本體論問題、形上學問題、數學和邏輯上的重言式命題、宗教、神學和占星術都屬於非科學。
在波普看來,科學的本質就在於永無止境的發現與探索,猶如“探照燈”。“科學是人類心靈的壯麗的探險”。在歷史上科學是同思想自由一起誕生的。沒有思想自由就沒有科學。科學是一幅自由探索的邏輯圖景,顯示人類理性的新的覺醒。
科學的發現,一開始就是向自然界進攻。首先確定自己的主攻方向。這就是問題。科學實驗就是人們通過精心設計而強迫自然界回答自己的問題,“正是問題激發我們去學習,去發展知識,去實驗,去觀察”。
科學總是不斷向前探索、發現。問題一旦提出,科學的探照燈將立即投射過去,提出試探性解答,提出新的猜想。猜想是科學認識和科學進化的一種基本形式,“我們並不認識,我們只能猜測。科學總是摸索著、嘗試著、猜想著,永不停息,而猜想要有充分的思想自由,因為自由猜想,是科學自我發展的基本條件之一”。
猜想是否有價值,耍經過經驗的檢驗。而檢驗是在批判中。人們可以猜想,自然界也可以反駁,一經“法庭”的辯論和裁決,就可以消除謬誤,納入通向真理的理性軌道。這就是“批判理性”。而批判就是證偽,就是否定,也就是革命。“證偽”與“證實”在邏輯上是不對稱的。波普認為,批判具有特殊的地位。正是批判,才不斷消除錯誤,科學之所以是科學,歸根到底正在於嚴峻無情的批判。
科學的探索、發現,是試探、錯誤,再試探、再錯誤……或猜想、批判,再猜想、再批判……。這既是個別科學家科學探索的邏輯,也是整個科學進化的邏輯。科學作為社會化的客觀知識反過來支配科學家的活動、決定他們各種創造的命運。科學進化的邏輯即“處境邏輯”,“從近處看,這是一種批判選擇。從遠處看,則象是指令的方式。也即通常研謂的歸納法”。
作品影響
該書第一次較為系統地論述了現已在西方廣為流傳的“批判理性主義”科學哲學觀,是研究和了解作者思想以及掌握西方科學哲學中批判理性主義思想的重要著作。
該書的反歸納主義和證偽理論在20世紀30年代就受到當時的維也納學派的重視,其科學方法論觀點受到西方許多著名科學家的推崇,對科學哲學和歸納邏輯的發展有重要影響。
《科學發現的邏輯》一書具有多方面的意義:從波普爾本人的思想發展看,這部著作開拓了他一生的學術道路,此後他始終沒有離開過該書提出的基本觀點;從科學哲學的演變看,這部著作宣告了邏輯實證主義占據主導地位的時期的結束和批判理性主義的興起,並對以後歷史主義的產生髮揮著重要的啟迪作用,因而成為現代科學哲學最負盛譽的著作之一;從實用效果看,這部著作對於自然科學家的科學研究工作起到了實際的指導作用,來自不同國度的幾位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如英國的麥達瓦、澳大利亞的艾克爾斯、法國的莫諾等人都宣稱自己從波普爾的這部著作中得到了很大的教益。應該看到,波普爾在該書中對邏輯實證主義和約定主義的批判、對劃界問題的解決、對科學理論檢驗和評價問題的討論,都具有一定的合理困素。但另一方面,正像後來拉卡托斯和庫恩等人所批判的那樣,波普爾的證偽標準過於獨斷,因而不適合於闡述自然科學的具體的、歷史的發展。
作品評價
英國哲學家
艾耶爾:“一本極具原創性和力量的著作”。
作者簡介
卡爾·波普爾(Karl Popper),英國哲學家。出生於1902年7月28日生於奧地利維也納(當時屬於
奧匈帝國)的一個猶太裔中產階級家庭,畢業於維也納大學。1928年,他獲授哲學博士學位,1930年至1936年間在中學任教。1937年,納粹主義勢力抬頭,波普爾移民至紐西蘭。他在紐西蘭克賴斯特徹奇市(即基督堂市)的坎特伯雷大學任哲學講師。1946年遷居英國,在倫敦經濟學院講解邏輯和科學方法論,1949年獲得教授職銜。1965年,他經女皇伊莉莎白二世獲封爵位,1976年當選皇家科學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