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中華而不實的作風

科學中華而不實的作風

《科學中華而不實的作風》(亦譯《科學上的一知半解》)是俄國思想家赫爾岑創作的哲學著作,最初發表於1842、1843年《祖國紀事》。

該書收入赫爾岑在19世紀40年代中所寫的四篇哲學論文,著重批判了當時在俄國流傳廣、影響深的黑格爾唯心主義及其信徒的哲學觀點,闡明了哲學的對象和方法的客觀基礎,並強調了哲學的實踐特徵和改造現實社會的歷史使命以及哲學同生活、同革命鬥爭相結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該書對於促進俄羅斯思想中唯物主義傳統的鞏固和發展曾起過重大作用,但含有唯心主義因素,如認為生活受偶然支配等。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科學中華而不實的作風
  • 外文名稱:Дилетантизм в науке
  • 作品別名:科學上的一知半解
  • 作者:【俄】赫爾岑
  • 類別:哲學
  • 發表時間:1842—1843年
  • 字數:約60000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後世影響,作品評價,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批判19世紀40年代初期莫斯科知識界中許多“哲學思索愛好者”在科學上滿足於一知半解,不肯深入鑽研的華而不實的作風;論述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兩股思潮在西歐產生、發展和衰落的過程。指出新時代產生了新藝術——現實主義的藝術,莎士比亞、歌德、普希金、果戈理的藝術。主張哲學必須同生活相結合,要為改造社會服務。反對哲學和科學完全脫離生活實踐的需要,局限於狹窄的專門學者的圈子。

作品目錄

論文一
論文二:華而不實的浪漫主義者
論文三:華而不實的人和學者的行會
論文四:科學中的佛教

創作背景

19世紀30年代末,黑格爾的唯心主義哲學在莫斯科知識界廣泛傳播,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巴枯寧、波特金等人很快便成為黑格爾唯心主義哲學的狂熱信徒和鼓吹者。甚至連俄國當時的民主主義革命家、唯物主義哲學家別林斯基也受到這種哲學的影響,以致於產生了“與現實相調和”的妥協主義思想。40年代初,赫爾岑流放歸來,加入了“莫斯科人”這一哲學愛好者團體。由於在流放期間他的革命思想進一步得到鞏固和加強,因而對黑格爾唯心主義的保守體系和脫離實際的抽象煩瑣的哲學產生了強烈的反感。他通過深入研究哲學史,研究黑格爾哲學,得出了一個重要結論:黑格爾的唯心主義哲學根本不能用來指導俄國的民主主義革命。為了批判黑格爾的唯心主義哲學,明確哲學的對象、方法和任務,創立新的哲學理論,為俄國的民主主義革命提供思想武器,赫爾岑於1842年4月至1843年3月寫成題為《科學中華而不實的作風》一組論文。

作品思想

論文一,批判了莫斯科知識界中一些人對待哲學的主觀唯心主義態度,論述了作為科學的哲學的對象、方法和原則的客觀性。黑格爾的唯心主義哲學把絕對理念看作是一切存在的基礎,把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看作是絕對理念的體現,從而顛倒了物質和精神的關係。俄國知識界中的黑格爾唯心主義哲學的信徒們不深入研究實際問題,對於書本以外的十切皆漠然置之,終日沉溺於幻想和空談中,因而是一些“華而不實者”。他們所理解和信奉的科學和哲學不依據事實,不依據自然,是一種虛無縹緲的東西。他們把思想、意識當做第一性的東西;凌駕於自然之上,用精神、邏輯駕馭自然界和歷史。
論文二,論述了藝術中的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兩種思潮產生、發展和衰落的過程,論證了哲學與現實生活相結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代表了兩種不同的世界觀。它們的衰落證明了19世紀的人不可能從植根於另一個歷史時代的世界觀那裡獲得滿足:當代人們所需要的是能夠滿足當代社會需要的新的世界觀。在這山時代是新生的、有價值的事物,在另一個時代會變成腐朽的、毫無用處的東西。
論文三,從新的角度論述哲學同生活實踐相結合的必要性,反對把哲學局限於狹小的專門學者的圈子裡,使哲學脫離民眾、脫離生活。
論文四,著重論述了哲學的社會歷史使命,提出哲學必須同革命鬥爭相結合,要為改造社會服務。人作為社會動物,其歷史使命就在於為改造社會、改善生活而積極活動。能夠使人達到預期目的的活動必然是自覺的、有理智的活動,也就是在關於社會和自然發展規律的知識指導下的活動。科學和哲學正是向人們提供這類知識的。哲學的價值就在於它既來自生活又要回到生活,指導人的實踐活動。

後世影響

該書在清除當時黑格爾唯心主義哲學在俄羅斯思想界的不良影響,糾正脫離生活、脫離實際的華而不實的作風,促進俄羅斯思想界唯物主義傳統的鞏固和發展等方面,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品評價

俄國文藝批評家別林斯基:“請告訴赫爾岑,說他的《科學中華而不實的作風》(論文一)漂亮到無以復加了,——我被它陶醉了,一再地重讀它;給雜誌寫文章就應該這樣寫。這並不是一時衝動,並不是誇張,——我已經不在迷戀之中了,知道我的稱讚該是多少分量。我重複一遍,他的論文是極難得的好。”

出版信息

這組論文於1842年首先陸續發表在俄羅斯當時的進步刊物《祖國紀事》上。1855年由莫斯科國家文藝出版社整理出版俄文本。1959年1月商務印書館出版由李原翻譯的中文本。1962年11月商務印書館修訂再版。1981年4月商務印書館出版漢譯世界學術名著時重印該書,後多次再版。

作者簡介

赫爾岑,俄國革命民主主義者,俄國民粹主義創始人,政論家、哲學家和作家。1812年,赫爾岑出生於貴族家庭。作為一位資產階級革命民主主義者,赫爾岑的一生基本上都是在與沙皇的鬥爭中度過的。赫爾岑曾多次被流放,曾遷居法國、義大利、瑞士,但一直致力於民主革命鬥爭。1855年,赫爾岑創辦《北極星》雜誌,後又出版《鐘聲》雜誌,揭露沙皇制度的腐朽。疾呼解放農奴,為俄國人民和革命做了大量輿論工作,逐漸成為俄國革命的中心樞紐。與車爾尼雪夫斯基在倫敦會晤後,赫爾岑逐漸成為堅定的民主主義者。晚年的赫爾岑日益接近馬克思主義,繼續為革命鬥爭而奮鬥。1870年,赫爾岑逝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