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菊(唐代駱賓王詩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9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秋菊》是唐代詩人駱賓王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是詩人與友人唱和之作《秋晨同淄川毛司馬秋九詠》的第八首詩。這是一首借物抒情的詠物詩,詩的前六句從姿態、香氣等方面對秋菊進行描寫,突出其清麗動人,最後兩句用“金翹泛酒”意象表達了詩人無處覓知音的孤寂之感。這首詩詩意悠長,轉折自然,筆法飄逸,所寫意象清麗雅致。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秋菊
  • 出處:《全唐詩》
  • 作者:駱賓王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五言律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秋菊
擢秀三秋晚,開芳十步中。
分黃俱笑日,含翠共搖風。
碎影涵流動,浮香隔岸通。
金翹徒可泛,玉斝竟誰同。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擢秀:草木欣欣向榮。擢,抽拔。秀,生長茂盛的植物。三秋:指九月。陰曆的七至九月為秋,古代稱孟秋、仲秋、季秋為三秋。
⑵開芳:香氣擴散。芳,香氣。十步:指十步香草。劉向說苑·談叢》:“十步之澤,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後引伸為處處都有人才。這裡用本義,謂菊花到處開放。步,量度。古說有六尺為一步,有八尺為一步。
⑶分黃:黃菊花蕾綻開、開放,形成金色的花朵。俱笑日:一起對太陽而笑。
⑷含翠:指菊花的植株帶著青綠色。
⑸碎影:反映在水中斑爛的花影。涵:沉漫。
⑹浮香:飄蕩的香氣。隔岸通:即隔岸都能聞到。
⑺金翹:即菊花翹起的金黃色的花瓣。此處代指菊花酒。
⑻玉斝:指玉制的酒器。後來引申為酒杯的美稱。斝,古代酒器,青銅製,圓口三足,用以溫酒,盛行於商代和西周初期。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菊花生長茂盛九月才開,鮮花綻放就在十步之中。
朵朵菊花向著太陽微笑,綠葉擁抱下搖曳於秋風。
日光在菊葉縫隙里流淌,菊花芬芳隔岸可聞香濃。
菊花可制酒花瓣浮杯麵,精美玉杯真是與眾不同。

創作背景

這首詩大致作於唐高宗顯慶三年(658),當時詩人剛返回家鄉兗州,適應了閒居的狀態,故這一時期的作品也大多輕快積極。駱賓王返回兗州,在忙亂完家事和應酬之後,決定利用閒暇,盡情邀游,以滿足自己因仕途羈絆而長期受到壓制的樂山好水、詩酒嘯聚的心愿。因而經常和當地詩友一起漫遊,還多次外出和散布各地的詩友聚會,兩年時間裡,足跡幾乎遍及魯地。毛司馬是駱賓王早年遊學時結交的好友,是年酷暑消退,秋風初起,駱賓王就來到淄州和他相聚。這首詩即是與毛司馬唱和分詠秋風、秋雲、秋蟬、秋露、秋月、秋水、秋螢、秋菊和秋雁的組詩《秋晨同淄川毛司馬秋九詠》中的第八首詩。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此詩中,詩人借物言情,詩意悠長。金黃可人的黃菊,讓詩人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詩人運用詠物詩借物抒情的特點,把自身情感寄托在描摹的事物上,使人在奇思中觸碰到詩人的內心。
詩的前六句從姿態、香氣等方面對秋菊進行了詳細描寫,突出菊花在晚秋開放之多、姿態之媚、色澤之艷、香氣之遠,清麗動人。前兩句點明菊花開放的季節及其“開芳十步中”的繁盛。三、四句中“笑日”“搖風”用了擬人手法,令菊花的形象更為動人。五、六句對“碎影”的描寫繼續刻畫菊花飄逸清麗的風姿,而“浮香隔岸通”則刻畫了菊花的芳香遠播。結尾兩句,運用“金翹泛酒”這一意象,表達了詩人無處覓知音的孤寂之感。此詩不但讚揚了菊花的清幽美好,也傳達了詩人自身的孤寂之情,情景相映,使人讀來感同身受。
此詩先寫菊花的美好姿態,又引出飲菊花酒的意象,轉折自然,筆法飄逸,所寫意象清麗雅致。同時表達了詩人無處覓知音的孤寂,相比於那些無病呻吟的詠物詩,顯得優秀許多。

名家點評

浙江師範大學教授駱祥發《駱賓王詩評註》:作者在細緻描寫菊花飄逸清麗的風姿之後,用上一個“金翹泛酒”的故實,假陶淵明飲滔賞菊的情事,慨嘆知音難覓。這樣既寫出菊花歷來為文人雅士所欣賞的清幽品性,又抒發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感慨,含意大為擴展。

作者簡介

駱賓王(約626—684後),唐代文學家。字觀光。婺州義烏(今屬浙江)人。曾任臨海丞。後隨徐敬業起兵反對武則天,作《為徐敬業討武曌檄》,兵敗後不知所終,或說被殺,或說為僧。與王勃、楊炯、盧照鄰以詩文齊名,為“初唐四傑”之一。詩雖多抒寫個人失意愁怨之情,但不刻意雕琢,對扭轉初唐浮華詩風有一定貢獻。有《駱賓王文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