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江曲

鴛鴦早起晚宿,這個再常見不過的自然現象,到了清代的焦循秋江曲》中也變得不同尋常。

天生本色,含蓄之功!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早看鴛鴦飛,暮看鴛鴦宿。
鴛鴦有時飛,鴛鴦有時宿。
作品評價
初讀之,囉嗦。
再讀之,便覺得很有味道了。
詩妙處在不道破注視鴛鴦的人此時所想何事,所懷何情,而篇外之意卻不言自見。

作者簡介

焦循(1763-1820年)
清代學者。字理堂(或作里堂),晚號里堂老人。甘泉(今江蘇江都)人。嘉慶六年(1801年)舉人。博學多識。尤擅易學、算學,亦精醫理。曾南遊江浙、北及河北、山東等地,常與人論醫。輯有《吳氏本草》一卷(1792年),多取材於《太平御覽》等,今存其手校稿本。嘗與名醫李炳交厚,將李炳醫案集成《李翁醫記》二卷。李氏之書稿《辨疫瑣言》書稿則由焦氏子抄錄傳世。另著有《雕菰樓文集》。
秋江曲的來源
寂寞在秋江擅長曲子詞的創作。其表現形式及寫字技巧特立獨行且個性鮮明,對元代俗文學有著頗深的理解,曲詞創作造詣頗深。
寂寞在秋江所作曲子詞(下面簡稱“秋江之曲”)的基調以市俗的審美趣味為主線,素材取之市民階層,故而在作品中自覺地追求曲子詞的通俗化意趣。自立而不因循,灑脫而不失曲調正宗。雖俚語,皆精金碎玉;雖俏皮,皆旖旄近情,故使人易讀喜讀,易入喜入,沁人心脾。秋江能將大俗大雅巧然融合,且水乳交融,並表現地了無痕跡,這是非高手所不能及的。仔細研讀秋江之曲,尚依稀可見“屯田蹊徑”之影蹤。
秋江之曲其構思深受元代戲曲家關漢卿之啟發,作品在形神兩個方面有著許多相近之處。儘管秋江之曲善小令,而關曲篇幅較長,但詞的基調卻如知音一出。
秋江之曲寫詞手法鋪敘展衍,備足無餘。抒情敘事時縱情恣意,無所不談,談亦無所不盡;且嘻笑怒罵,無所不能,繼承了元曲“說盡道透”“尖新茜意”的曲作特徵。在其《風入松》《瀟湘神》《山坡羊》等作品中表現地淋漓盡致。我們不能說他的作品不含蓄,當以理解為秋江之曲的妙處就在於其意境,其氣骨。
余與寂寞在秋江相識於雅虎論壇,結詩緣於詩詞歌賦。對秋江之曲仰慕已久。對秋江之才情欣賞欽佩。因寂寞在秋江疏於整理作品,大量作品散落於論壇各地,作為詩友,余深感有責任幫詩友悉心收集散稿,彙編成集,也算是對詩友的友情表達,並為喜歡元曲風格作品的朋友們提供一部可以研讀、賞讀的《秋江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