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秋毫
- 外文名:1.autumn hair; newly-grown down; sth. so small as to be almost indiscernible
- 拼音:qiū háo
- 解釋:比喻最細微的事物
- 出處:《史記·項羽本紀》
拼音
引證詳解
《商君書·錯法》:“夫離朱見秋豪百步之外,而不能以明目易人。”
《孫子·形》:“舉秋毫不為多力,見日月不為明目,聞雷霆不為聰耳。”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夫新砥礪殺矢,彀弩而射,雖冥而妄發,其端未嘗不中秋毫也。”
《後漢書·岑彭傳》:“持軍整齊,秋毫無犯。”
晉 葛洪 《抱朴子·自敘》:“秋毫之贈不入於門,紙筆之用皆出私財。”
宋 王安石 《收鹽》詩:“一民之生重天下,君子忍與爭秋豪。”
《東周列國志》第四回:“潁考叔對曰:‘此鳥名鴞,晝不見泰山,夜能察秋毫,明於細而暗於大也。小時其母哺之,既長,乃啄食其母,此乃不孝之鳥,故捕而食之。’”
清 唐孫華 《時世公子行》:“呼盧博簺窮晝夜,百萬一擲同秋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