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送僧志幽歸山寺》是唐代文人秦系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該詩通過對僧人日常生活場景的描寫,刻畫出了一位自足自立的禪僧,讚美了志幽禪師超脫而又實際、瀟灑而又執著的怡然生活,同時也流露出了詩人對他的送別之情。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秋日送僧志幽歸山寺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出處:《全唐詩》
- 文學體裁:七言絕句
- 作者:秦系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語注釋,作品譯文,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秋日送僧志幽歸山寺
禪室繩床在翠微①,
松間荷笠一僧歸。
磬聲寂歷宜秋夜,
手冷燈前自衲衣②。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②衲:縫綴。
作品譯文
青山裡有他的禪室繩床,
松林間有他的荷笠歸影。
秋夜裡梵磬聲冷清激越,
寒燈下縫農他手冷心靜。
作品鑑賞
中國禪宗南宗,改變了印度禪晏坐冥想的修禪方式,而將禪導向現實生活。所謂“平常心即是道心”、“挑水劈柴,無非妙道”。特別是自百丈懷海禪師(720一814)首創農禪之風,實施“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制度後,農禪成為禪林的傳統。秦系該詩便寫出了一位自足自立的禪僧。青山之中,有他的禪室繩床,世人可以想見他坐禪入定的身姿;松間小徑,也可以見到他荷笠而歸的身影,或許他是出外勞作而歸。夜晚,他亦鳴磬做法事,寂歷的磬聲仿佛是他入道後靜寂的心境的象徵;而在如豆的燈下,他在為自己縫補寒衣。從他冷木的雙手,可以想見他生活的艱辛。他就這么超脫而又實際、瀟灑而又執著地生活著。禪的境界與農人的勞作、佛法與人事打成了一片。正如六祖在《壇經》中云:“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