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政十要十不要》是2006年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愛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秉政十要十不要
- 作者:王愛群
- 出版社: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6年08月01日
- 頁數:153 頁
- 開本:32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03534829
《秉政十要十不要》是2006年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愛群。
《秉政十要十不要》是2006年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愛群。內容簡介在政治舞台上,手握重權的政治家既是編劇、導演,又是演員。當戲劇謝幕之後,觀眾可以重新回到他原來的生活空間。可是當偉大的政治家謝幕之後,人們...
群輕折軸 牙籤錦軸 基本介紹 秉:執持;當軸:要員。軸:車軸,指中心,中心。執政掌權。比喻:官居要職,執掌政權。猶言秉鈞持軸。出處 清·魏源《默觚下·治篇八》:“皆邊塞將材而不可秉鈞當軸。”又《〈淮南鹽法輕本私議〉自序》:“用備秉政當軸之君子採擇焉。”用法 作謂語、定語;指當權 ...
李昉秉政不濟私 富弼救災民 電掃庭訟,響答詩筒 以己俸創長橋 為社稷計,何憾之有 苟利國家,豈敢私耶 執法無須顧皇面 不以私惠邀公賞 兵民分權迴避至親 丈夫死不恨,恨不能掃清中原耳 不徇私情的于慎行 章正宸不因私情阿徇 整飭綱紀嚴刑峻法 劉邦約法三章 人微權輕 張敞治冀州 光武誡部下要紀律嚴...
秉鈞當軸 秉鈞當軸,漢語成語,拼音是bǐng jūn dāng zhóu,意思是猶言秉鈞持軸,執政掌權。出自《默觚下·治篇八》。成語出處 清·魏源《默觚下·治篇八》:“皆邊塞將材而不可秉鈞當軸。”成語用法 作謂語、定語;指當權。示例 《〈淮南鹽法輕本私議〉自序》:“用備秉政當軸之君子採擇焉。”
他的舉動,在十里鄉村傳為佳話。人們都稱讚王祥是人間少有的孝子。有詩頌曰:繼母人間有,王祥天下無;至今河水上,留得臥冰模。望雲思親 唐朝有一位叫狄仁傑的人,從小家庭貧困,勤奮好學,後來做了丞相。他為官清廉,秉政以仁,朝野上下都很尊敬他。他的一個同僚,奉詔出使邊疆之際,母親得了重病,如果這樣...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中的十個“為什麼”》是2013年國防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秉政 張清江。內容簡介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中的十個"為什麼"》可供高校教師、研究生作為輔助教材,也可作為企業科技工作者和科技決策人員的參考資料。《中國科學技術發展中的十個"為什麼"》以案例等為主的形式組織有關內容,其中包括...
全詩十章,共分三部分。首二章以南山起興,以象徵二權臣。以山之險要象徵其權之樞要,又以山之不平聯繫到二臣秉政不平。結合篇末“昊天不平,我王不寧”的呼應來看,天怒人怨,總由師尹秉政不平使然,故“不平”二字為全篇眼目。只是第二部分卻一再將不平(不夷)與不己(不自為政)並提而責難,推思...
又貪得無厭。政令傳宣多由其手書口傳,令各省奏摺皆用副折送其先閱,各地進貢珍品也多入其家。他廣收賄賂,致府庫空虛,吏治敗壞。其秉政攬權,歷來被認為是清代中衰的一個重要原因。嘉慶四年(1799),高宗死,仁宗立即數其20大罪,責令自盡。查抄金銀珍寶甚多。民間有“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的諺語。
②景延廣雖被劾外調,而進任者為一桑維翰,悉心秉政,頗有轉機。然賄賂公行,恩怨必報,究非大臣風度。且幽、涿十六州,淪沒虜廷,創此議者為誰,而可謂無罪乎?陶懋炳:桑維翰本是石敬瑭賣國篡位的謀主,又深為遼太宗所寵愛,所以當上了中書侍郎平章事,兼樞密使,權勢無匹……這樣的民族敗類,王夫之斥之...
望雲思親,是著名的二十四孝之一。講述的是唐朝宰相狄仁傑,從小家庭貧困,勤奮好學,後來做了丞相·他為官清廉,秉政以仁,朝野上下都很尊敬他。任宰相後,因同一知府的參軍鄭崇質,本該奉詔出使邊疆之際,恰好家裡有年邁多病的母親,需要伺候,而不能脫身。狄仁傑因而奏請皇上代其出使邊疆,因某日出外巡視,...
《太平廣記》引《芝田錄》云:唐李嶠於武則天秉政時拜相,家中卻一直清貧。武則天感嘆地說:"國相如此,有損大國體面。"於是賜其御用羅帳。嶠寢之不安,猶如染疾。只得奏免,仍用舊帳。以相理推之,李嶠當為六府不全之人。官府 指六所官府,東漢獻帝時,將闅鄉侯、車騎將軍、後將軍、右將軍、等開府如三公...
靈帝崩,大將軍何進秉政,典與同謀議,三遷羽林中郎將。獻帝即位,三公奏典前與何進謀誅閹官,功雖不遂,忠義炳著。詔拜家一人為郎,賜錢二十萬。 從西入關,拜御史中丞,賜爵關內侯。車駕都許,遷光祿勛。建安六年,卒官。釋義 桓典字公雅,重又繼承家業,在穎川教授《尚書》,有數百名門徒。 被推舉為...
靈帝崩,大將軍何進秉政,典與同謀議,三遷羽林中郎將。獻帝即位,三公奏典前與何進謀誅閹官,功雖不遂,忠義炳著。詔拜家一人為郎,賜錢二十萬。 從西入關,拜御史中丞,賜爵關內侯。車駕都許,遷光祿勛。建安六年,卒官。典源譯文 桓典字公雅,重又繼承家業,在穎川教授《尚書》,有數百名門徒。 被...
當時王安石秉政,大力推行新法。蘇軾寫了《上神宗皇帝書》、《擬進士對御試策》等文,直言不諱批評新法,自然引起當道的不滿。蘇軾深感仕途險惡,主動清求外任。熙寧四年(1071),乃有通判杭州的任命,蘇軾當時三十六歲。途經鎮江,他曾到城外長江中的金山寺,拜訪了寶覺、圓通二位長老,二者盛情款待,盛情難怯...
虞美人者,以良家子年十三選入掖庭,又生女舞陽長公主。自漢興,母氏莫不尊寵。順帝既未加美人爵號,而沖帝早夭,大將軍梁冀秉政,忌惡他族,故虞氏抑而不登,但稱"大家"而已。陳夫人者,家本魏郡,少以聲伎入孝王宮,得幸,生質帝。亦以梁氏故,榮寵不及焉。熹平四年,小黃門趙祐、議郎卑整上言:"...
[約公元前三三年至後二五年後不久在世]字子容,齊人。生卒年不詳,約漢光武帝末年,至光武帝建武初年間在世。嘗為郡掾祭酒,朝廷徵辟不至。及王莽秉政,以安車迎方。方辭謝,願守箕山之操。莽亦不相強。居家為教授。光武建武,征之,卒於道。方喜屬文,著詩賦數十篇。薛芬 [明]蒙化(今雲南蒙化)人...
鐔承,字公文,郪縣人,歷任州,郡太守猗費。姜維秉政時,為少府太守。李邈,字漢南,邵兄,劉璋時為牛丙(今四川簡陽)長。劉備時為犍為(治所在武陽縣,今四川彭山)太守,丞相參軍、安漢將軍。建興六年(公元228年)諸葛亮西征,勸亮不殺馬謖,失亮意,還蜀。十三年(公元235年),因言諸葛亮過失,後主...
(4)“《法言》”句:安漢公即王莽。公元5年(漢平帝元始元年),以王莽為太傅,號安漢公。揚雄在王莽秉政時官為大夫,校書天祿閣,他在《法言》里稱讚王莽說:“周公以來,未有漢公之懿也。”(《法言·孝至》)懿(yì易):美德。(5)乾世論之不韙(wěi委):犯了世論所不容的錯誤。不韙:不對...
據《十國春秋》記載,崇以儒學著名,終生布衣。有七子(宣、宜、置、宏、菜、密、察),俱為顯官。王禹稱《建溪處士贈大理評事柳府君墓碣銘並序》曾讚揚他“以行義落於州里,以兢嚴治於閨門”柳永的父親柳宜,生於後晉天福四年(公元939年)。南唐時,曾為監察御史,因其“多所彈射,不避權貴,故秉政者尤...
元·鄭德輝《伊尹耕莘》楔子:“不修德政,暴戾頑狠,諸侯多叛,至於禽鳥走獸不安,民生塗炭。”明·宋濂《元史·世祖紀五》:“若能順時達變,可保富貴,毋為塗炭生靈,自貽後悔。”明·羅貫中《三國演義》九十三回:“狼心狗行之輩,滾滾當道;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蒼生塗炭。”明·馮夢龍 ...
(29)自此以來,相承不廢,但也因秉政者的變換,儀式上,尤其是行禮之狀有些不同:大概自以為維新者出則西裝而鞠躬,尊古者興則古裝而頓首。我曾經是教育部的僉事,因為“區區”(30),所以還不入鞠躬或頓首之列的;但屆春秋二祭,仍不免要被派去做執事。執事者,將所謂“帛”或“爵”(31)遞給鞠躬或頓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