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陂鎮位於崇仁縣東南部,與崇仁縣城相距16公里,東靠許坊鄉,南與宜黃縣接壤,西與相山鎮、桃源鄉相鄰,北與郭圩鄉交界,崇宜公路穿境而過,距臨八線15公里,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十分便利。全鎮版圖面積93.6平方公里,屬半平原丘陵地貌,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水充沛,光照充足,無霜期長。地形為南高北低,平均海拔高度88.7米,最高點為中華山437.1米,最低點羅家海拔70米。
基本介紹
縣情概況
自然資源
經濟發展
(一)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全面發展 1、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以村鎮規劃為龍頭,以經濟發展為重點,以“三清三改”為突破口,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和村容整治力度,建設新村鎮。按照集約使用土地,提高公共設施效率的原則,加強鄉村規劃,最佳化鄉村布局,引導農民向中心村鎮集中。用5年時間,使全鎮60%以上的自然村基本實現道路硬化、庭院淨化、街道亮化、村鎮綠化。積極開展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破除封建迷信和陳規陋習,推行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培養新型務工農民和產業農民為目標,培育新農民,提高農民科技致富能力、市場競爭力和自主發展能力。以加強村級組織建設和推進村民自治為抓手,創建好班子,把建設農村和諧社會和建設全面小康目標落到實處。深入探索減輕農民負擔的長效機制,健全完善農村公共管理服務體系,初步建立農村公共服務的工作機制。
2、提高糧食生產綜合能力。嚴格基本農田保護,加大農田基本建設和農田水利建設投入,建立優質糧生產基地。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萬畝以上,總產穩定在1萬噸以上。引導農民根據市場需求,努力改良品種,改進栽培技術,提高品質,水稻優質品率達到90%以上,不斷增強市場競爭力。
3、加快特色農業產業化經營。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走精細、集約化、產業化的道路,特色農業重點放在發展傳統畜禽水產業,積極引導發展特種養殖業,在抓好傳統豬禽魚養殖的基礎上,重點發展“立體養殖”,積極推行高效生態型水產養殖。重視發展新的國家級、省、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鼓勵和引導農民發展各類行業協會、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等專業合作經濟,提高農業組織化程度。大力推廣“豬—沼—果”等生態農業模式,打綠色牌、特色牌,大力發展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推出一批優質農產品知名品牌。
4、加強農村能源建設。大力推廣沼氣池、節柴灶、太陽能熱水器,建設生態家園,走出一條農村能源與生態農業相結合的可持續發展的路子。
5、積極推進農村二、三產業發展。加快農村公共服務和小城鎮建設步伐。以發展加工業、服務業和勞動密集型企業為重點,圍繞農產品加工、儲藏、保鮮、運輸等方面,發展高技術附加值企業,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建設和完善農產品批發市場,積極發展信息、技術服務、商貿、房地產等產業。積極引導農村企業向小城鎮集中,實現規模效益和集聚效應,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增加農民收入。
6、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增強農村剩餘勞力的轉化。加強農民職業技能培訓,擴大非農業化就業,改善就業環境,搞好勞務輸出,多渠道、多形式輸出勞務,增加農民收入。鼓勵引導農村富餘勞力走出農村,走出農業,進城進廠,務工經商。
7、繼續搞好扶貧開發工作。加強對國家扶貧資金的管理與使用,積極幫助貧困村、組發展經濟,努力改善他們的生產、生活條件,使他們走向脫貧致富之路。
(二)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著力提高工業發展水平
1、以開放促現有企業擴張和新企業創辦。通過招商引資,從政策、資源環境上去主動承接外來資本,吸引利用更多的外部資金、技術、人才和先進的管理經驗,創辦一批新的工業項目,形成加工製造業基地,帶動縣域工業發展。
2、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充分利用民間資本,積極引導民間資本投入工業生產,加大民營經濟成分在縣域經濟中的比重。對國有、集體中小企業,要因企制宜,採取改制、聯合、兼併、租賃和股份合作制、股份制等多種形式,進一步放開搞活。
1、以優勢農產品轉化為依託,堅持以工業化帶動農業產業化,大力發展以農產品精深加工為主的加工業。大力發展以毛竹為原料的加工業,大力扶持一批以農副產品加工為主的龍頭企業,加強工農業關聯度,增強互動性,延長產業鏈,提高資源利用度,提高產出效益。
2、調整最佳化工業結構。積極利用先進適用技術提升建材、化工、木竹加工等傳統產業,支持和引導勞動密集型中小企業發展。鼓勵發展環保型、低耗能型工業,大力推進骨幹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提高骨幹企業的工藝技術和裝備水平。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走出一條新型工業之路。
(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建設生態鎮 1、交通建設。完成預定鎮村公路硬化工作,積極要求爭取上級支持儘早立項鋪設崇宜公路水泥路面。
2、水利建設。以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益和效率為著力點,重點抓好水利骨幹工程及灌溉渠系的配套完善建設,挖掘水資源潛力,提高農業抗災能力和加強防洪能力建設。繼續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多方籌措資金,加大人畜飲水工程實施力度,著力解決部分農村人畜飲水困難。繼續抓好現有病險水庫的除險加固,抓好灌區配套改造及節水灌溉工程建設,大力發展節水農業。創新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和運營機制,積極探索水利工程運營的產業化運行機制,推進水利事業的市場化進程。
(四)促進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1、堅持以人為本,積極發展科技事業。以深化改革為動力,加快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以提高科技創新能力為主線,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積極推廣良種良法,加強對農村勞動力先進、實用技術培訓,大力發展民營科技企業,積極引導企業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引進新技術開發新產品。以科技攻關、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為重點,加快農業產業進程,加快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和產業結構升級。強化創業孵化,促進引資、引智,加強資本、人才、技術集聚。
2、深化教育體制改革,提高人口素質和創新能力。繼續實施科教興縣戰略,深化教育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最佳化教育結構,調整農村學校布局,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改善教學條件。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進程。加強高中階段教育,擴大辦學規模,創建優質高中。鞏固提高“兩基”成果,做大做強縣屬中國小,加強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成人教育、民辦教育、農村教育,特別是加大對農民工勞務輸出技能培訓力度,建設職業教育綜合性培訓基地,努力提高教師素質,提高各類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3、加強文化廣播電視、政務信息網和新聞事業的基礎設施建設。大力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按照胡錦濤同志提出的“八榮八恥”的要求,加強全民的道德公德教育,樹立正確的榮辱觀。大力發展文化事業,支持文化產業發展。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健全文化產業政策法規體系,穩步推進文化事業單位引入市場機制的改革。加快形成以文化重點產業為主導、相關產業聯動發展的文化產業發展體系,逐步形成與現代化進程相適應的布局合理、覆蓋全縣的文化設施體系。加快廣播電視信號數位化建設,確保廣播電視播出的高質量。按照城市化、現代化的要求,以縣鄉為重點,加快廣播電視管理體制改革,理順管理體制。加快以“三網一庫”為基本架構的政務信息化建設,建立黨政系統共享電子信息資源庫,大力推進網路套用水平,實現公文、信息無紙化傳輸,努力提高政務辦事效率。 4、深化醫療服務體制改革,促進衛生事業全面發展。以農村衛生和公共衛生工作為重點,加強農村三級衛生網路和公共衛生防治機構建設,逐步解決農民民眾看病難的問題,建立起公共衛生的應急處理機制和預防機制,按照市場經濟運作的模式,鼓勵和支持多種形式的醫療機構參與醫療市場網點建設,以滿足不同層次民眾醫療消費需求,不斷提高全縣人民的醫療保健預防救治水平。強化衛生行業管理,合理配置衛生資源,重點加強農村衛生和預防保健。著力推動農民健康工程,配合城鎮化進程,加強農村鄉鎮衛生院建設。大力發展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等多形式的農村醫療衛生保障制度,提高廣大農民抵禦疾病風險的能力。在加強政府巨觀調控的同時,允許社會資本進入醫療市場網點建設,形成國家、集體為主,其他社會力量和個人為補充的辦醫模式。
5、 發展體育事業,增強人民體質。把體育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城市及城鎮總體規劃,鼓勵和支持社會團體、民間組織和個人興辦體育事業和組織參加體育健身活動;重點發展農村體育和社區體育,促進全民健身的普及和深入。
6、 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質。以人的全面發展為中心,以改進計畫生育管理與服務方式為重點,以最大限度滿足人民民眾的需要為目標,把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最佳化人口結構,增進民眾生殖健康和家庭幸福統一起來,切實轉變風,以優質服務理念和運作方式建立和完善依法管理、村民自治、優質服務、政策推動、綜合治理的管理機制,全面提高計畫生育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
7、 穩步推進就業和再就業工作,完善社會穩定的保障機制。深化勞動制度改革,建立健全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新型勞動制度,建立規範、競爭、有序的勞動力市場體系,努力保持就業規模穩定增長,進一步改善就業結構,抑制失業率上升,完善市場導向的就業機制。切實加強農村勞動力、下崗失業人員的就業和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全面落實再就業政策,做好下崗失業人員的創業和就業指導,加大勞務輸出力度,促進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增加農民收入。鞏固“兩個確保”,做好“三條保障線”銜接工作,以“低水平,廣覆蓋”的原則,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險制度,擴大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失業保險覆蓋範圍,積極穩妥地推進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建立健全社會預警體系和應急救援、社會動員機制,提高處置突發事件能力。加強社會治安綜合防控體系建設,嚴厲打擊嚴重刑事犯罪活動,維護良好社會治安秩序。建立健全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加快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體系建設,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強化企業安全生產自我約束和責任追究,完善高效運作的安全監管體系,加強旱災、洪澇等自然災害的預警預報,努力提升防災減災能力。加強交通監管,減少生命財產損失。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的市場監管,保證人民民眾健康安全。
8、 推進社會福利和社區服務經營模式改革,推進服務業快速發展。深化福利事業體制改革,提高管理水平,推進市場運作模式,走產業化、市場化路子,建立專業社區服務機構,完善服務功能,滿足社區居民物質文化生活需求。加大政府投入,保障低收入人群生存需求和精神需求,不斷提高服務業發
(五)今後五年工作規劃
1、指導思想與工作思路
未來五年鎮政府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按照統籌發展的要求,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文明進步,建設好社會主義新農村。
全鎮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圍繞一個目標(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打好三大硬仗(村道公路建設、主導產業增量增效、鎮街道建設),突出四個重點(產業結構調整、基礎設施建設、農民增收和社會事業發展),努力建設富裕文明、充滿活力、生態良好、社會和諧的新禮陂。
2、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
(1)巨觀經濟主要目標:在5年內,繼續突出工業經濟強鎮、勞務輸出大鎮。力爭GDP年增長12%以上;2007年財政收入達1000萬元,招商引資22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年增長20%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1000元;綜合排位全縣前3位;經濟和社會事業協調發展,人民安居樂業,社會相對穩定。
(2)產業結構調整主要目標:要努力建成6個毛竹為主要經濟來源的規模村,麻雞出欄總量達到1000萬羽的目標。
(3)基礎設施建設主要目標:全鎮固定資產投資五年累計達到3000萬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示範點25個,建成農民文化活動中心10個,基層政權陣地建設3處,統一規劃垃圾點2處;完成鎮擴街改道和商住房改造工程建設。
(4)人民民眾生活水平主要預期目標: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353元,城鎮化率達到10%以上,力爭每年轉移農村勞動力330人;建設各類沼氣池100座,受益農戶達到100餘戶;新型合作醫療民眾參合率達到85%以上;全面實施萬人培訓、千人進城、百人創業工程。
(5)社會發展預期目標:全鎮刑事案件發案率控制在總人口的萬分之二以內,矛盾排查調處成功率要達到98%以上,安全文明村(單位、校園)達標率達到90%;五好家庭和十星級文明戶分別達到300戶和1200戶;適齡兒童就學率達100%,義務教育普及率達100%。
(6)可持續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十一五”末鎮村主要道路通道綠化率要達到50%,全鎮綠化覆蓋率達到35%以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8.13‰以內;基本農田保護率要達到100%。
1、繼續抓好中學、紅星國小教學樓後續工作建設。
2、加快興建禮陂縣醫學門診大樓。
3、抓好洋陂國小校舍維修工作。
4、抓好含口、下斜兩村委會辦公樓的維修重建工作。
5、完善鎮市場基礎功能的配套工作。
6、按原定計畫完成當年鎮村公路硬化工作。
7、爭取上級支持儘早立項鋪設崇宜公路水泥路面。
8、擴建敬老院;
9、實施好4個行政村的新農村工作。
10、繼續維護好天寶山等水庫的除險加固工作。
繼續發展培植麻雞飼養立體養殖業的發展;優質水果增加種植面積500畝以上。大力發展經濟作物,力爭經濟作物產稅農業達1個;改造調整果業,對部分果樹進行高換嫁接;大力發展麻雞、生豬的飼養逐步形成專業協會,培育特色效益農業。夯實水利基礎設施,增強防禦災害能力,為防汛抗旱、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打好堅實基礎。當前要想方設法組織培訓農民工、增加技能、在增加非農收入和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上下功夫,努力提高農民的收入。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減輕農民負擔的有關規定,做好新農醫各工作,提高民眾健康水平,關注民眾疾苦,做好民兵預備役、民政、優撫、工、青、婦、老工作;在農村稅費改革中,嚴格執行“五取消、一穩定、一改革”政策,建立起“三個確保”的長效機制。創新農村管理體制,促進村經濟社會發展。
(二)紮實抓好財政工作,確保財政收支平衡
提高財政對經濟發展的調控能力,加強增收節支,廣辟財源。認真探索鎮村財務管理改革,最佳化收支結構,集中財力保工資、保穩定、保重點。 努力爭取上級各項財政支農項目資金向禮陂投入。
(三)堅持以人為本,維護社會安定穩定
加強對矛盾糾紛的排查調處,暢通信訪工作渠道,傾聽民眾呼聲,主動解決好民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從源頭上化解引發矛盾糾紛的各種因素。開展“平安鄉鎮”創建活動,健全完善社會治安打防控一體化機制,嚴密防範、堅決打擊各種敵對勢力、非法宗教勢力的破壞活動,維護社會穩定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高度重視安全生產,紮實開展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嚴肅查處各類安全生產事故,逐步建立安全生產的長效管理機制,形成全社會積極倡導安全生產的良好氛圍。
(四)構建和諧社會,抓好計畫生育工作
認真宣傳貫徹《人口與計畫生育法》,增強民眾法律意識;全面落實“三為主”“三結合”總方針,加強鎮村網路建設;堅持依法行政,嚴肅查處違法超生及“兩非”案件;切實加強孕前管理和流動人口管理,堅持把人口增長控制在計畫之內;大力最佳化計畫生育服務環境,深入開展“四上門、四到位”工作,促進經濟與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
(五)加強民眾思想政治教育,打造禮陂新形象
禮陂縣資源相對豐厚,要實現跨越式發展,必須努力擴大開放,千方百計招商引資。要加強對民眾的思想政治教育,重點是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鎮情教育、國情教育。動員全社會力量,抵制對外來投資企業和業主吃拿卡要等各種歪風邪氣,消除不良影響,積極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在政策許可範圍內,對外來投資企業和業主提供全方位的服務,保護投資者的利益。黨員幹部要站在前列,做出表率。同時,要以商招商,以情招商,充分利用各種途徑,爭取更多的資金投入到禮陂這片土地上。
(六)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形勢新任務,對新一屆政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們必須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進一步提高施政能力和執政水平。
轉變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認真研究解決政府管理越位、缺位、錯位問題,不斷理順政府與企業、市場、社會的關係,切實把政府經濟管理職能轉移到主要為市場主體服務和創造良好發展環境上來。進一步落實辦事公開制度,實施政府“陽光工程”,切實提高政府採購、工程招投標等行為的透明度,保障民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建立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推進政府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
依法行政,建設法治型政府。嚴格執行行政決策、行政執法和行政收費等方面的法定程式,推進行政行為程式化,自覺運用法律手段調節、管理經濟和社會事務。認真貫徹《行政許可法》,嚴格行政執法責任制、評議考核制和錯案責任追究制,完善行政複議制度,規範行政執法行為,促進政府機關和公務員依法履行職責。認真執行縣委、縣政府及鎮黨委、鎮人大及主席團的各項決議、決定,自覺接受監督,依法報告工作。主動聽取社會各界及各社會團體的意見和建議,高質量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堅持政府與人大聯席會和政府組成人員聯繫人大代表制度。 與時俱進,建設學習型政府。全體公務員特別是領導幹部要順應時代潮流,深入系統地學習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以及十六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學習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法律等方面最新知識和理論,增強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自覺性,提高理論水平和做好實際工作的能力。堅持聯繫實際、學以致用的良好學風,強化創新意識,努力使政府工作體現時代性、突出先進性、表現活力性。進一步抓好各類專業培訓,開展公務員行為規範教育,不斷提高公務員隊伍的整體水平。
求真務實,建設實幹型政府。大興調研之風,深入實際,解決問題,克服各種官僚主義、形式主義,改進文風會風。增強全局觀念,做到令行禁止,確保政令暢通。強化拼搏意識,以拼搏求發展,以實幹樹形象。特別是對看準的事先乾,摸索中的事先做,有爭議的事先試,做到有困難衝鋒在前,有責任承擔在先。提高落實能力,明確工作目標任務,建立健全工作責任制,強化督促檢查,使部署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勤政為民,建設廉潔型政府。牢記“兩個務必”,進一步強化“民本”意識、“公僕”觀念,切實把人民民眾“擁護不擁護、答應不答應、高興不高興”作為政府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政府工作中更多體現人文關懷,更多關注社會成員的公共利益,為民眾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堅持從完善體制、機制和制度入手,進一步規範事權、財權,加強行政服務和經濟發展環境建設,強化廉政和效能監察,做到廉潔從政。堅持勤儉辦一切事業,珍惜民資民力,反對奢侈浪費,做大多數民眾贊成的事,辦大多數民眾受益的事,乾長遠利益的事。抓好領導幹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強化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堅決懲治腐敗,純潔隊伍,淨化風氣,樹立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