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美學》是2024年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禪宗美學
- 作者:張節末
- 出版時間:2024年6月
- 出版社:文化藝術出版社
- ISBN:9787503975875
- 開本:32 開
- 裝幀:精裝
《禪宗美學》是2024年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禪宗美學是指在佛教禪宗影響下產生和發展的美學思想。是中國美學史基本派別之一。其特點是道家美學與禪宗哲學相結合。以道家齊萬物、泯是非的思想,與其獲得人生自由解脫,不需脫離現世,毀損生命的思想融合為一。從印度佛教中取其“萬法...
《禪宗美學》是2024年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是禪宗美學領域奠基性著作,是了解、研究中國美學問題的*讀經典書目。作者以莊子、玄學到禪宗美學的歷史轉換開篇,闡釋了佛教被中國本土莊、玄思想所接納和吸收的過程,並從西方現象學的比較語境中總結了禪宗美學孤眀獨發、諦觀頓悟、氣色觀、意境、禪化...
《禪宗美學》是2006年07月01日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節末。內容簡介 《禪宗美學》對中國美學史上從莊、玄到禪的歷史轉換做了別人基本沒有做過的研究。作者從比較美學的角度考察了印度佛教被中國玄學所接納的過程,並試圖在與西方現象學的比較語境中揭示禪宗審美經驗的特質;還運用還原式描述的方法,從最...
《中國禪宗美學的思想發生與歷史演進》是2010年4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方。內容簡介 《中國禪宗美學的思想發生與歷史演進》系統研究了4~12世紀中國禪宗美學基本精神從發生、演變到成熟的歷史,結合中國社會歷史背景和傳統文化特質,剖析形成禪宗美學基本精神的原由,研究禪宗美學思想形成與傳統社會文化之間的...
《宋代禪宗美學與禪畫藝術研究》是2020年1月1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桂榮。內容簡介 中國佛教禪宗產生於唐中期,至宋代已盛行,其思想對宋代繪畫藝術有很大影響,形成了宋代禪畫藝術;就美學而言,禪宗美學在中國美學上源遠流長,獨具特色,其對空靈與虛無、審美體驗與生命真實及人類普世性的關注,也對中外...
《生命的詩境-禪宗美學的現代詮釋》是1993年杭州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潘知常。內容介紹 這是禪宗美學的現代注釋,書中的理論意蘊深厚,語言飽滿有力,觀點獨到深刻。它研究了禪宗美學中的“照著講”和“接著講”。書中選取了一些名家名篇,作為研究範例。使理論形象化、簡單化,使讀者更容易理解。將給你以詩...
中國國學院大學禪宗美學研究院,系非法社會組織中國國學院大學的分支機構。2021年4月23日,北京市民政局依法對非法社會組織“中國國學院大學”及下設“ 中國國學院大學禪宗美學研究院”等70家分支機構予以取締。機構簡介 中國國學院大學禪宗美學研究院,系非法社會組織中國國學院大學的分支機構。機構事件 依法取締 2021年...
《禪宗音樂美學著述研究》是2017年12月1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皮朝綱。內容簡介 《禪宗音樂美學著述研究》是一部本填補空白的學術基礎研究。禪門中人關於音樂的論述,至今尚未引起學術界的關注,都未被學界引入相關論著之中。禪宗音樂美學思想是禪宗美學思想、中國漢傳佛教音樂美學思想、中國古代音樂美學思想的...
書中認為,禪是對自然自在的精神生態的審美觀照,禪宗思想中包含了非常豐富的生態審美思想,禪宗美學是中國人的生態美學資源;禪宗思想既是傳統美學與當代生態美學溝通的重要紐帶,也是中國美學與西方美學對話的重要資源。從生態美學的角度研究禪宗美學的,它為禪宗美學研究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圖書目錄 序皮朝綱(1)緣...
《禪宗美學思想的嬗變軌跡》是2003年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皮朝綱。內容介紹 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評獎委員會關於四川省第十一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勵項目公告 根據四川省人民政府發布的《四川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辦法》和《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四川省第十一次社會科學優秀...
空寂的情調,其中有平安朝文化的伴隨享樂而生的空虛,也可以看出佛教無常觀和厭世觀的影響。”(村岡典嗣《日本文化史概說》轉引自姜文清 《東方古典美:中日傳統審美意識比較》)。到了中世之初,源、平興亡的巨大變遷更加印證了這種無常觀,因此出現了更為悲觀的“幽玄”情調。極少主義的禪宗美學 極少主義(Mini...
《禪宗花園:枡野俊明的禪意設計》是2020年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解剖禪宗美學,直擊虛空的本質 簡素——洞見素材的千面性,發現真正的豐富 枯高——越凋零越美麗,無需陪襯即有存在感 靜寂——向內心求索,感受無止境的安靜 幽玄——深藏餘韻,於無形之中見有形 自然——無心不做作,單純不拘束 脫俗...
宅寂一詞出自日本,源於禪宗美學。源自日本人對大自然敏銳而深刻的觀察。從字面看,“宅(Wabi)”有窮困或財富匱乏的意思,但卻蘊含著不沉湎於世人財物、社會地位的深刻意義。“寂(Sabi)”則是孤獨和寂寞的意思,當你獨自一人徒步在荒漠時就會產生“寂”的感受,它能令你陷入沉思之中。“宅寂”在賦予人們對...
全書從禪宗詩學、佛像藝術及藝術理論等方面全面展現了崔先生幾十年來在相關領域不懈耕耘所取得的成就。圖書目錄 自序——佛教、禪宗、藝術及精神家園 A編 禪宗美學 禪宗美學的基本特徵 佛教與意境 B編 禪宗詩學 禪與詩淺說 詩禪一致——王士禎詩學診 C編 佛教美術 五台山佛光寺唐代彩塑的人文內涵及遺產價值 田滄海...
禪宗思想可謂有以下幾個特點:(1)"梵我合一"的一元世界觀,即所謂我心即佛,佛即我心;中國園林與宗教色彩 (2)設定了頓悟見性的修行方式,也就是通過漸修或頓悟發見本心;(3)"以心傳心"、"自解自悟"、"不著文字"的內心體驗 中唐時期,禪宗美學的興起,將審美與藝術中主體的內心體驗、直覺感情等的作用,...
唐代禪宗美學思想略探 禪宗的《百丈清規》與《黃檗清規》宋代禪寺的金融經營活動 淨眾一保唐宗與洪州宗發展異同論 禪宗在北京地區傳布的歷史考察 論十三、十四世紀禪宗臨濟宗的南宗與北宗 清初龍池山禹門法席之爭 近代中日佛教交流史的一個側面 一關於“東亞佛教大會”20世紀50年代美國的“垮掉禪”禪茶散論 茶話...
張節末,男,1956年生,浙江杭州人。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先後受教於南京師範大學吳調公先生和華東師範大學馮契先生,獲得中國文學批評史專業碩士和中國哲學史專業博士學位,長期從事中國美學史研究。主要作品 代表作《禪宗美學》。在《哲學研究》、《文藝研究》等刊物發表《古典美學與人格》、《...
中國美學關於文藝創造中虛實問題的理論。相對而言,道家、禪宗美學對虛實問題講得更多一些。但儒家美學也有自己的虛實觀,而且有它的獨立貢獻,不是道家、禪宗的觀點所能代替的。儒家美學所說的“實”,有三個層次的含義。首先是從文藝創造的主體來看,指文藝家表現於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的真實;其次是從文藝作品所描寫的...
高林廣《淺論禪宗美學對蘇軾藝術創作的影響》(《內蒙古師院學報》1993年第1期)從思維特點、審美態度及審美方式等諸方面初步考察了禪宗美學對蘇軾藝術創作的影響。禪宗美學反理性的思維特點為蘇軾所援引,這使他的一部分作品充分強調了個體情感的抒發和文學真正內涵的審度:禪宗美學超功利的審美態度反映在蘇軾的作品中便...
其作品中體現出的生態觀、荒野詩學、禪宗美學、後現代主義維度等等已經成為世界各地的學者競相研究的課題。蓋瑞·斯奈德的生活與寫作充滿了傳奇色彩,他一生特立獨行,遠離喧囂,深隱山林,致力於發掘大自然的聲音,傳遞民族神話的潛意識的脈動,並在詩歌創作中,有意識地吸取東方文化的影響,呈現出獨特而豐富的風貌。北...
文藝美學方向:該方向關注兩個領域,其一是藝術思維哲學研究,主要研究藝術思維的哲學基礎、文化底蘊、基本形態、運作方式,以及藝術思維在文藝創作中的地位和藝術思維與人類精神的關係等問題;其二是禪宗美學研究,將佛學、美學、文學、心理學融通為一體,從審美人格建構的高度,提出了“顛狂”這個富有特色的審美範疇。民族...
禪宗思想可謂有以下幾個特點:(1)“梵我合一“的一元世界觀,即所謂我心即佛,佛即我心;(2)設定了頓悟見性的修行方式,也就是通過漸修或頓悟發見本心;(3)“以心傳心“、“自解自悟“、“不著文字“的內心體驗中唐時期,禪宗美學的興起,將審美與藝術中主體的內心體驗、直覺感情等的作用,提到極高的地位...
著有《永遠的弘一法師》(上)(下)(台北帕米爾書店出版1992)、碩士論文:前木文化學思想初探(花木蘭出版社出版2010)、博士論文:禪宗美學研究(花木蘭出版社出版2009)、樹德教科書:《經典選讀》(多人共同著作-高雄麗文出版圖書公司),並著有逾10本學術相關論文。宋維哲——中國文學系——現職高雄市立光華國中國文科...
皮朝綱 男,1934年10月生,四川南川縣(現屬重慶市)人。教授。長於中國古典美學與禪宗美學。個人簡介 1954年7月於四川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留校,先後任過校黨委辦公室幹事,中文系政治秘書、黨支部書記、黨總支秘書,1960年6月起任系黨總支副書記、校黨委辦公室副主任、主任,1983年10月起任副校長兼成人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