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餅花製作工藝

福鼎餅花製作工藝

福鼎餅花製作工藝是福建省福鼎市的地方傳統手工技藝。餅花是二百多年前,福鼎當地民間藝人獨創的富有地方特色的一種特有畫種,它是專門貼在中秋月餅上的一種裝飾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福鼎餅花製作工藝
  • 分類:手工藝
  • 地區:福建省福鼎市
基本信息,工藝歷史,工藝特點,工藝發展,傳承人物,

基本信息

福鼎餅花福鼎餅花
文化遺產名稱:福鼎餅花製作工藝
所屬地區: 福建 · 寧德 · 福鼎市
遺產編號:Ⅷ-14
遺產類別:傳統手工技藝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福建省福鼎市
遺產級別:
“餅花”是二百多年前,福鼎當地民間藝人獨創的富有地方特色的一種特有畫種,它是專門貼在中秋月餅上的一種裝飾畫。表現內容以戲曲題材為主,形式新穎,有美人式、八景式、八果式、團式等。畫面色彩鮮艷、熱鬧,以紅、黃、綠、桃紅等色為主,線條清晰,傳統文化和地方特色極濃,民眾非常喜愛,流行於閩東霞浦 、福安、柘榮各縣市和浙江的平陽、蒼南一帶,各地民眾都習慣於在小孩排餅賞月後,吃了中秋餅,把一幅幅餅花貼在自家大廳壁或房間壁上裝飾欣賞,成為福鼎市和這一帶流行餅花地方的一種特有的節日風情。
對於八九十歲的福鼎人來說,貼著餅花的月餅才夠正宗;對於五六十歲的福鼎人來說,餅花是一件值得珍藏的精美藝術品;對於三四十歲的福鼎人來說,餅花是兒時模糊的記憶;對於二十歲左右的福鼎人來說,多數已不知道餅花為何物了。

工藝歷史

餅花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剪紙、手繪到木刻三個階段,到了木刻階段後期,餅花的形式就逐步走向標準和正式了。
餅花的歷史沿革,已無文字可考,歷代藝人相傳,自清乾隆年間,就有剪紙形式的代表作百子花,以後又有手繪團式餅花,清末民初時出現民間藝人群體,同時創作了獨特美人式、八果式、八景式等餅花,為全國罕見。到了民國,一位演木偶戲的藝人林通玲將手繪餅花刻在木版上,木刻餅花從此開始。抗戰勝利後,上海洋版戲文圖衝擊福鼎餅花市場,這種戲文圖流行於文革前夕。文革後,中秋餅花出現簡裝與高檔裝璜,原來的餅花一去無蹤,月餅除了送小孩,也成為社交禮品。
福鼎於乾隆四年置縣,由於置縣後人口增多,經濟繁榮,也帶來文化繁榮,縣城廟宇增多,各種迎神廟會和民風民俗活動也跟著豐富起來。在清乾隆時就有百子花。百子花是以紅、白、綠三種色紙剪成,白紙剪人物的手和臉,紅紙剪衣,綠紙剪褲(或者綠紙剪衣,紅紙剪褲),用墨色畫五官,然後拼貼而成。人物以兒童為主,所以稱“百子花”,又因“百子花”畫面較小,只有拳頭大,所以叫“拳頭花”,每個月餅只貼一個人物。
清末,一些繪畫餅藝人能書能畫,能彩扎,手繪團式餅花應運而生。‘團花’的名稱是由藝人畫在紙上的圓形餅花而來。其格式圓,大小有直徑四寸、六寸兩種,直徑四寸的畫一至二個人物,直徑六寸的畫二至三個人物。內容以戲曲為主,人物的周圍以色彩勾上五彩祥雲襯托之。清末民初,隨著繪製技法和形式的發展,以及民間藝人群體的出現,在“團花”的基礎上又發展創造出了工筆重彩的泥金餅花,將福鼎手繪餅花的發展推向高潮。

工藝特點

“泥金餅花”工筆重彩,加上金色,畫面富麗堂皇且細緻,以粉抄臉(分濃淡畫法,民間藝人俗稱抄臉),五彩畫衣冠,金色勾袍甲,蘭、綠色填地(底色),粉彩點花果,色彩鮮艷,比起團式餅花增添了不少聲色。而且,在形式上也是多種多樣,有“美人式”、“八果式”、“八寶式”、“孩兒式”等等,大大增加了餅花品種。
餅花還以人物多少標定月餅的重量,如一個人物定為四兩餅,兩個人物半斤餅,三個人物十二兩餅,四個人物一斤餅,最多十六個人物為四斤餅(過去一斤以十六兩計算),其工價往往比月餅本身高好幾倍。當時價格銀元一至五角,大戶人家還向藝人定約。

工藝發展

“泥金餅花”最盛行時期,約在民國十至二十五年間,後來便被木刻餅花所取代了。相傳,民國初年,福鼎有位木偶戲藝人叫林通鈴,看到餅花銷路很好,福鼎鄰縣霞浦、柘榮、泰順、平陽等地都紛紛來福鼎定購餅花,他就收集些餅花稿,刻在木板上,用墨來印,在墨線基礎上填色彩,這種木版餅花,人物臉部不印五官,是在印完之後,再用粉料開臉,畫出五官,民間藝人稱這種餅花為“洗臉餅花”。不久,福鼎城關文成堂書坊陳厚瓚,城關附近南陽潘記也先後刻木板印製餅花。這兩家印製比較完整,顏色基本定型,主要用水料,如洋紅、洋綠、紫、黃等色,發動自己家裡婦女上色。後來溫州葉新大石印局和福鼎潘宗鑾石印局,進一步把餅花稿描在石印上印餅花,以後還有福鼎巽城朱元盛、朱英貴,仿水印木刻效果,刻制套色水印木刻餅花,天色還分濃淡,福鼎城關文成堂也刻套色餅花,文成堂陳吉人、林弼受新興木刻的影響,吸收新木刻線條刻制餅花,這都是福鼎餅花創作的進一步發展。

傳承人物

餅花傳承人莊培元年事已高,自2005年,福鼎餅花入選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後,做為主要傳承人的莊培元,還沒有得到過任何經費上的支持,因此,也沒有進行過傳授活動。此外,要培養新的傳承人,也要有培訓的經費。2005年以來,潘友玲一直為這件事憂心不已。2006年和2007年,人大會議期間,他分別提交了《關於加大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力度及項目的調查中報專項資金亟須撥款支持的建議》、《關於加大資金投入,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建議》兩項議案。
餅花製作技藝後繼無人,令人擔憂;很多珍貴的餅花模板至今尚流落民間,也同樣令人憂慮。許多版被隨便棄置於家中,造成許多版流失,大量版被蟲蛀蝕,有些被當柴火燒了。如最遲的木刻版: 58年的《農業學大寨》、《人民公社好》等反映我國現代史實的餅花版,依然沒有蒐集到。福鼎市博物館的文化工作者一直在對餅花及其木版進行收集,並將已收集到的各種餅花進行整理,寫出文字資料,發表於“福建畫報”、“福建文化報”、“香港大公報”、“商報”。部分餅花被收入“中國民間年畫百圖”、“中國民間木刻版畫”並拍成電視專題片於福建省電視台“古韻閩風”欄目播放,又入選美國華語台播放。
一把剪刀,一張色紙,喀嚓喀嚓……十幾秒後,一個漂亮的百子花便剪成了。剪這個百子花的正是福鼎餅花的代表人物———莊培元,年事已高,製作餅花時,動作依然迅速敏捷,毫無生疏之態。
莊培元出生在一個製作餅花的家族,從9歲起便開始學做餅花。“那個時候,我家有六口人,每年從正月底到八月十五,一家人都要一起製作餅花。”莊培元回憶說,“剛開始時,家裡大人先把花樣畫下來,我再依著花樣臨摹,然後跟著家人一起給餅花上色。日子久了,自己也就會製作餅花了。”莊培元小的時候,餅花在福鼎一帶極為流行,家家戶戶購買月餅時,首先要看貼在月餅上的餅花是否精美。所以,當時很多餅店,經常在年初就開始向藝人預約訂購餅花。
在莊培元的記憶里,當時餅花的價格並不高。一個小月餅只賣3分錢,貼在上面的餅花大概只有1分錢左右;一個大餅也就1毛2,貼在上面的餅花最多值4分錢。即使是這樣的價格,莊培元一家製作餅花獲得的收入也頗為可觀,六口人一年的日常開銷基本要靠這筆收入來維持。莊培元的家族擅長製作剪紙餅花和手繪餅花,技藝代代傳承,他13歲時,就已掌握了這兩種餅花的製作工藝。餅花的表現內容都很貼近百姓生活,比如百子花剪出的圖案都是喜慶的中國娃娃,手繪餅花畫出的圖案都是一些有趣的戲文片段,如《白蛇轉》等。這些餅花不僅受到了福鼎當地人的喜愛,還一度銷售往浙江泰順等地。
製作餅花,對於年輕時代的莊培元來說,僅僅是一項工作任務。從9歲到16歲,他的家族都可以源源不斷地接到餅店的餅花訂單,他也就整天忙於製作著各種各樣的餅花。可是,當他17歲時,家裡接到的餅花訂單漸漸少了,他才開始注意到,剛剛興起的木刻餅花已經迅速地打開了餅花市場。上海戲文圖的出現,則徹底地衝擊了餅花市場。上海戲文圖使用機器印刷,不僅生產速度加快了,而且印刷品的色彩比木刻餅花和手繪餅花更為鮮艷。很快,餅花就被戲文圖取代了。只有一些小月餅,由於不能使用大幅的戲文圖,依舊沿用百子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