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泉城牆

福泉城牆

福泉城牆在貴州福泉市城廂鎮。原為平越衛城,元代曾在此設平月長官司。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置平越千戶所,十五年(1382年)改置平越衛。據(光緒)《平越直隸州志》卷九及卷三十四記載,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指揮李福“創建土城”,“三十四年改甃以石,周一千四百丈,高二丈二尺,廣一丈五尺,門四、月城三、城樓四、警鋪四十五。”因城內無水,至正統末年,苗族農民起義軍圍城,人馬渴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福泉城牆
  • 位置貴州福泉市城廂鎮
  • 相關歷史:元代曾在此設平月長官司等
  • 相關記載書籍:《平越直隸州志》
概述,內容,

概述

“成化間,指揮張能建水城於西隅,另開一門曰小西門。”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置平越軍民府,府衛同城。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知府楊可陶、指揮奚國柱於水城外增建外城“五十五丈,使水經城內,汲者便之。”“崇禎十五年(1642年),知府陳紹英於城北隅建台,上有樓,名雄鎮,復周城造望樓十二。”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守道徐宏業、知府喻全昱先後增修。鹹豐、同治間,為苗族起義軍攻破,城垣“頗有殘毀”。同治十一年(1872年)州牧王繼先請款營修。後東城及小西門城牆多處坍塌,至光緒初年,州牧鄧在鏞等先後補修。光緒二十六、二十七年(1900~1901年),州牧瞿鴻錫又先後重修北門及東門兩城樓,“於是崇閎雄麗,稱此金湯,論貴東城郭,固不能不以平越為冠也。”

內容

1967年前後,古城垣被拆毀,現僅存外城及小西門旁的一段殘垣。五座城門除西門已傾圮外,其餘四門的劵洞尚存,但城樓已毀。小西門水城由內城、水城、外城三道城牆構成一座瓮城。內城蜿蜒于山腰,水城築于山麓之河畔;外城橫臥沙河之上,用兩層石拱橋相連線,圍河水於城內,又稱橋上城。橋下皆設鐵欄閘門,切斷水上通道,以防外部由水道襲城,這是該城最大的特點。而水城和外城兩側皆依坡而築,巍然聳立,並有上百級石階可登上城頭,使內外三城,城城相連,上下貫通,氣勢雄偉。該城是古代軍事戰爭防禦與進攻的產物,是智慧的結晶,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和科研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