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德村(重慶市開州區臨江鎮福德村)

福德村(重慶市開州區臨江鎮福德村)

福德村位於重慶開州臨江鎮西北部,縣級公路——義和鎮至臨江鎮公路過境。

太原鄉集市約2公里,距義和鎮農興村集市(乾龍廟)2公里,距臨江鎮約14公里,距開州城區約34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福德村
  • 外文名稱:Fude Village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重慶市開縣臨江鎮
  • 電話區號:023
  • 郵政區碼:405436
  • 地理位置:重慶市開州區臨江鎮西北部
  • 方言:重慶話
  • 著名景點:福興水庫、水磨灘
地理位置,歷史沿革,村情概況,農業發展,

地理位置

福德村位於重慶市開州區臨江鎮(原太原鄉),縣道——義和鎮至臨江鎮公路過境。距太原集市約2公里(按最近距離測量),距義和鎮農興村集市(乾龍廟)2公里(按最近距離測量),距臨江鎮約14公里,距開州城區約34公里。
福德村境內風光福德村境內風光
交通信息:乾龍廟集市——開州城區客運班車,經過福德村。
重慶市開縣福德村

歷史沿革

1959年原太平公社,轄和平、青竹、響石、長興、三清、應天、全德、福德、同樂9個大隊
1961年全德大隊分出新橋大隊。
1962年福德大隊分出福興大隊。
2004年,行政村調整,新橋、福興、福德三村合併為福德村,辦公點設在原福興村。
2005年撤鄉併入臨江鎮。
2016年6月,開縣撤縣設區,福德村屬重慶市開州區臨江鎮

村情概況

福德村屬於山貌地形,但相對平坦,風景優美。與此同時,福德村地方經濟落後,人均收入低,只能依靠傳統農業進行生產,加上村民文化水平不高,生活水平較為落後。
貓兒壩河流沖積平原貓兒壩河流沖積平原

農業發展

福德村距開州城區近30公里。在2015年2月萬達(重慶萬州至四川達州)高速建成通車前,村里僅有一條機耕道與臨江場鎮連通。
“山路十八彎,雖然只有30公里左右,但車程超過兩個小時。”福德村村支書熊炳科告訴記者,福德村幅員面積7.9平方公里,共11個組4833人,全村有耕地5019畝。
然而,福德村地形地貌以丘陵和石頭山為主,土地貧瘠,還缺水嚴重。這5019畝耕地,當地人形容,也大多是“簸箕田”“雞窩地”。
村民在坡地上栽果樹苗。通訊員 葉娟 攝村民在坡地上栽果樹苗。通訊員 葉娟 攝
村民的形容雖有誇張,卻反映了福德村自然條件的惡劣。
正因如此,全村4833人,常年在外打工的人數竟超過2000人,村里剩下的大部分是老人和小孩。青壯勞力缺失,導致村裡有2500多畝耕地閒置,以往的“簸箕田”“雞窩地”雜草叢生,成了蛇鼠蟲蟻的家園。
“兒子、兒媳還有女兒都在外打工,我們兩個老的帶孫,種點菜夠吃就行,哪還有心思多種?”福德村七組村民張傳英一家9口人,閒置地就有4畝多。
打破耕地界限“雞窩地”成了連片果園
這2500多畝閒置地,如壓在熊炳科心頭的一塊石頭:如何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實現農民增收致富?這也是福德村村委和臨江鎮黨委、政府亟待解決的問題。
2016年6月,臨江鎮黨委多次對福德村閒置地進行調研,並在市、區農業專家的建議下,提出了在福德村組建農業合作社,規劃建設標準化柑橘園的想法。
為此,福德村村委專門組織了村民代表,對市內外多種種植和經營模式進行考察和學習,還邀請技術人員對村民進行柑橘種植技術和管理知識的培訓。
2016年8月,福德村成立柑橘種植股份合作社,全村11個組共有2032畝閒置地被納入柑橘種植範圍,股權被分配到參與合作社的997戶農戶手中。
然而,福德村田地面積小、溝坎散亂,不適合大型機械耕作。“這給柑橘種植的統一規劃、管理和今後的採摘都帶來不小麻煩。”熊炳科介紹,為此,村里特意請來廣東省村鎮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西南大學科技諮詢中心的專家對柑橘產業進行規劃,在專家建議下,並徵得村民同意後,將村民相鄰的土地用推土機平整到一起,打破耕地界限,使土地實現資源最大化利用。
“平地、整田、修路、栽苗,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簸箕田’‘雞窩地’現在都成了連片的果園。”熊炳科介紹,村里還將根據地形地貌規劃出一些人行便道,並修建休閒亭等設施,打造美麗鄉村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