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教育廳、福建省科技廳、福建省科學技術協會關於加強中國小科技教育工作的意見》是一則國家政府部門的相關機關下發的通知,針對通知中的主要矛盾給出了解決辦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福建省教育廳、福建省科技廳、福建省科學技術協會關於加強中國小科技教育工作的意見
- 發文單位:福建省教育廳
- 發文時間:二○○九年元月二十二日
- 實行時間:二○○九年元月二十二日
相關背景,主要內容,
相關背景
閩教基〔2009〕1號
各設區市教育局、科技局、科協:
為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中小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建設人力資源強省,為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服務,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畫綱要》和《福建省科學技術普及條例》、《福建省全民科學素質工程實施方案》,結合我省的實際,現就進一步加強我省中國小科技教育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主要內容
一、充分認識加強中國小科技教育的重要意義
為了全面推動我國公民科學素質建設,2006年國務院頒布了《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畫綱要》,要求通過科學技術教育、傳播和普及,儘快使全民科學素質在整體上有大幅度的提高。在提高全民族科學素質行動中,青少年學生是重點人群。青少年時期養成“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習慣,對於人的一生髮展將具有重要影響。提高青少年科學素質行動是保障“科教興國”戰略順利實施的基礎性工程,對增強國家創新能力和競爭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國小科技教育以開設科學教育課程,開展課外科普活動為主要載體。通過向中小學生傳授科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中小學生崇尚科學的精神,形成科學的思想方法,提高中小學生的科學素質,從而促進全民科學素質的提高。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充分認識到科技教育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積極開展科技教育,向學生傳播科學思想,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對於促進中小學生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必須將此項工作擺到重要位置,切實抓出成效。
二、明確中國小科技教育的指導思想和目標
1、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提高中小學生的科學素質為根本宗旨,因地制宜,分類指導,講求實效,堅持普及與提高相結合、課內和課外相結合、學習與實踐相結合。堅持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通過科技教育,使學生掌握必要的科技知識,激發學生對科學技術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引導學生樹立科學思想、科學態度,逐步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了解國內外科學技術發展的狀況,為今後創造性地參與科技活動和社會實踐打下基礎。
2、主要目標。以推動學校科技教育的發展,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普教育活動,提高中小學生科學素質為主要目標。具體目標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能力水平來確定。國小階段重點是使學生對科學探究感興趣,初步形成科技意識,初步養成勇於探索、追求新知、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動手動腦能力。國中階段重點是使學生形成科技實踐中的合作精神和創新精神,能主動獲取與生活和周圍環境有關的現代科技基礎知識,並對一些科學現象進行描述,培養學生的參與能力、動手能力和解決社會實際問題的能力,學會一定的科技技能。高中階段重點是使學生形成較高的科學理想,培養實事求是和辯證唯物主義的態度,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科技素養,發展學生的特長,促進學生個性自主和諧的發展和身心素質的全面提高。
三、進一步加強中國小科學教育課程的教學和管理
課堂教學是中國小科技教育的主渠道。通過課堂教學,向中小學生宣傳科學思想、科學精神,傳授科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中小學生的科學素質。
1、中國小校要嚴格按照課程計畫的要求,開齊開足國小的科學課,國中的物理、化學、生物課程,高中的物理、化學、生物和技術課程。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要安排科技教育專題,組織學生參與科技實踐活動。要加強所有科學課程的實驗教學,按國家科學課程標準的要求開足開全所有科學實驗課。在搞好科學教育課程教學的同時,要充分發掘其它學科知識體系中的科技教育因素,自然滲透科學思想、科技知識,培養學生對科學技術的興趣。要建立學生社會實踐制度,在課餘時間和寒暑假期間組織學生開展社會調查,參加生產實踐和社會服務活動,利用社會科普教育資源開展科技教育。
2、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中國小科學課程教學情況的檢查和指導,隨時掌握學校科學教育的教學情況,對學校科學課教學質量進行定期的監測。中國小教研部門要加強科學教育的教學研究,經常到學校檢查、指導科學教育教學工作,加強對地方課程與學校課程的科技類選修課學習情況的考查,確保中國小科學教育教學工作落到實處、收到實效。
四、推動中國小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科普活動
課外科普活動是中國小科技教育的重要載體 。中國小要結合新課程的實施,因地制宜地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科普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動手能力。
l、加強學校科普教育陣地和設施建設。學校要設定科普宣傳櫥窗、科技活動室等,有條件的學校可設科技成果展示室,為學生提供開展科技活動的場所,併購置必要的科技製作器材和設備。學校的圖書館、實驗室、科技活動室、微機室等場所在課餘時間要對參加科技活動的學生開放。學校的廣播站、網站要定期開設科普節目,宣傳科普知識,積極營造濃厚的科技教育氛圍。
2、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普教育活動。學校要在學年初制定當年的科普活動計畫,組織學生參加各種適合其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的科普活動。每年要圍繞全國、全省重大科普活動主題(科技周、科普日等),至少組織一次以上的全校性科普活動。平時利用班級、團隊活動,在學生中廣泛開展保護生態環境、節約資源能源、心理健康、安全避險等科普活動。要積極組織學生參加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科技傳播活動、小小科普志願者社區行動等普及性科技活動。
3、積極開展“小製作、小發明、小論文”活動。各中國小要成立科技興趣小組,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活動條件,指導學生開展車模、航模等科技小製作和科技小發明活動,撰寫科技小論文,激發學生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支持鼓勵學生申報發明專利,要把學生參加科技活動的表現作為全面評價學生綜合素質的一項重要內容。
4、組織開展青少年科技競賽活動。積極組織中小學生參加全國、全省的“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青少年機器人競賽”、“中小學生電腦製作競賽”等活動,培養中小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鼓勵有興趣、學有餘力的高中學生參加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學五個學科奧林匹克競賽,發現和培養一批學有專長的優秀學生。進一步加強對科技競賽活動的管理,確保競賽活動的公平、公正。
5、重視做好農村中國小科技教育工作。各設區市、縣(區)教育局要加大科技教育資金投入,加強農村中國小的實驗室、圖書館、電腦室等科技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確保學校開齊開足科學課程(含高中技術課程)。要建立和完善城鄉教師的幫扶、交流制度,開展城鄉學校科技教育“結對子”活動,推動農村中國小科技教育的發展。各地要充分利用“農村中國小現代遠程教育”、“福建省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網”和福建教育電視台的“科普欄目”對中小學生實施科技教育。各級科協每年要組織“流動科技館”進農村學校活動,努力滿足農村中小學生的科學知識需求,提高他們的科學素質。各地要根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結合本地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積極開展“科教興農”、“送科技下鄉”活動,普遍開展初高中畢業生實用技術培訓,使每一個走向社會的中學畢業生都能掌握一門實用技術。
五、積極開展創建“科技教育基地校”和閩台中國小科技教育交流活動
1、為了促進中國小科技教育的發展,建成一批國內外有影響、示範性、高水平的青少年科技活動的品牌項目和學校,在全省開展“福建省科技教育基地校”建設和評估工作,爭取用5年的時間在全省建立15O 所省級科技教育基地學校。科技教育基地學校要在科技教育組織制度建設、科技教育設施建設、經費保障、教師隊伍建設、學生參與科技活動的比例、科技教育成果等方面體現優勢和特點,並且要積極發揮示範作用,帶動本地區其它學校開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通過開展評選“科技教育基地學校”活動,以點帶面,促進我省中國小科技教育的全面開展。
2、鼓勵兩岸中國小開展科技教育的交流與合作,利用“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和科普夏令營等科技活動平台,積極開展閩台中小學生科技活動交流。鼓勵與支持閩台中國小科技教師互訪交流,開展多渠道、多類型的科技教育研討活動,進一步探討閩台中國小科技教育合作模式,努力促進兩岸中國小科技教育成果共享。
六、進一步加強中國小科技教師隊伍建設
加強中國小科技教育工作,教師隊伍建設是關鍵。要著力建設和培養一支高素質的科學教育師資隊伍和專、兼職相結合的科技輔導員隊伍。
1、加強中國小科學課程教師的培養和配備。鼓勵並支持師範院校設定科學教育和通用技術教育專業,培養具有較高專業水平和職業能力的科學教育新師資。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為中國小配備科學課程教師。鄉鎮中心國小至少要配備一名專職科學教師,滿足全面實施新科學課程的需要。
2、加強中國小科學教師的培訓。要將科學教育課程教師培訓作為全省中國小教師培訓的重要內容,進一步明確省、市、縣分級培訓的要求,全面提升科學課教師的專業素養和能力。同時,將中國小教師進修科學專業課程和科技技能列入師資隊伍建設規劃,作為繼續教育的內容。
3、建立專、兼職相結合的中國小科技輔導員隊伍。科技輔導員由中國小在職教師,在職或離退休的科技專家、專業技術人員,大學生和符合條件的志願者等組成。全省中國小都要各配備1名以上的專職或兼職的科技輔導員,達標普通高中要儘可能配備專職科技輔導員。中國小教師擔任科技輔導員,其課外科技輔導工作應核定工作量。要在工作、生活、進修、職稱評定和考核評優等方面給予科技輔導員必要的政策傾斜,努力穩定、不斷壯大中國小科技輔導員隊伍。
4、設區市、縣(區)教研部門要設定專職中國小科學教研員,加強對中國小科技教育工作的研究和指導,開展豐富多彩的中國小科技教育研訓活動,定期深入學校,加強對學校科技教育實踐的指導。
七、加強中國小科技教育工作的組織和領導
各地教育局、科技局、科協要將中國小科技教育工作納入本地教育發展、科學普及的總體規劃,保證科技教育經費的投入,積極引導、鼓勵社會力量支持和資助中國小科技教育活動,建立多渠道的科技教育經費投入機制,確保中國小科技教育工作取得實效。
1、各設區市、縣(區)教育局要落實中國小科技教育工作的管理機構和人員,安排一名領導分管中國小科技教育工作,確定一個科室並有專人負責對所轄中國小科學教育工作,要制定中國小科技教育工作計畫,建立和完善相關工作制度,協調各有關單位開展科技教育工作的組織、指導、協調、督查等。設區市、縣(區)教育督導部門要將學校的科技教育列為督導內容、作為評價學校工作的指標之一。
2、中國小校要把科技教育納入學校的工作計畫,由一位校級領導分管科技教育工作,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專題會議,研究、部署、落實科技活動的開展。學校要建立科技教師、輔導員的培訓、考核制度和學生科技社團活動制度,把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納入學年(學期)工作目標的考核範疇。
3、整合校內外科技教育資源,為中國小科技教育服務。各級教育、科技行政部門和科協要加強合作,整合校內外科技教育資源,建立科技教育和科普資源共享機制。充分利用現代遠程教育網路和科技、科普網路,為中國小科技教育提供資源和服務。各級科技行政部門和科協要協調本級科技館、青少年宮、科技活動中心等向社會公眾開放的科普基地,以及有條件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業實驗室,向中小學生免費或優惠開放,供學生參觀和參與科學實驗。各地科技行政部門和科協要大力支持當地中國小開展科技教育活動,積極組織科技界人士組成科技教育專家團,到中國小進行科普宣傳,組織在職或離退休的科技人員擔任中國小科技輔導員。積極鼓勵街道、社區建立青少年科學工作室,開展中國小科技教育活動。中國小要充分利用科技館、博物館、天文館、氣象台(站)、文化館、圖書館、動(植)物園、自然保護區等校外教育資源開展科技教育活動。
各地教育、科技、科協部門要密切配合,有效整合各類科技教育資源,推動中國小積極開展科技教育,從整體上提高我省青少年的科學素質。
八、加強中國小科技教育宣傳和表彰工作
1、各地要充分發揮電視、電台和報刊雜誌等媒體的作用,面向中小學生開設科普專題節目,形成良好的科普教育氛圍。要加大對中國小科技教育的宣傳力度,使社會各界認識到科技教育的重要意義,推動全社會積極參與中國小科技教育工作。要採取有效措施,引導和鼓勵社會各界增加對中國小科技教育的投入,提高中國小科技教育活動的數量和質量,努力營造全社會都關心支持中國小科技教育的良好氛圍。
2、建立中國小科學教育的表彰、激勵機制。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把開展科技教育的情況作為評價地區和中國小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各級科協要把青少年學生科技活動的開展和科普設施建設等情況列入全國和省級科普示範縣(市、區)的考核內容。省教育廳、科技廳、科協組織開展“福建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突出貢獻獎”、“福建省小科學家”評選表彰活動,表彰做出成績的科技輔導員、科技工作者和先進單位,以及在科技活動中成績優異、品學兼優的中小學生。從2009年起,每年評選公布一批“福建省科技教育基地學校”。對在設區市級(含市級)以上科技創作和競賽中獲獎的學生,要在綜合素質評價中如實記載並可獲“學習能力”“A”等級。各設區市可比照體育、藝術特長生的招生辦法,研究制訂中考科技特長生的招生辦法,激勵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中國小科技教育水平的提高。
福建省教育廳 福建省科技廳 福建省科學技術協會
二○○九年元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