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信息
編號:
| 3233
|
中文目名:
| 十足目
|
拉丁亞目:
| DECAPODA
|
中文科名:
| 匙指蝦科
|
拉丁科名:
| Atyidae
|
中文亞科:
| 匙指蝦亞科
|
拉丁亞科:
| Atyinae
|
中文屬名:
| 新米蝦屬
|
拉丁屬名:
| Neocaridina
|
拉丁種名:
| fukiensis
|
定名人:
| (Liang et Yan)
|
年代:
| 1978
|
中文名:
| 福建新米蝦
|
ogenus:
| Caridina
|
原始文獻:
| Acta Hydrobiologia Sinica, 6(2): 222, figs. 9—13.
|
模式產地:
| 福建上杭古田。
|
生境:
| 僅在福建西部山區,棲息於各清澈水質的山溪中,在石塊上爬行,或隱藏於石下。
|
國內分布:
| 福建(上杭,連城,永安,安沙,建寧,邵武,松溪)。
|
資料來源:
| 中國動物志 無脊椎動物 第三十六卷 十足目 匙指蝦科:124-126
|
形態描述
額角(圖61a)基部略向下斜伸,而末端又稍向上翹,約伸至第1觸角柄第3節的中部或稍稍超過其末端;上緣基半部具11—18齒,末半常無齒,基部的齒排列較緊密,末端的齒排列較稀疏,以末齒與末2齒間的距離最大,基部有2—3齒位於眼眶後緣的頭胸甲上;下緣具2—5齒,常位於上緣末齒的前方,末端約1/3無齒。頭胸甲的前側角具頰刺。
尾節(圖61b)具6—7對背側刺,由基部到末端漸次變小,後端圓,背面中央具一刺狀突。側刺約為外後刺的3倍,與間刺約等大。間刺2—3對,約等大。肛前脊頂端圓,無刺,末端具剛毛。
第1
觸角(圖61c)柄刺約伸至眼的末緣或稍微超出,約為第1節的0.68倍,第1節為第2節的1.8倍,第2節為第3節的1.2倍。第2觸角鱗片(圖61d)長約為寬的3.4倍。第1
顎足(圖61h)內肢的外末角圓,不具葉狀突起。第3顎足(圖61i)超出第1觸角柄第3節的末端;末節短於末2節,末2節長於末3節,末節末端爪狀,末腹緣約具6—7枚短刺。
第1
步足(圖61j)短而粗壯,
指節超過眼的末緣;座節約為
長節的1/2,長節短於螯長,腕節短於長節,末緣深深的凹陷,長為末端寬的1.7—1.8倍,指節為掌部的1.2—1.4倍,螯長為寬的2.1—2.3倍。第2步足(圖61k)較細長,伸至第1觸柄第3節的末部;底節基部外側具1鉤狀刺,座節稍長於指節,約為腕節長的一大半,長節長於螯,腕節長於長節,末緣稍凹陷,長為寬的5.0—5.1倍,指節為掌部的1.2—1.3倍,螯長為寬的3.0—3.2倍。第3步足(圖61l)伸達鱗片的末端;兩性長度相似,無長短之異;座節約為長節的1/4,長節約為腕節的1.7倍,腹緣具3大刺,腕節約近座長兩節和的1/2,
腹緣具3個小刺,兩性掌節(圖61m、61n)的形狀相似,長約為末端最大寬的7倍左右,為指節的2.1—2.4倍,腹緣具有許多活動刺,末半顯著多於基半,指節長為寬的3.8—4.0倍,腹緣具9—10個活動刺。第5步足(圖61o)約伸至第1觸角柄第2節的末端;座節約為長節的1/2.5,長節為腕節的1.3倍,腹緣具3大刺,腕節稍短於座長兩節之和的1/2,腹緣具2小刺,掌節(圖61p)長約為末部寬的9倍,為指節長的2.4—2.5倍,腹緣具近20個活動刺,末半的顯著地長,指節長為寬的4.3—4.5倍,腹緣具50個左右的小刺。
雄性第1腹肢內肢(圖61q)呈狹長的
梨形,在充分發育的個體中,其長度約為最大寬度的1.7—1.8倍,內側基部的舌狀突較寬大,基部的內、外緣均具細的刺毛;內附肢彎曲不甚顯著,末端內緣僅具3—4個小鉤。第2腹肢雄附肢(圖61r)呈大頭棍狀,基部細,內側和末端蓋有二行大刺,刺由小到大、由短到長的有規則地從基部排列到末部;內附肢粗大,由雄附肢的基部向內斜伸,約伸至靠近雄
附肢的末端,內側末端具有許多小鉤。
體長為20—29mm,標本均無卵。
地理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