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鋸齒新米蝦莫乾亞種
- 界:動物界
- 門:節肢動物門
- 亞門:甲殼亞門
分類信息,形態描述,分類討論,生境與習性,地理分布,
分類信息
編號: | 3213 |
中文目名: | 十足目 |
拉丁亞目: | DECAPODA |
中文科名: | 匙指蝦科 |
拉丁科名: | Atyidae |
中文亞科: | 匙指蝦亞科 |
拉丁亞科: | Atyinae |
中文屬名: | 新米蝦屬 |
拉丁屬名: | Neocaridina |
拉丁種名: | denticulata |
拉丁亞種: | moganica |
定名人: | Liang |
年代: | 2004 |
中文名: | 鋸齒新米蝦莫乾亞種 |
原始文獻: | 中國動物志 無脊椎動物 第三十六卷 十足目 匙指蝦科:82-84. |
模式產地: | 浙江莫乾山。 |
生境: | 生活于山區、水質清澈的小山溪中,多在兩邊的水草區,或水流緩慢的石上爬行。 |
國內分布: | 浙江(湖州)。 |
資料來源: | 中國動物志 無脊椎動物 第三十六卷 十足目 匙指蝦科:82-84 |
形態描述
第1顎足內肢的外末角圓,無角狀突起。第3顎足(圖41c)稍超出第1觸角柄第3節的末端,末節末端爪狀,末腹緣具13—14個短刺。
第1步足(圖41d)短粗,伸直達第1觸角柄第2節的中部;腕節末緣凹陷,長約為寬的1.6倍,指節稍長於掌部,螯長約為寬的2.2倍。第2步足(圖41e)較細長,伸直達第1觸角柄第3節的中部;腕節的末緣稍凹陷,長約為寬的4.6—4.7倍,指節約為掌部的1.2倍,螯長約為寬的2.6—2.7倍。第3步足(圖41f)兩性同形,且長短亦相似。掌節末端伸達第1觸角柄第3節的末端;雄性掌節(圖41g、h)與雌性(圖41i)相似,不彎曲,末端也不膨大,掌節長約為末端寬的7.8倍,約為指節的2.5倍;雄性指節不寬闊,長約為寬的3.7倍,腹緣具5—7刺,末端幾枚刺直。第5步足(圖41j)約伸達第1觸角柄第2節的中部到末端;掌節長約為末端寬的8.6倍,約為指節的2.3倍,指節(圖41k)長約為寬的4.6倍,腹緣具51—57個疏狀刺。
雄性第1腹肢內肢(圖411)與指名亞種一樣,呈卵圓形的薄片,背面密布小刺,長約為寬的1.3倍;內附肢短小。第2腹肢雄附肢(圖41m、n)腎形,內側和末端具許多長刺,以外末角者較長;內附肢較粗大,末端僅具數個小鉤。
尾肢外肢的端葉縫具14—16個活動刺。
體長 18—30mm。
分類討論
新亞種腎形的雄附肢和兩性同形、長度相似的第3對步足等許多特徵均與鋸齒新米蝦指名亞種相似。但前者的:①額角明顯地短,所有的標本均僅伸至第1觸角柄第1節的末端,背緣有3—4齒位於眼眶後緣的頭胸甲上(指名亞種長,僅為1—2齒)。②第2對步足的螯較短而寬,長約為寬的2.6—2.7倍(指名亞種為3.0—3.2倍)。③第3對步足指節稍寬闊,長約為寬的3.3—3.7倍,腹緣刺較少,為5—7枚,(指名亞種稍狹長,約為4.1—4.5倍,腹緣刺較多,為8—10枚)不同於後者。從上述不同的特徵認為,由於長期種群隔離,形成適應山溪生活而引起的變異。1975年Fujino和Shokita報告采自琉球的額角較短者,他們的亞種不但額角較短,且上、下緣的齒數均少而不同於本亞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