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肢新米蝦

細肢新米蝦,為十足目、匙指蝦科的其中一種,國內分布在四川(筠連),福建(上杭,武夷),廣東(惠東)。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細肢新米蝦
  • 拉丁學名:Atyidae
  • :動物界
  • 亞科:匙指蝦亞科
  • :新米蝦屬 
分類信息,形態描述,生境與習性,地理分布,

分類信息

編號:
3216
中文目名:
十足目
拉丁亞目:
DECAPODA
中文科名:
匙指蝦科
拉丁科名:
Atyidae
中文亞科:
匙指蝦亞科
拉丁亞科:
Atyinae
中文屬名:
新米蝦屬
拉丁屬名:
Neocaridina
拉丁種名:
gracilipoda
定名人:
Liang
年代:
2004
中文名:
細肢新米蝦
原始文獻:
中國動物志 無脊椎動物 第三十六卷 十足目 匙指蝦科:88-91.
模式產地:
四川筠連玉壺井。
生境:
生活于山區的水塘或清澈溪流的緩流處,常生活於草叢中,或在石上,石縫間爬行。
國內分布:
四川(筠連),福建(上杭,武夷),廣東(惠東)。
資料來源:
中國動物志 無脊椎動物 第三十六卷 十足目 匙指蝦科:88-91

形態描述

額角(圖44a)側面觀窄,超出第1觸角柄第2節的末端,有的可伸到第3節的末端;上緣具12—19(多為14—18)齒,有3—4齒在眼眶後緣的頭胸甲上;下緣具2—6(多為2—3)齒。頭胸甲的前側角具頰刺。
尾節(圖44b)背面具5—7對背側刺,末端背側中央具1三角形的短刺突,後緣具4對刺。側剌粗大,約為外後刺的3.6倍。間刺3對,外間刺稍短。肛前脊末端圓鈍,無刺,上生一叢剛毛。
刺柄(圖44c)超出角膜的末緣,約為基節的2/3;第1節約為第2節的2.1倍,第2節約為第3節的1.1倍。第2觸角(圖44d)鱗片長約為寬的3.2—3.5倍。第1顎足(圖44e)內肢的外末角圓,不具角狀突起。第3顎足(圖44f)約伸至第1觸角柄的末端;末節稍長於末2節,末節末端爪狀,末腹緣具6—8枚短刺。
細肢新米蝦細肢新米蝦
第1步足(圖44g)較短粗,約伸至第1觸角柄第1節的3/4處,或達角膜的末緣;腕節末緣深凹,長約為寬的1.7—1.8倍,稍短於長節,長於腕節,長約為寬的2—2.2倍,指節長於掌部。第2步足(圖44h)較細長,約伸至第1觸角柄第2節的中部;腕節末緣稍凹陷,長約為末端寬的3.9—4.2倍,長於螯和長節,螯長約為寬的2.4倍,指節約為掌部的1.4倍。第3對步足(圖44i)最為粗長,但兩性長度相似,均伸至第1觸角柄的末端;雄性長節腹緣具3刺,腕節約為指節的2.4倍,掌節直,末端亦不膨大,長約為末端寬的9倍,約為指節的2.7—3.1倍,指節(圖44i)不寬闊,長約為寬的4.1倍,腹緣具6—8刺,末腹緣的數刺短小無明顯地彎曲。雌性的(圖44k)和雄性的一樣。第5步足(圖441)約伸至第1觸角柄第1節的末端;長節腹緣具3刺,腕節約為指節長的1.6倍,掌節長約為末端寬的10倍,約為指節的2.2—2.4倍,指節(圖44m)長約為寬的4.4倍,腹緣具56—68個疏狀刺。
雄性第1腹肢內肢(圖44n、o)延長,成體略呈長卵圓形,其比例隨個體的增大而略變短,成體長約為最大寬的1.8—2.0倍,基部內側在自然狀態下即可見到一圓弧形的突出。第2腹肢雄附肢(圖44 p、q、r)呈長錘形,短而細小,伸不到內肢的中部,背和腹側的末端與內緣具細長的活動刺,數少;內附肢粗而長,伸至或超出雄附肢的末端,內末緣具多數小鉤。
尾肢外肢的端葉縫具13—16個活動刺。
體長 18—23mm。
卵徑為0.74mm—0.84mm×1.14mm—1.23mm。

生境與習性

生活于山區的水塘或清澈溪流的緩流處,常生活於草叢中,或在石上、石縫間爬行。

地理分布

四川(筠連),福建(上杭、武夷),廣東(惠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