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建設
學院現擁有“行政管理學”、“社會保障學”等省級精品課程,為福建省優質專業人才培養,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與優越的條件。長期以來學院為福建省高校、中等學校和機關事業單位培養了大批業務骨幹 。
師資隊伍
師資概覽
學院擁有一支在國內較有影響的、陣容強大、結構合理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教學隊伍,已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師為主、老中青結合、基礎理論紮實、科研創造力強。
學院教師中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20多人,1人享受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0多人擔任各類全國性學會、協作會的副會長、秘書長、常務理事等職,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師為主、老中青結合、基礎理論紮實、科研創造力強,並熱愛教師事業、潛心於教書育人與科研創新活動的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學院現有教職工89人,專任教師83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27人,高級職稱教師占教師總數的54.22%;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教師51人,占教師總數的61.45%。在校博士、碩士研究生 271人,全日制本科生872人。
主要教師
林修果 教授(2011)
林修果(1949年——),男,福建羅源人,教授,博士生導師,1978年畢業於福建師範大學政教系,1980年在北京師範大學科學社會主義研究生班學習,1978年留校任教至今。現任福建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國家行政學教學研究會常務理事,福建省行政管理學學會副會長,主要從事政治學與行政管理學研究,先後主持編撰出版20餘本專著、教材;在核心刊物發表論文50餘編;主持承擔三項國家、省社科基金課題;獲省社科二、三等獎四項。
楊立英 教授 (2011)
楊立英,女,教授,博士生導師。1954年7月生於福建閩侯。1987年至今歷任福建師範大學政治教育系、經法學院總支副書記、書記,經濟學院書記、公共管理學院書記,並任福建師大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副教授、教授,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等職。楊立英教授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始終專注于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研究,形成了“現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方向,取得了一批在國內學術界有較大影響的研究成果。先後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項,省部級項目7項。在《馬克思主義與現實》、《高校理論戰線》、《思想理論教育導刊》、《思想教育研究》、《理論前沿》、《中國教育報》(理論版)、《東南學術》、《福建論壇》等全國性刊物發表論文50餘篇,多篇論文被人大複印資料《思想政治教育》全文轉載。專著《網路思想政治教育論》(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42.6萬字),獲福建省第六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專著《全球化、網路化境遇與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一作者,36.9萬字),被國家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鑑定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優秀”研究成果,獲福建省第七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蘇振芳 教授(2011)
蘇振芳,男,1948年生於福建泉州惠安,1975年畢業於福建師範大學政治教育系。1979年9月至1980年8月在上海復旦大學哲學系師資進修班學習,1986年在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課程進修班學習。1983年任講師,1988年晉升副教授,1995年晉升為教授,先後擔任思想政治教育碩士點導師和導師組組長。1998年創辦社會學碩士點,任導師和導師組組長。1992年6月至1998年2月先後擔任政治教育系副主任、經濟法律學院副院長。2003年任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生導師,和導師組副組長。2005年任思想政治教育博士點學科帶頭人。2002年任省級重點學科“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三個文明協調發展”學科帶頭人。1998年4月和2003年3月分別當選為中共福建師範大學委員會第四屆、第五屆委員。1998年3月至2005年7月任福建師範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2005年8月起任福建師範大學改革與發展研究室主任。1999年起兼任福建師範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所長。
蘇振芳教授還先後被評為福建師範大學教書育人先進個人(1987年)、福建師範大學優秀教師(1989年)、校科研工作先進個人(1991年、1997年)、福建省師範教育工作優秀教師(1997年),福建省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先進工作者(省人事廳、省委宣傳部2000年頒發)、全省基層社科聯先進工作者(2002年)等光榮稱號。
潘玉騰 教授(2011)
潘玉騰,男,1965年7月出生,1988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政治教育系思想政治教育專業,1991——1992年在南京師範大學政治教育系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參加助教進修班,修完研究生課程。1994年晉升講師,1998年破格晉升副教授,2003年破格晉升教授。現為福建師範大學學生工作部(處)部(處)長,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常務副秘書長,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社會學專業碩士生導師。
吳宏洛 教授(2011)
吳宏洛(1963-),女,福建福州人,教授,碩士生導師。1986年畢業於福建師範大學政教系,獲學士學位。2003年獲浙江大學法學碩士學位。福建師範大學經濟學院在讀博士。現任福建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教研室主任,勞動與社會保障和經濟思想史兩個碩士點學科帶頭人。兼任中國社會保險學會社會保障教研委員會委員、福建省和諧社會研究會副秘書長、福建省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研究會經濟學分會副會長、福建省醫保學會常務理事、福建省價格協會常務理事、福建省婦女理論研究會理事、福建省人才研究會理事、福建省統一戰線理論研究會理事等職。2000年以來,主持並完成15項省部級社科研究項目。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多篇文章被國家級權威期刊轉載,並獲多項學術科研獎。專著《中國就業問題研究》獲福建省政府頒發的第五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06年獲福建師範大學“師德之星”榮譽稱號。 2007年授予校”教學名師“。
侯西安 教授(2011)
侯西安(1964—),男,陝西西安人,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當代委員會理事,福建省歷史唯物主義學會常務理事。1990年陝西師範大學政教系畢業,先後獲得學士、碩士學位,1999年獲得南京大學哲學博士。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馬克思主義哲學和政治哲學的研究。現為馬克思主義理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二級學科碩士點學科帶頭人,西方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學和行政管理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主持省級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一項,省級研究項目兩項,參加國家“九五”重大委託項目一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兩項,參加省級和省會市級項目十五項。分別獲得省級社會科學三等獎和鼓勵獎一項,福州市社會科學二等獎一項,省五部委聯合獎勵三項等。發表科研論文30篇,其中4篇為中國人民大學圖書資料中心全文複印轉載,一篇列為目錄索引。完成學術專著兩部,近60萬字,合著一部,參加撰寫兩部,共完成近40萬字。
何貽綸 教授(2011)
何貽綸(1950-),男,祖籍福建晉江,教授,博士生導師。1982年1月畢業於福建師範大學政治教育系政治教育專業,獲學士學位;1987年6月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政治系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專業研究生班,次年通過論文答辯,獲碩士學位。現任福建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碩士點學科帶頭人。主要從事科學社會主義、國際政治學等學科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先後主持《蘇共的學風與蘇聯劇變》、《國家安全理論與管理機制研究》、《二戰結束以來蘇聯維護國家安全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等省社會科學規劃課題。在《政治學研究》、《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等國家級和省級刊物發表論文40餘篇;出版專著《國家安全研究》,先後主編《世界經濟政治與當代國際關係》、《當代國際政治與國際關係》、《世界經濟政治與當代國際關係》、《鄧小平理論論綱》、《當代資本主義》等教材多部;獲福建省人民政府第六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05年)、第五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03年)、第三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1999年);2004年獲“福建省優秀教師”稱號。
張鈴棗 教授(2011)
張鈴棗(1963—),男,福建永春人,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福建師範大學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負責人,福建省歷史唯物主義研究會副秘書長。1985年獲得福建師範大學教育學學士學位,1990年獲得廈門大學哲學碩士學位,2009年獲得福建師範大學法學博士學位。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政治哲學與行政倫理的教學與研究。行政管理專業、公共管理專業碩士(MPA)和馬克思主義哲學碩士生導師。承擔本科生課程《領導科學》的教學任務;研究生課程《行政倫理》、《公共管理倫理》、《政治哲學專題研究》的教學任務。主持和參與多項省級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的研究。在《科學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與現實》、《倫理學研究》等學術刊物上發表科研論文30多篇,學術專著1部,主編及參編教材4部。
曾盛聰 教授
曾盛聰,男,1973年10月生,福建永定人,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1996、1999年畢業於福建師範大學,分獲學士、碩士學位;2003年畢業於中山大學,獲博士學位。2006年入選福建省“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第七批),2006年入選福建省高等學校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人選(首屆)。2006年獲福建師範大學“十佳”青年教師科研先進個人;2008年獲福建師範大學“十佳”青年教師;2008年獲福建省自學考試優秀教師。2005年晉升副教授(破格),2010年晉升教授(破格)。主要從事政治哲學與倫理、公共管理倫理、公民道德教育、倫理學與思政教育原理的研究。主要兼職有:福建省倫理學會秘書長等。
柴宇平 教授(2011)
柴宇平 ,男,出生於1955年7月20日,1986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政治系,研究生學歷。現為福建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社會兼職:中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理事,中國國際共運史學會理事,福建省科學社會主義暨國際共運史學會秘書長。教學與科研:承擔本科生及研究生課程主要有《政治學》、《國際政治》、《政治社會學》、《西方社會學說專題》等。先後出版和主編學術著作及教科書7部。發表論文30多篇,科研成果先後獲福建省社科優秀成果獎和福建師大優秀成果獎。
專業介紹
勞動與社會保障
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是國家教育部學科目錄中公共管理學一級學科下設的二級學科,學生畢業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福建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自2004年開始面向全國招收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本科生。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依託學科優勢和精良的師資力量而設立,是我省第一所擔負培養勞動和社會保障本科人才和唯一一所具有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層次的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的高等院校。本專業已招收了六屆本科生和三屆碩士生。學生們不僅來自八閩大地,也來自全國各省市,文理科生源兼容。這些學生在接受四年的專業學習或研究生階段的深造後將走向社會,成為各省區勞動與社會保障或相關領域的專業人才。
一、專業規劃
作為我省第一所承擔培養勞動和社會保障本科人才和唯一一所具有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層次的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的高等院校,我們努力打造四個特色。 “一條主線”。設定專業和制定培養計畫按照職業崗位群需要設定專業模組課程和制定培養計畫;“兩個提高”。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和實際業務技能;“三大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教材教學資料庫建設,並進行教學方法改革;“四個結合”。知識培養與能力培養結合、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結合、專業課程與實用技能課程結合、“產學研”結合。培養服務於人力資源領域、勞動就業領域、社會保障領域和商業保險領域的實用型複合型人才。
二、培養目標
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的培養目標是為適應我國勞動力市場的培育與發展、企業內部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不斷完善以及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需要,培養具備比較紮實的管理學、勞動經濟學、人力資源管理學、社會保障學和社會學的專業知識,熟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掌握現代管理技術和方法,能在高校、政策研究部門、政府部門、企業事業單位的勞動與社會保障部門從事政策制定、政策研究、教學和理論研究、人力資源管理、行政管理、財務管理、社區服務與管理、NGO組織、福利救助部門、社會服務中介以及商業保險等;還可以從事介入政府的諮詢工作、參與企業的諮詢活動、勞動爭議代理等職業的高級複合型人才。
三、知識框架
本專業要求學生系統掌握管理學、經濟學、勞動經濟學、人力資源管理學、社會保障學等專業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熟悉勞動與社會保障領域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熟悉國家有關勞動與社會保障的方針政策與法規,了解國內外勞動與社會保障制度的歷史和現狀及其發展動態。具備運用計算機等現代技術手段進行調查分析和實際操作的能力;具備較強的書面和口頭表達能力;掌握中外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熟練掌握一門外語;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
四、就業前景
本專業具有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人才是我國全面建立和發展社會保障事業的急需人才,從業人員30萬專業人才缺口大,具有長久穩定的就業潛力。勞動保障系統的職工,大部分人是“半路出家”,雖然不少人也經過培訓,但仍缺乏專業化素質。據初步掌握的情況看,勞動保障系統幹部隊伍中有1/3學歷在高中及大專以下,基層學歷則要更低一些,真正學勞動保障專業科班出身的不多。社區等基層工作機構建立起來後缺口預計將達到36萬左右的規模。2008年以來,《勞動契約法》、《就業促進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等相關勞動立法的頒布實施對企業協調勞動關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為本專業的學生從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和勞動關係協調提供了很好的就業機會和平台。
五、專業學科優勢與特色
福建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依託學科優勢和精良的師資力量而設立,專業教師學緣背景好,學歷層次高,副教授以上教師占42%,博士率達70%。專業負責人吳宏洛教授是全國社會保障專業委員會委員、福建省優秀青年社會科學專家、福建師範大學“教學名師”,2008年獲福建師範大學促進就業貢獻獎,是省級精品課程《社會保障學》主持人。我們通過確立專業特色與專業差異,通過模組教學和建立省內多個實習實訓基地,夯實學生的專業理論基礎,強化學生的計算機、統計分析與運用外語、公文寫作等能力和專業業務的實踐技能。學生基本能達到“一專多能、一專多崗和一專多證”的要求。
六、主要課程設定:
除了公共必修的通識課,主要有六個模組:(1)基礎理論模組;(1)管理戰略模組;(3)人力資源管理模組;(3)勞動經濟模組;(4)社會保障模組;(6)素質技能平台課程。
主要課程設定如下:
勞動與社會保障課程模組
課程要求 課程模組
| 核心知識、能力和素質名稱
| 計畫通過以下主要課程或教育培養措施來實現
|
模組一
| 掌握管理學、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
| 管理學概論、公共管理學、組織行為學、社會政策與公共政策分析、總量經濟學、個體經濟學、社會學概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公文寫作、公共關係學。
|
模組二
| 掌握中外勞動與社會保障領域的理論與前沿探索
| 人力資源管理學、勞動經濟學、社會保障學、勞動關係學、勞動社會學、社會保障國際比較(雙語教學)。
|
模組三
| 掌握勞動與社會保障事業管理的知識與技能
| 基礎會計、人力資源會計學、薪酬管理、績效管理、社會保險學、社會保障基金管理、企業年金、證券投資學、市場行銷學、社會福利與社會救濟、職業生涯規劃。
|
模組四
| 掌握勞動與社會保障的政策和法律
| 勞動法、勞動契約法、就業促進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社會保障法規。
|
模組五
| 掌握社會調查、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 社會調查與社會統計、SPSS統計分析方法及其套用、高等數學、計算機、英語四、六級、學年論文、畢業論文、課外科技創新活動、社區志願者、社會調查與實踐、畢業實習。
|
三、學制及總學分
學制: 學制原則上為 4年。實行彈性學制,時間為3—6年。
總學分:173學分。
四、授予學位
按照規定要求完成學業者,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專業負責人簡介:
吳宏洛,經濟學博士,福建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從教二十四年。現任福建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負責人,勞動與社會保障和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兩個碩士點學科帶頭人。2006年獲福建師範大學“師德之星”榮譽稱號;2007年入選“福建省高等學校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獲福建師範大學“教學名師”稱號;2009年獲福建省優秀青年社會科學專家稱號。
吳宏洛教授主講的本科課程有:《社會保障學》、《勞動與社會保障專題研究》、《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等。其中主講課程《社會保障學》是福建省級精品課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福建省精品立項課程。承擔的研究生課程有《福利經濟學》、《勞動就業問題專題研究》、《社會保障制度與政策專題研究》、《勞動關係問題研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專題研究》等。2000年以來,主持並完成17項省部級社科研究項目。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多篇文章被國家級權威期刊轉載,並獲多項學術科研獎。專著《轉型期的和諧勞動關係》和《中國就業問題研究》分獲福建省政府頒發的第七屆和第五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二等獎。
主要社會兼職有:中國社會保障教研委員會委員、中國醫療保險研究會理事、福建省和諧社會研究會副秘書長、福建省勞動保障學會常務理事、勞動保障專家組成員、福建省婦女理論研究會常務理事等職。
政治學與行政學
一、專業培養目標及專業素質要求
公共管理學院自2002年招收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本科生。本專業是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社會變革和管理創新的新興專業。培養具有政治學、行政學的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能在黨政機關、新聞出版機構、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從事教學、行政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政治學和行政學高級專門人才。
在專業學習上主要學習政治學、管理學、公共管理學、非政府組織管理和法學等方面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具備較強的政策分析能力、管理能力、組織協調及領導能力、辦公現代化的技能和文字能力、社會調查與統計分析能力。具有寬厚專業素養和良好的人文修養,有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就業競爭優勢和能力的專業人才。
二、能力和素質的發展途徑(主要課程設定)
核心知識、能力 和素質名稱
| 計畫通過哪些主要課程或教育培養措施來實現
| 備註
|
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時事政治
| |
掌握政治學和行政學的基本理論,了解中西方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
| 政治學、中國政治制度、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西方政治思想、西方政治制度、比較政府與政治、政治學與行政學名著選讀
| |
掌握科學的分析方法和調查研究技巧
| 高等數學、邏輯學、社會調查與統計
| |
具有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從事管理的知識和素質
| 管理學概論、公共管理學、領導科學、人事行政學、決策科學、公共管理倫理學、非政府組織管理、文化管理 、國土資源管理 、公共管理套用文寫作以及實踐環節的課程
| |
了解政策與法規以及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形勢
| 行政法學、中外行政法規比較、當代世界經濟政治與國際關係
| |
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 通過創新課程、班導師制、學年和畢業論文來提高
| |
三、學科優勢:本專業現有政治學與行政管理學兩個碩士點,有公共管理專業碩士(MPA)碩士點,為學生進一步深造提供了良好條件。
四、師資力量:
本專業教師現有教授6名,副教授6名,講師3名、助教4名。其中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11人,具有博士學位4人,在讀博士3人,在站博士後1人,3人到國外大學進修、訪問。專業核心課程教師17人,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者的比例為76%,專業課程配備符合主講教師崗位資格的教師達100%。
教師具有較高的教學水平和較強的科研能力,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3項,省社會科學基金課題10多項,教育廳課題10多項。本專業教師在國家級刊物和出版社發表學術成果20多項,獲省級及以上科研成果獎10多項,對本專業教學形成良好支撐。
並且有多位相關專業的高級職稱的教師給本專業學生授課,大大提高了本專業的教學質量。
五、實驗室和圖書資料
(1)本專業擁有電子政務實驗室,學生能在模擬環境下,分別以公眾、企業、政府公務員等不同的角色進入教學模擬系統的前台(面向公眾和企業的入口網站)和後台(政府機關的辦公自動化系統或職能部門的業務處理系統)進行實際的操作,大大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效果
(2)學校和學院有豐富的圖書資料:學校圖書館藏書量居全國高校前列,我院又為本專業訂閱了大量圖書資料,種類齊全,擁有期刊數(種)(含電子讀物)中文650種,外文60種,可滿足了師生專業閱讀的需要。
六、社會實踐基地
本專業擁有實習基地數6個,可滿足學生的社會實踐要求。
七、就業前景
本專業將面向福建改革和管理創新,緊密結合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需要,培養和塑造高級公共管理人才。自2002年招生以來,每屆畢業生的就業率都在95%以上,主要就業途徑:考取公務員(本專業所學的知識結構非常有利於錄取公務員應具備的素質要求)、高校及高職及中等專業學校教學人員及輔導員,企事業單位及非政府組織的管理人員。還有一部分同學升入研究生。就業率大大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就業前景看好。
八、本專業名師介紹:
何貽綸,男,祖籍福建晉江,1950年2月生,現任博士生導師、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碩士點學科帶頭人。主要社會兼職:中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理事、中國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福建省科學社會主義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學會副會長、福建省人事廳國家公務員錄用面試考官。
何貽綸教授長期從事科學社會主義、國際政治學等學科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先後主持《蘇共的學風與蘇聯劇變》、《國家安全理論與管理機制研究》等省社科規劃重點課題。在《馬克思主義與現實》、《政治學研究》、《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等國家級和省級刊物發表《也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根本原則》、《國家安全觀芻議》等論文40餘篇;出版專著《國家安全研究》,主編《當代國際政治與國際關係》等教材多部;先後獲福建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一項、三等獎三項。2004年被評為福建省優秀教師。
林修果,男,漢族,1949年9月出生於福建省羅源縣,教授,福建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曾任福建師範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碩士點學術帶頭人。2000年創辦行政管理學碩士點,任導師組組長、行政管理學科帶頭人。現任福建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中國行政管理學教學研究會常務理事、福建省行政管理學會副會長、國家級刊物《領導文萃》編委會編委等。林修果教授長期從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主要專著有:《列寧晚年思想研究》、《宣傳思想工作與管理研究》、《宗法秩序變遷與行政現代--以農村城鎮化為分析視角》。先後在《馬克思主義與現實》、《科學社會主義》等國家級和省級刊物發表論文60餘篇。曾主持完成福建省社科"十五"規劃項目、"十一五"規劃前期項目等省級項目10餘項,現正在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2004年度項目(批准號:03BZZ030)的研究。科研成果獲得福建省政府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三等獎共4項。林修果教授致力於馬克思主義與當代政府治理、馬克思主義與當代社會建設的研究,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基本方法來分析當代中國社會政治建設和體制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的理論與現實問題。該研究立足當代中國國情,結合中國東南沿海的區域的實際,重點探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與政府治理問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中的政治和諧問題、馬克思主義國家職能觀與當代政府職能轉變問題、東南沿海的宗法秩序與行政體制改革問題等。在學術上有鮮明的時代性、前沿性和地域性特色,並取得一系列有較大影響的成果。
科研工作
科研項目
學院教師共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3項,教育部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福建省社科規劃項目14項。獲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福建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省部級以上獎勵13項。 尤其在“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改革方法論研究”、“政治和諧問題研究”、“網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國家安全問題研究”等領域,取得了一批具有鮮明時代特色與區域特色的研究成果。
科研成果
科研獲獎或鑑定名單
序號
| 成果名稱
| 項目完成人
| 獲獎名稱、等級或鑑定單位時間
|
1
| 十五大報告對鄧小平經濟理論的運用與發展
| 李建平(2)
| 1999年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優秀理論文章獎,列68篇榜首
|
2
| 《資本論》在社會主義市場 經濟中的運用與發展(專著)
| 李建平(1)
| 2000年獲福建省第四屆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
|
3
| 關於分配改革的回眸與思考(系列論文)
| 李建平(1)
| 2000年獲福建省第四屆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
|
4
| 功在千秋---沿海地區精神文明建設可持續發展
| 鄭又賢(1)
| 2000年獲福建省第四屆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
|
5
| 人生礪石---艱苦奮鬥
| 鄭又賢(1)
| 1998年獲福建省第三屆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
|
6
| 鄧小平理論概論
| 鄭又賢(2)
| 2000年獲福建省第四屆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及省鄧小平理論基地一等獎
|
7
| 中外學校道德比較研究
| 蘇振芳(1)
| 2000年獲福建省第四屆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
|
8
| 思想政治教育學
| 蘇振芳(1)
| 2000年獲福建省第四屆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
|
9
| 中國城鄉雙層社會結構的歷史演變
| 蘇振芳(1)
| 1998年獲福建省第三屆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
|
10
| 科技革命與當代社會主義發展
| 何貽綸(1)
| 1998年獲福建省第三屆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
|
11
| 烏托邦,反烏托邦,實烏托邦---西方三種空想主義家論要
| 柴宇平(1)
| 1998年獲福建省第三屆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
|
12
| 美學與美育
| 王崗峰(1)
| 2000年獲福建省第四屆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
|
13
| 孔子的人本思想與20世紀中國企業文化建設
| 綦正芳(1)
| 2000年獲福建省第四屆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
|
14
| 公民精神縱橫談
| 陳永森(1)
| 2000年獲福建省第四屆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
|
15
| 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
| 王之波(1) 鄭又賢(2)
| 1998年獲福建省第三屆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
|
16
| 十五大報告對分配方式新論述的思考
| 李建平(1)
| 省委宣傳部首屆鄧小平理論研究基地優秀成果一等獎
|
17
| 鄧小平堅持黨的領導的戰略思想
| 鄭傳芳(1)
| 省委宣傳部首屆鄧小平理論研究基地優秀成果二等獎
|
18
| 試論中國共產黨80年的英勇奮鬥
| 鄭傳芳(1)
| 2002年獲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工委,團省委優秀論文一等獎
|
19
| 鄧小平理論教學之管見
| 鄭又賢(1)
| 省委宣傳部首屆鄧小平理論研究基地優秀成果二等獎
|
組織機構
公共管理學院
|
學院黨委辦公室
| 哲學與政治學系
|
學院行政辦公室
| 公共管理系
|
| 社會學與社會保障系
|
MPA教育中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