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2004年6月23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准,福廈鐵路正式立項;同年9月27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福建省聯合組織了福廈鐵路項目設計初步預審查;同年12月15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福建省聯合上報福廈鐵路可行性研究報告;同年12月17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與福建省共同簽署《關於加快福建鐵路建設有關問題的會談紀要》。
2005年1月24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總局下發《關於新建鐵路福州至廈門線環境影響報告書審查意見的復函》,批覆同意福廈鐵路環境影響報告書;同年4月22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福建省雙方同意按“提速”的要求,加快福建鐵路建設步伐;同年7月1日,研究商定了9月30日爭取福廈鐵路控制性工程開工建設的目標;同年7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准《福廈鐵路可行性研究報告》;同年9月30日,福廈鐵路正式動工;同年12月,原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和福建省聯合批覆福廈鐵路初步設計。
2006年4月,福廈鐵路泉州段3個控制性工程先行動工建設;
2007年11月5日,福廈鐵路鋪架首片箱梁。
2009年3月8日,福廈鐵路正式鋪軌;同年7月20日,福廈鐵路全線貫通。同年7月31日,福廈鐵路木蘭溪特大橋主體工程全部完成;同年8月23日,廈門跨海特大橋(杏林大橋)主體工程完工;同年9月30日,福廈鐵路左線在泉州接軌;同年10月15日,福廈鐵路右線在莆田接軌;同年11月10日,福廈鐵路廈門島內段開始鋪軌,並於12月20日完成;同年12月31日,福廈鐵路開通貨物列車運營。
2010年2月2日,福廈鐵路開展聯調聯試;同年4月4日,福廈鐵路“和諧號”動車組試運行最高時速達到283公里;2010年4月26日,福廈鐵路正式通車運營。
線路站點
技術標準
線路參數 |
鐵路等級 | 國鐵Ⅰ級 |
設計速度 | 250千米/小時 |
運營速度 | 200千米/小時 |
軌道類型 | 雙線電氣化 |
正線間距 | 4.6米 |
限制坡度 | 6‰ |
到發線長 | 850米 |
最小曲徑 | 4500米 |
牽引種類 | 電力機車 |
功能定位 | 以客運為主、兼顧貨運 |
行車指揮方式 | 綜合調度集中 |
參考資料: |
沿線車站
站名 | 車站地址 | 里程 (千米)
| 車站所屬 |
福州站 | 福州市晉安區新店鎮華林路502號 | 0 | |
福州南站 | 福州市倉山區城門鎮臚雷村浦道街(浦頭道) | 19 |
福清站 | 福州市福清市龍江街道蒼霞村 | 55 |
涵江站 | 莆田市涵江區江口鎮豐山村 | 85 |
莆田站 | 莆田市秀嶼區笏石鎮嶺美村和劉厝村交界處 | 105 |
仙遊站 | 莆田市仙遊縣楓亭鎮輝煌村 | 129 |
惠安站 | 泉州市惠安縣紫山鎮頂赤塗村 | 156 |
泉州站 | 泉州市豐澤區北峰街道霞美社區與南安市豐州鎮西華村交界處的普賢路 | 174 |
晉江站 | 泉州市晉江市內坑鎮上方村 | 199 |
廈門北站 | 廈門市集美區後溪鎮岩內村 | 245 |
杏林站 | 廈門市集美區杏前路137號 | 256 |
廈門高崎站 | 廈門市湖裡區高崎中埔路 | 267 |
廈門站 | 廈門市思明區梧村街道廈禾路900號 | 276 |
參考資料: |
線路走向
截至2010年4月,福廈鐵路全程276千米,從福州站引出,經福州市晉安區、倉山區,閩侯縣、福清市,莆田市涵江區、荔城區、秀嶼區、城廂區、仙遊縣,泉州市泉港區、惠安縣、台商投資區、洛江區、豐澤區、南安市、晉江市,廈門市翔安區、同安區、集美區、湖裡區、思明區接入廈門站。
運營情況
運營歷程
2010年4月26日,福廈鐵路開通,初期每天投入25對列車,最高時速可達250千米,福州站直達廈門站全程約90分鐘左右。
2011年7月01日,為進一步滿足福廈城市群間旅客的出行需求,每天投入37對74次列車;同年8月28日,福廈鐵路實行新運行圖,運營時速由250千米下調至200千米,同時票價下浮5%左右,福州站至廈門站與時速250千米相比延遲22分鐘左右。
2012年6月29日,福廈鐵路增開至漳州、龍巖方向的列車。
2013年9月26日,福廈鐵路增開至三明、撫州、南昌等方向的列車;同年12月28日,福廈鐵路增開至潮汕、汕尾、惠州、深圳等方向的列車。
2014年9月16日,福廈鐵路增開至長沙等方向列車;同年3月1日,因廈門站改擴建工程需要,廈門站主站房封閉施工,廈門北站、廈門高崎站、漳州站分擔廈門站始發終到列車業務。
2015年2月4日,惠安站、仙遊站與改建完廈門站投入使用;同年6月28日,福廈鐵路增開至北京,南京、徐州、合肥、巢湖、銅陵、黃山、上饒、南平等高鐵列車、並且首次出現G開頭的高鐵;同年12月26日,福廈鐵路增開至贛州方向列車。
2018年7月1日,福廈鐵路增開至廣州方向的列車;同年12月29日,福廈鐵路首開福州南至福州南,廈門至廈門兩趟“環閩”動車。
客運流量
2010年5月26日,開通一個月的福廈鐵路動車組共傳送旅客136.5萬人次,最高上座率達105%;至8月3日福廈鐵路開通百日之際,累計傳送旅客452萬人次,日均傳送旅客4.52萬人次,上座率達120%,居同時期中國國內高鐵線路之最。
截至2011年4月中旬,福廈鐵路開通第一年累計傳送旅客超過1800萬人次,日均傳送旅客5萬人次,上座率高達118%。
設備設施
車輛設施
廈深鐵路的營運旅客列車為和諧號CRH系列動車組。
和諧號CRH1型電力動車組由青島四方龐巴迪鐵路運輸設備有限公司生產製造,構造設計最高運行速度為200千米/小時,最大功率5500千瓦,全列動車組共有8節車廂,採用5組動力車、3組拖車的形式編組運行,其中1號車和8號車為一等座車廂、5號車為餐車、2至7號為二等座車廂,全列載客定員668人,其中一等座車廂有144個座位,二等座車廂有524個座位,設有大件行李擺放處和11個洗手間。
和諧號CRH2型電力動車組由日本川崎重工和中國南車集團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製造,構造設計最高運行速度可達250千米/小時,最大功率4800千瓦,全列動車組共有8節車廂,採用4組動力車、4組拖車的形式編組運行,其中7號車為一等座車廂、5號車為餐車/座車合造車廂、其餘為二等座車廂,全列載客定員610人,其中一等座車廂有51個座位,二等座車廂有559個座位,還設有半包房式VIP座,約有十幾個座位。
運行系統
福廈鐵路全線採用了新型紅外線軸溫探測系統(THDS-A),信號工程採用CTCS-2級列車運行控制系統技術;全線安裝了具有世界先進水準的防災安全監控系統,設定了63個監測點監控風雨、異物。
建設成果
技術難題
福廈鐵路路基長度166.378千米,占路線長度的63.1%;橋樑共183座,長度72029.34米,占路線總長的24.09%;隧道共36座,長度27791米,占路線總長的12.81%。福廈鐵路全線正線軌道鋪設跨區間無縫線路,除黃晶嶺隧道間鋪設10.1千米無砟軌道外,其餘部分均為有砟軌道。福廈鐵路採用了CFG樁、預應力管樁等樁網結構複合地基處理軟土路基。
重點工程
福廈鐵路閩江特大橋主跨採用三跨(99+198+99)米連續鋼桁柔性拱梁,大橋全長2690.64米,主跨採用連續三跨鋼桁柔性拱梁結構,其三跨總長396米,拱頂至水面約70米,大橋鋼樑總重8600多噸,是目前中國國內鐵路客運專線最大跨度的鋼性梁柔性拱橋。
福廈鐵路廈門杏林跨海特大橋全長5110米,受潮汐落差影響較大,並處在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海豚棲息地海域。鐵路橋與原公路橋並行,成為廈門新地標性建築。
福廈鐵路木蘭溪特大橋全長6830米,其中128米系桿拱梁在中國國內同種橋樑中跨度最大,重達3000多噸。
福廈鐵路烏龍江特大橋主橋為(80+3×144+80)米混凝土連續梁,連續梁全長593.8米,是中國鐵路最大跨度的預應力砼連續梁橋,並成功研製了大噸位雙曲面球型減隔震支座。
福廈鐵路黃晶嶺2號隧道全長5735米,地質條件複雜,隧道通過地段進出口附近坡殘積層及風化層厚度較大,洞身段斷裂及節理斷裂發育,洞內採用雙塊式無砟軌道結構。
價值意義
福廈鐵路把長三角、海峽西岸和珠三角三大沿海經濟區緊密聯繫起來。對於緩解東南沿海地區鐵路“瓶頸”、完善路網結構、提高綜合運輸能力,對於促進海峽西岸的經濟發展、推動祖國統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東南網 評)
福廈鐵路結束福清、莆田等縣市尚屬“無鐵區”;沿線為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城鎮眾多,人口密集,鐵路開通運營後,長期壓抑的交通需求得到釋放,沿海鐵路通道貫通後客流大量湧入等諸多因素使得福廈快速鐵路自開通以來客流暴漲,上座率居中國高鐵前列。(東南網 評)
福廈鐵路憑藉其高速度、高密度、大運力、低運費、安全、舒適等優勢,改善沿線地區交通和投資環境,充分發揮區域優勢、港口優勢和開放優勢,福建省的5個經濟中心城市——福州、莆田、泉州、廈門、漳州,直接融入沿海交通網路,省內各大城市及省際之間的交通聯繫更為方便快捷,徹底化解困擾福建鐵路多年的技術與速度瓶頸,推動福建完善的“二縱五橫”快速鐵路網路。(東南網 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