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特點
福州茉莉鮮花成熟飽滿,潔白,香氣芬芳,無劣變,由於福州獨特的地理環境氣候,種植歷史悠久,栽培技術優良,具獨特品質。長樂種單瓣茉莉花,是福州獨有品種,有2000多年栽培史,花冠單筒,花蕾圓錐狀,伏花百花重20-24克;花香鮮濃清幽、顯蜜香。雙瓣茉莉花:為1979年後由廣東引種,花冠雙筒,花蕾卵圓狀,伏花百花重28-30克;花香濃郁高銳、持久。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
福州地處戴雲山脈的東翼,倚山面海,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海岸線曲折,島嶼眾多,閩江橫貫其中,下游為福州盆地,盆地內部是沖積海積平原,城區處在盆心,北部和東部均為山地和丘陵,南部是平原。全市地貌類型多種多樣,以山地、丘陵為主,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72.68%,其中山地占32.41%、丘陵占40.27%。福州市地帶性土壤以偏酸性紅壤、赤紅壤、黃壤為主,耕地以水稻土為主,垂直分布特徵顯著。土壤疏鬆,肥沃、沙質,土層深厚,通氣排水性能好。沖積平原呈微酸性或中性的砂壤土,土壤條件優良,土質肥沃,適宜茉莉花生長。
水文情況
福州市水系發育,河網密布。主要河流有閩江、鰲江、龍江、大樟溪、梅溪、古田溪、安仁溪、大目溪等。這些河流的流向由於受斷裂構造的控制和地貌的影響,均作北西流向南東,幹流呈平行排列,獨流入海。閩江是全省第一大河,其幹流從雄江附近流入境內,橫貫東西將福州市分為南北兩部,其支流多順著主要構造線發育作北東-南西流向。福州市水資源與降水量有密切相關,根據福州市氣象站歷年觀測,福州市多年平均降水量在1100毫米-2100毫米之間,多年平均水面蒸發量在1000-1300毫米之間,多年平均陸地蒸發量在600-700毫米之間,乾旱指數在0.6-1.13之間。福州地表水資源多年平均徑流深在500-1500毫米之間,多年平均徑流係數大部分在0.5-0.7之間。福州地下水資源,均屬淺層地下水,當P=50%,地下水資源為11.22億立方米。福州客水資源,當P=50%時客水總量540.81億立方米,其中閩江客水515億立方米,占95.2%。福州地面水環境質量達國家Ⅱ類標準。
氣候情況
福州市屬於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9.6℃,1月平均氣溫10.5℃,7月平均氣溫28.6℃,年平均降水量1342.5毫米,全年無霜期326天,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700-1980小時,年平均雨日130-170日,年相對濕度77%。福州空氣環境質量達國家Ⅱ級標準。茉莉花喜溫怕霜,福州市是北半球茉莉花露地栽培的北緣,夏天晝夜溫差大,這也就是福州茉莉花獨特品質的重要原因之一。
歷史淵源
福州茉莉花栽培歷史幾乎與古城福州歷史一樣悠久。據《中國植物志》記載,茉莉花原產印度,西漢傳入中國時就在福州落戶,已有2000年的栽培歷史。
漢朝,陸賈《南越行記》記載茉莉花“緣自胡國移至”。
晉朝,嵇含《南方草木狀》記載“茉莉花皆胡人自由西國移植於南海”
宋朝,福州已普遍栽培茉莉花,北宋福州知府蔡襄詩云“素馨出南海,萬里來商舶,團欒茉莉叢,繁香暑中折”;宋·葉廷珪“露華洗出通身白,沉水熏成換骨香”贊的就是茉莉花;宋·劉克莊有“一卉能薰一室香,炎無猶覺玉肌涼”之贊;宋·張邦基《閩廣茉莉說》記載,“閩廣多異花,悉清芬郁烈,而茉莉為眾花之冠”;宋·梁克家《淳熙三山志》稱茉莉花“獨閩中有之,夏開,白色、妙麗而香”。
南宋隆興乾道年間(1163-1173年),樓鑰《次韻胡元甫茉莉》一詩中有:“吾聞閩山千萬木,人或說此齊蒿萊。”
1985年2月8日,福州市第八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根據廣大民眾舉薦,決定命名茉莉花為市花。
生產情況
2012年,福州茉莉花種植總保護面積1.5萬公頃,總生產面積2000公頃,年總產量1萬噸。
產品榮譽
2012年08月03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福州茉莉花”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福州茉莉花的地理標誌保護的區域範圍為倉山區、
馬尾區、晉安區、
福清市、長樂市、閩侯縣、閩清縣、羅源縣、連江縣、永泰縣等10個縣(市)區。地理坐標為東經118°08′00″-120°31′00″,北緯25°15′00″-26°29′00″。
質量技術要求
(1)品種選擇與特定要求。
1.品種:長樂種單瓣茉莉(花)、雙瓣茉莉(花)。
2.立地條件:生態環境優良、排灌方便、陽光充足的平原地或丘陵地;土壤為壤土、輕壤、中壤、半砂壤、砂壤;土壤pH值6.0-6.5。
3.種植管理:根據NY 5124-2002《無公害食品 窨茶用茉莉花生產技術規程》管理。
3.1扦插:春插在3月上中旬至4月上旬,秋插在花期結束後的10中下旬至11月上旬進行。
3.2種植:秋插苗在第二年的3月上旬至4月上旬種植為宜,春插苗按3.1執行。園地畦內按行距50厘米,穴距40厘米,每667平方米約2500穴,每穴栽苗2株-3株。
3.3疏葉:枝條多、葉片茂密的花叢應重疏葉,即摘去整片葉子,保留葉柄,一般只摘去總葉數的三分之一。幼齡茉莉不必疏葉。疏葉掌握要自下而上進行,疏下留上的原則,在每次花汛過後進行,8月下旬停止疏葉。
3.4修剪:幼齡期可依據具體樹勢離地20厘米-30厘米平剪,或剪去三分之二上段枝條,時間宜在2月下旬晴天進行。壯齡期,每年早春後,對霜凍枯枝、病蟲枝和葡匐枝進行修剪。衰老期進行台刈更新,台刈高度離地面3 厘米-5厘米。一般在3月至4月上旬進行,剪後隨即施肥培土。
3.5土壤管理與施肥:種植前先要進行深翻曬白,改善土壤結構,減少病蟲害。中耕除草在種植後初期,宜淺耕,如有雜草應及時撥除。一般全年要進行6次-7次以上中耕鬆土、培土,結合清除雜草,避免傷根。施肥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種植前施足底肥,每667平方米優質農家肥施用量不低於3000千克。追肥應薄肥勤施,注意幼樹少施,壯樹多施。
3.6病蟲害防治:遵循“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植保方針,從茉莉園整個生態系統出發,以農業、物理、生物防治措施為主,創造不利於病蟲草等有害生物孳生和有利於各類天敵繁衍的環境條件,保持茉莉園生態系統的平衡和生物的多樣性,將各類病蟲害控制在允許的經濟閾值以下,同時配合科學的化學防治,將農殘降低到規定標準的範圍內。
4.鮮花採摘:采含苞欲放的“當天花”,即花冠筒已伸長,外觀飽滿、肥大,潔白的花朵;採摘要求具有花萼、花柄,不夾帶莖梗,不採“白花”、“青蕾”。上午10時後開採,用清潔、通風性良好的竹籃或簍筐盛裝鮮花。運送過程要防止花朵遭受擠壓損傷或發熱變質和混入有毒、有害物質。
(2)生產過程管理。執行NY 5124-2002《無公害食品 窨茶用茉莉花生產技術規程》,對生產中使用的農藥、肥料進行嚴格質量規範,杜絕有毒有害投入品及物品的使用,確保生產安全,同時在生產中及時進行質量檢查,對農戶的農產品化學品使用進行規範,對全市茉莉花生產基地的環境、投入品使用、市場準入、質量科技服務等各項工作以制度的形式進行規範,嚴格執行。
(3)產品收穫及產後處理的規定。分級分品種進行貯存、加工、銷售。對銷售的茉莉花進行備案,實行追溯制。
(4)生產記錄要求。
詳細記錄包括整地、播種(移栽)、施肥、除草、病蟲害防治、中耕、修剪、收穫、儲藏、運輸、加工、分裝、銷售等系列活動的內容;
基地地塊的組成清單、面積及地塊圖等,並按基地或地塊建立栽培檔案;
基地的各項記錄至少保存3年,並有專門的檔案櫥(櫃、室);
有相關的標準、規範和法規等檔案資料。
1質量安全規定
產地環境應符合NY 5123-2002《無公害食品 窨茶用茉莉花產地環境條件》的規定,產品質量應符合NY 5122-2002《無公害食品窨茶用茉莉花》的規定。
2標識、包裝、運輸、貯存
2.1標識
標誌使用人應在其產品或其包裝上統一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福州茉莉花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組合標註型式)。
2.2包裝
包裝材料與器具應清潔、無異味。
2.3運輸
運輸工具必須清潔、無異味、無污染;運輸時應防雨、防曝曬;裝卸時輕放輕卸,嚴禁與有毒、有異氣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裝混運。
2.4貯存:產品應貯存於清潔、防潮、通風、乾燥、無異味的專用倉庫內,倉庫周圍應無異味氣污染。嚴禁與有毒、有害、有異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貯。
專用標誌使用
地域範圍內的地理標誌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已獲登記保護的農產品地理標誌,須向登記證書持有人提出申請,並按照相關要求規範生產和使用標誌,標誌使用人應在其產品或其包裝上統一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福州茉莉花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組合標註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