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簡介,歷史,音韻系統,聲母,韻母,聲調,多音字,文白異讀,音變,聲母類化,韻母變化,辭彙,意思相異詞,不同辭彙,關係語言,
簡介
福安歷史上屬於霞浦縣,因地偏難治,淳祐五年(1245年)理宗御批“敷錫五福,以安一縣。”劃出長溪縣(今霞浦縣)西北二鄉、九里建福安縣。福安建縣後,屬長溪縣。因為分離時間較早,加古時地理偏僻,因此福安話受土族及少數民族語言影響,現在的福安話語調較為特殊,與福鼎話形成閩東話福寧片的南北兩極。福安話與同屬於閩東的9縣市中的福鼎,寧德、壽寧、古田、屏南等幾個縣市語言上交流比較麻煩,特別是福鼎,古田,屏南三縣市,基本上無法交流。與南片的福州話相比福安話有自己的特點,比福州話多了j,w兩個濁音聲母,可能是因為受到了土族及少數民族語言影響。一些基本的辭彙也有自己的特色。閩東語內部差別較大,除去霞浦話,北片區與南片區交流有定困難。與閩東語南片區的代表方言福州話相比,兩者之間的辭彙與音調有一定的差別。但其語言內部的一些特有的特點卻及其相似,如連讀聲母的變化、韻母的變化、音調的變化等。與福州話不同的是,福安話並未出現/n/和/l/混淆的情況,日常常用辭彙南北兩片比較接近。
在福安,從十八世紀中期至十八世紀末,先後出現了《安腔八音》和《簡易識字七音字彙》等福安話韻書,為方便傳教,西班牙傳教士伊格那西歐·伊巴聶茲歷時近11年編了一本《福安話詞典班華字典》。
歷史
閩東方言大概形成於西晉,底層辭彙一定程度上受到古越語的影響。自從福建第一本方言韻書《戚林八音》之後,各地均出現了不同的方言韻書。
在福安,從十八世紀中期至十八世紀末,先後出現了《安腔八音》和《簡易識字七音字彙》等福安話韻書,為方便傳教西班牙傳教士伊格那西歐·伊巴聶茲歷時近11年編了一本福安話詞典——《班華字典》。作為天主教多明我會在中國的主要傳教地,從高琦1632年首次進入福安傳教至今先後有兩三百名傳教士進入福安傳教,他們留下了大量的書信大部分為西班牙文,文中用涉及到了很多福安地名和人名,這些都成了研究福安話古音的可能材料。不過比較可惜的是,同一個地名不同的傳教士拼寫卻並不一致,如穆陽:就有Mo-Yang,Mu-yang,Mouc-yiong,Muc-yang,Mouc-yong等多種拼寫。《安腔八音》比《七音字彙》及《班華字典》略早。《安腔八音》中共有17個聲母,77個韻母,單字聲調七個,上聲不分陰陽。47個韻類中有25個鼻音尾韻:“春、山、賓、歡、牽、川、銀、根、天、煎”10韻,以[-n]收尾,與之相配的入聲韻均收[-t]尾;“香、掀、坑、燈、光、恭、缸、東、聲、廳”10韻,收[-ŋ]尾,與之相配的入聲韻均收[-k]尾;“三、金、砧、添、䭕”5韻,收[-m]尾,與之相配的入聲韻均收[-p]尾。22個單元音和開音節尾韻的複合元音“花、秋、開、嘉、歌、須、於、杯、孤、輝、燒、俐、效、戈、西、雞、茄、崔、初、迦、歪、鉤”,其中“嘉、歌、戈、茄、迦”五個韻的入聲以[-ʔ]收尾。合計安腔中擁有77個韻母。
l | p | k | k | t | p | t | ts | s | n | o | m | ŋ | ts | h | j | w | |
七音字彙 | 柳 | 邊 | 求 | 氣 | 低 | 波 | 他 | 曾 | 時 | 日 | 鴉 | 蒙 | 語 | 出 | 飛 | 與 | 舞 |
安腔八音 | 柳 | 邊 | 求 | 氣 | 低 | 波 | 他 | 爭 | 時 | 日 | 鶯 | 蒙 | 語 | 出 | 熹 | 如 | 無 |
韻母部分其中春、掀、賓、砧、牽、銀、缸、根、俐、效、戈、雞、崔、添、䭕、經和溝分別被君、謹、新、參、千、斤、扛、跟、基、郊、過、之、催、謙、嚴、廳和鉤所替代。其中輝韻[ui]和茄韻消失,馬重奇教授在他的一文《福建福安方言韻書〈安腔八音〉》中認為這兩個韻分別併入杯韻與之韻。此外,與前者相比,《七音字彙》多了一個橫韻[uang]。
音韻系統
聲母
福安話的單字聲母有17個,大部分海系閩語中,都只有15個聲母。福安話的聲母多了/w/和/j/兩個濁輔音,有於地緣上的關係,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北面吳語的影響。其中w不太圓,摩擦不明顯,而/j/的摩擦較為明顯。ts和tsh發音時舌尖觸上下齒,舌面前部邊沿微觸上齒,近舌叶音tʃ和tʃh。h的實際音值為比舌根音靠後一些的喉壁音/ħ/,當其後的元音為/i/時,聲母齶化為/ç/。輔音s發音更為接近/θ/,有些人可自由變換。濁擦音[β]和[ʒ]為連讀時產生的,此外部分人亦會將聲母為/tsh/的一些字讀成/ʃ/,如“綽”(漂亮)讀/ʃiouk/。
Bilabial 雙唇音 | Dental 齒音 | alveolar 齒齦音 | Post‐alveolar 後齒齦音 | Palatal 上齶音 | Alveolo-palatal 齦齶音 | Velar 軟顎音 | |||||
Plosive 爆破音 | b [p] | p [p] | d [t] | t [t] | g [k] | k [k] | |||||
Nasal 鼻音 | m [m] | n [n] | ng [ŋ] | ||||||||
Fricative 摩擦音 | [β] | [ʒ] | h [ç] | h [x] | |||||||
Affricate 塞擦音 | th [θ] | z [ts] | c [ts] | ||||||||
Lateral approximant 邊通音 | l [l] | ||||||||||
approximate | j [j] | w [ɰ] |
韻母
福安話中如若不包括m,n,ng三個韻母,則韻母為47個,其中iau只有一個字,“了”。否定詞“伓”受其後面音節聲母發音部位的影響念m,n,ng,如:“伓爬”/mpa/,“伓使”/nsai/,“伓去”/ngkhue/,類似的鼻音韻字還有嘸、唔、呣、哼等,“伓(陽去)”一般放在其它動詞前表否定,而“呣(陰上)”表肯定,單獨使用,哼(hŋ̍)的意思及用法與國語相同。
聲調
多音字
例如拍字其意思與國語打字比較接近拍在福安話中主要有以下幾種意思:
pak:拍籃球、相拍(打架)、拍遊戲機。
pɔk:拍手(鼓掌)。
pœk:拍電影
文白異讀
文白兩讀在南方方言中普遍存在,福安話中也存在大量的文白兩讀。日常生活用語中絕大多數的詞都有文白兩讀。口頭語與書面語並存,文讀用於書面,形成於不同的歷史時代,反映了語音的不同歷史層次。人命、地名一般要用文讀,但也有少數例外,如:地名古田[kuicɛn]田的文讀為[tin]、白讀為[cɛn]。
中(文:[dong];一中;白:[dɔng]正中頭(正中間)、日中(白天))、
大(文:[dai]大學、白:[do]大小
少(文:[θiu]少數民族;白:[ziu]少數人
外(文:[ngui]外國;白:[nge]外旁(外邊))
樹(文:[θøi]寶樹;白:[ciɛo]Be-le-ciɛo(梧桐樹)
分(文:[hong]分離;白:[bung]分成兩半
游(文:[jeo]旅遊;白:[θeo]游/*動詞)
影(文:[ing]電影;白:[ong]影子
子(文:[zu]觀音送子、天干之一;白:[zi]原子筆(原子筆)、
有些辭彙文白兩讀中均存在,但意思不同。如:大王文讀[daiwʊng]一般指神靈中的XX大王、白讀:[dowʊng]口語中常用。有些詞文讀與白讀意思相同,但文讀顯得正式,如:分開。
單元音韻 | i | u | e | ɛ | ø | œ | o | ɔ | a |
元音韻尾 | ui | ei | øi | ɔi | ai | ||||
uai | |||||||||
iu | eu | ɛu | ou | au | |||||
iau | |||||||||
鼻音韻尾 | iŋ | uŋ | øŋ | œŋ | aŋ | ||||
ioŋ | iaŋ | ||||||||
uaŋ | |||||||||
eiŋ | ɛiŋ | ouŋ | ɔuŋ | ||||||
塞音韻尾 | ik | uk | øk | œk | ok | ɔk | ak | ||
iok | iak | ||||||||
uak | |||||||||
eik | ɛik | ouk | ɔuk | ||||||
鼻音韻 | m̝ | n̝ | ŋ̍ | hŋ̍ |
音變
聲母類化
福安話中聲母類化主要有兩種規律,第一種,大部分都遵循福安話基本類化規律:唇音(p,ph,m)——前字陰聲韻,次字聲母變β。前字入聲韻或陽聲韻,次字聲母變m齒音(t,th)---前字陰聲韻或入聲韻,次字聲母變l。前字陽聲韻,次字聲母變n軟齶音(k,kh,h)---前字陰聲韻或入聲韻,次字聲母變為零聲母0。前字陽聲韻,次字聲母變ŋ聲母(s,ts,tsh)---前字陰聲韻或入聲韻,次字聲母變為零聲母0,l或ʒ。前字陽聲韻,次字聲母變ŋ,n,ʒ
p ph m | 元音韻尾 | 入聲韻尾 | 鼻音韻尾 | ||||||||
例字 | 溪柄 | 頭邊 | 批評 | 豆腐 | 後邊 | ? | 相片 | 元寶 | 鉛筆 | 棉被 | 開玩笑 |
原音 | [khɛ puaŋ] | [thau pɛŋ] | [phi phaŋ] | [tau phou] | [au piŋ] | ? | [sioŋ phiŋ] | [ŋuŋ pɔ] | [jiŋ peik] | [miŋ phui] | [køi w(u)aŋ tshiu] |
類化後 | [khɛ βaŋ] | [thau βɛŋ] | [phi βaŋ] | [tau βou] | [au βiŋ] | ? | [sioŋ miŋ] | [ŋuŋ mɔ] | [jiŋ meik] | [miŋ mui] | [køi m(u)aŋ tshiu] |
當後一個字的聲母為t或th,前一個字的韻尾為開音節元音韻尾或塞韻尾時,第二字聲母類化為l。如若前一個字的韻尾為鼻音韻尾,則第二字聲母類化為n。
t th | 元音韻尾 | 入聲韻尾 | 鼻音韻尾 | ||||||||
例字 | 白糖 | 七兜<七棵> | 剃頭 | 劉老師 | 六塊錢 | 腹肚 | 陳老師 | 三兜 | 風台 | 床頭 | 今旦 |
原音 | [pa thɔŋ] | [tshe tao] | [thi thau] | [lau θeiŋ θaŋ] | [lœk tɔi tsiŋ] | [pout tou] | [teiŋ θeiŋ θaŋ] | [θaŋ tau] | [houŋ tai] | [tshɔŋ tau] | [geiŋ dan] |
類化後 | [pa lɔŋ] | [tshe lao] | [thi lau] | [lau liŋ ŋaŋ] | [lœk lɔi ʒin] | [but lu] | [teiŋ niŋ ŋaŋ] | [θaŋ nau] | [huŋ nai] | [tshɔŋ nau] | [giŋ nan] |
k kh h | 元音韻尾 | 入聲韻尾 | 鼻音韻尾 | |||||||
例字 | 做雨 | 尾後 | 開會 | 老虎 | 石器 | 蔣介石 | 半褲 | 放假 | 爽快 | |
原音 | [θɔi ke] | [tsɔ hu] | [mui hau] | [køi hui] | [[lau hu] | [θiʔ kei] | [tsioŋ kai θi] | [puan khou] | [poŋ ka] | [θɔuŋ khuai] |
類化後 | [θɔi e] | [tsɔ u] | [mui au] | [køi ui] | [[lau u] | [θiʔ ei] | [tsioŋ ŋai li] | [puan ŋou] | [poŋ ŋa] | [θɔuŋ ŋuai] |
第二種,前字的韻尾亦會影響次字的聲母,其中又可分為兩種情況。 1、陰韻尾,陰韻尾i,u使次字聲母變為ʒ 和β 2、陽韻尾,殘留下的韻尾m會影響次字的聲母。
韻母變化
主要存在兩種,一種是變為i的音,一種是變為u的音,單獨的讀時為原音,當和其它字構成詞並放在詞首時發聲韻變。韻母的變化在福安話里也比較常見,如:日韻變前nek-韻變後nik,閒日(以前)/nek/,日期/nik/如:空(書面語)韻變前koŋ-韻變後kuŋ,天空/koŋ/、空氣和空軍/kuŋ/
辭彙
福安話的日常生活的常用辭彙與國語不大相同。
意思相異詞
部分福安話辭彙所使用的漢字與國語相同,但意思卻完全不同。如:走[zou](與古漢語中的走意思相同,相當於國語中的跑,國語中的跑在古漢語與福安話中稱之為行,跑字在福安話中只存在於“跑步”等部分辭彙。姑娘[guniong]一詞在福安話中指的是父親的姐姐,而非對年輕女子的一種稱呼。湯在福安話中指的是熱水包括洗澡用的水,如:洗湯[θɛtɔng](洗澡),姐[ze]是指父親的妹妹,口頭語中一般稱對方為阿姐[aze/zɪ],按長幼順序一般叫“大姐”,“二姐”……“細姐”,國語中的姐在福安話中相對應的詞是姊[zi]。
不同辭彙
名詞
雞角、乞食、索、卵、閒日、會旁手、目睭、翼thia、/xige/kala車molo車、日中(白天)、先生、新婦、放學|午|晚、圓筆、原子筆、[骨交]、難受:氣虧、學校:學堂、賊:竊、餓:飢、蛋:卵、涼:沁、玩:踏柳*疑似由三月三踏青之類節日引申而來、周到:細膩、神經:癲趴、男孩:唐囝、女孩:諸囝、丈夫:唐甫人、女人:諸娘、游泳:洗身、不要:勿要、沒有:莫有、狗叫:犬吠、晚上:暝甫、臉盆:面桶生孩子:飼囝、古田本字是丘塍,意思是“一塊田”、
動詞
縛/綁、cuk(喝)食、嗅(heo)、曝、中意、高興、鹽(醃)、nooo、(看)、講、嗷(哭)、
作年作節
天氣動詞:做雨、做thang、
形容詞
qiok、mali、派頭、烏|黑、懸|高gatha
代詞
我:吾[ngou] 你:汝nü
他:伊[ei]
我們:吾儕[ngouzɛ連讀:nguɛ]和吾儕儕儂[ngouzɛzɛnœng連讀:nguɛzɪnœng]
你們:汝儕
他們:伊儕
大家:儕儂[zɛnœng連讀:zɪnœng]
自己:zenei[zenei連讀:ze-ei]
某人:某儂[munœng]
其他複數形式的詞一般加“儕”讀音的後綴[ɛ],如:學生儕[hɔθœng(z)ɛ](學生們)、傀儡儕[gøløi(z)ɛ](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