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肉

祭肉

祭肉,是古代祭祀時用來祭祀上天的一種祭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祭肉
  • 含義:古代祭祀時使用的肉類
  • 材料:馬、牛、羊、雞、犬、豕等牲畜
  • 級別:太牢,少牢等
古代祭祀時使用的肉類。在原始採集和狩獵時代,肉食是人們拼著性命獵來的。當原始農業和畜牧業發展起來時,肉食仍極為寶貴。孟子構想的理想生活,就以70歲能吃上肉為重要標準,弟子拜師的禮物也不過是兩束肉干,可見肉食的難得。正因為如此,肉食成為獻給神靈的主要祭品。
這此肉類主要來源於馬、牛、羊、雞、犬、豕等牲畜,後世稱“六畜”,這此被用於祭祀的牲畜叫“犧牲”。其中最常用的是牛羊豕三牲。魚兔野味也用於祭祀,但不屬“犧牲”。
不同級別的祭祀所用犧牲是不一樣的:天子祭祀社稷時牛、羊、豕(shǐ,豬)三牲全備稱為太牢,諸侯祭祀只有羊、豕,沒有牛,稱少牢。
祭祀時對於三牲的處理方式很多,其中有一種就是由專職人員(庖)在專門器具(鼎)中烹製。《莊子·逍遙遊》說:“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意思是,如果宮廷御廚沒把祭祀用的食物做好,主祭的人也不能跨過禮器去代替廚師烹調祭肉。越俎代庖這個成語就源於此。烹調須越精細越好,孔子說“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就是指祭祀時所用的食物。
祭祀結束之後,祭祀用的酒肉瓜果,則由人們分而食之,因此,我們將過節吃肉食稱為為打牙祭。天子和諸侯在祭禮之後,一般會將祭肉分賜朝廷重臣。而臣子分到祭肉之後,要在當天與家人分享完畢,所以孔說“祭於公,不宿肉”。家祭之肉則須在三天之內食用完畢,“祭肉不現三日”所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但是祭祖時則常吃最原始的食物,飲最薄的酒,祭肉不待煮熟就上供,叫“腥”。《史記·禮書》里早有記載:“大饗上玄尊,俎上腥魚”。是為了提醒子孫後代:飲水思源,居安思危。
清代曾流行過一種祭祀的形式,將大塊豬肉放入大鍋/鼎中煮,但不放任何添加料理,只要豬肉一翻花就出鍋,參與祭祀的人一起食用這些還很生的肉。原因是他們的祖先在遙遠的白山黑水生活的時候就是那樣吃肉的,今天的祭祀之所以還要那樣,就是提醒八旗子弟,無論在多么富貴繁華的生活里也不能忘記祖先的辛勤和艱苦。
對於君賜未烹熟的祭肉,孔子的處理方式是“必熟而薦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