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神光山國家森林公園
- 地理位置:廣東省興寧市
- 氣候類型:南亞與中亞熱帶過渡氣候
- 占地面積:674.6公頃
- 開放時間:全天候開放
- 景點級別: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 門票價格:免費
- 著名景點:神光寺 百花園 石古大王 寧字塔 神光山廣場 荷花池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景區熱度指數,歷史沿革,地理環境,位置,地形,氣候,自然資源,植物,動物,旅遊景點,神光寺,祖師殿,石古大王,墨池與探花書院,墨池寺,人文典故,交通信息,
歷史沿革
神光山國家森林公園的前身為神光山旅遊區。
2001年,作為興寧市最重要的旅遊景區之一,市委市政府將其建設列入“十五”計畫重點發展項目,列入興寧市城市建設總體規劃,由市林業局具體負責建設、管理。
2003年,市林業局又聘請廣東省林業調查規劃院對神光山森林公園進行詳細規劃。
2005年5月,經國家林業局批准,神光山正式晉升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地理環境
位置
神光山國家森林公園地理坐標:東經115°41′05″—115°41′14″,北緯24°04′59″—24°06′17″。四界範圍:梅子管理區山腳(沿公路至)窯山下移民房(沿山腳至)邱屋西側魚塘(沿公路至)打石坳山坑(沿山脊至)打石坑水庫壩(沿山坡至)曾公塘(沿山腳至)長窩裡(沿山脊至)牆腦(沿山脊至)燈盞神(沿山脊至)烏璋水庫壩下(沿山腳至)梅子管理區山腳。
地形
地形地勢總趨勢是北西向南東逐漸下降,而南部則由南向北遞降。
氣候
神光山國家森林公園屬南亞與中亞熱帶過渡氣候,年平均氣溫20.4℃。全市年平均氣溫21℃,降水量1540毫米。常年最熱月是7月,平均氣溫28.5℃,極端最高氣溫達38.3℃;常年最冷月是1月,平均氣溫11.4℃,極端最低氣溫零下2.7至零下6.4℃。年平均降雨量1540.3毫米。夏季降雨最多,占年降雨量的41.5%。年平均日照時數2009.8小時。風向比較穩定,以西北風頻率最高,東南風次之。
自然資源
植物
神光山國家森林公園以針葉樹馬尾松為建群種所組成的森林群落,它包括陣針葉純林和含有少量闊葉樹的針葉林,分布在公園大部分地區,面積36760平方米。含少量闊葉樹的針葉林喬木層通常僅由馬尾松構成;林下層常見木荷、潺槁樹、豺皮樟、黃牛木、鴨腳木等闊葉喬木種的幼樹;灌木層常見書匕金娘、梅葉冬青、九節、崗松、三叉苦、山蒼子、算盤子等;草本層則以芒萁、華南毛蕨等為主要林下植被。針葉林群落外貌灰綠,結構簡單,林冠較為整齊一致。其中在神光寺東側的一片馬尾松林,長勢好,雄偉高大,平均胸徑30cm。林分高10—15m。景區內現有各類植物共70科200餘屬1000多種
動物
景區內現有各種野生動物400多種。
旅遊景點
神光寺
神光寺原名壽慶寺,始建於北宋嘉佑三年,距今已有近千年歷史。明代,因南山改名為神光山,壽慶寺便改為神光寺。1984年,在泰國龍福寺主持彰慈大師(石善光,是高僧何南鳳的六傳弟子)等的倡議下,由泰國、印度等國及港澳同胞捐資,在原寺下面重新建造了神光寺,原址改建為祖師殿。神光寺建築仿泰國寺廟建築風格,紅牆綠瓦,雄偉莊重,占地面積約8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050平方米,內有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海會塔、藏經閣、觀音閣、地藏殿和東西廂房、玉佛堂、禪堂、紀念堂、齋餐館等。大雄寶殿內設有五百羅漢像,周圍還有釋迦牟尼成佛由來的磁畫等。寺內現有修行和尚居住。
祖師殿
在神光寺的上方建有祖師殿。殿分主殿和圍廊,占地三千平方米,建築面積一千一百五十平方米,殿內有大小佛像一百多個。
石古大王
從神光山西邊山口,邁步一百一十七級石級而上,可見到一棵千年古榕和一個古茶亭,在旁邊原有一個巨石,即為“石古大王”。相傳,石古大王為興寧古代的一位民族英雄,因保家衛國有功,被尊為神。後人為紀念這位相傳的英雄,在旁設有神壇和行宮。在壇上方有一橫匾,書有漆金大字“岩固天全”,這四個字可拆寫為“山口一人,石古大王”。
墨池與探花書院
在神光山東邊的山坳里的墨池寺邊有口石泉,泉水自石間湧出,長流不息,泉水清澈純淨而無雜質,水味甘甜。據明朝所編《正德興寧志》記載,宋學士羅孟郊少年讀書於此,常在泉邊臨池習書,洗硯池中,水盡墨色,因而得名墨池。羅孟郊刻苦攻讀高中探花,封為學士。後人為紀念他並激勵後輩,在墨池邊旁建一探花祠,後改為探花書院。
墨池寺
在墨池和探花書院邊有一古老的寺廟——墨池寺。墨池寺中有廣東最大的千手千眼觀音佛像和落成的大雄寶殿內的五百羅漢雕像。二處佛像的雕塑栩栩如生,雄偉壯觀,每日遊客絡繹不絕。
人文典故
1907年5月22日,同盟會在潮州黃岡發動反清起義,潮梅地區參加回響者多達5000餘眾,犧牲200餘人。因寡不敵眾,力戰6日而敗。27日下午,起義軍宣布解散,總指揮陳涌波、余既成被迫走避香港,何子淵等人隨即返回梅州。不久,蕭惠長、江柏堅、姚竹英、張花谷等人身份不幸暴露,被迫躲到何子淵家族的祖傳產業——石馬箭竹頂茶場避難。
丘逢甲為了營救革命黨人及商量下一步行動方案,於同年秋天,多次來到興寧與何子淵商討對策。後遇險黨人在何子淵、丘逢甲的疏通、擔保之下得以脫險。
重陽期間,何子淵攜丘逢甲等革命志士同游神光山,時值反清運動陷於低潮的非常時刻,東躲西藏的革命黨人一同登上雄偉俊朗的神光山,極目遠眺,只見重巒疊障,雲蒸霞蔚,青翠欲滴,遠山如黛,美不勝收!何子淵情不自禁吟出《清平樂·丁未重陽攜倉海兄登神光山懷舊》。
丁未重陽攜倉海兄登神光山懷舊:
清平樂
金秋欲暮,曲徑迷行路,借問黃花開幾度?山上遊人無數。當年同挹秋風,如今一同登峰。遙望天涯高處,遠山霧鎖雲封。
這首《清平樂》即景抒情,情真意切,真摯感人。全詞展現了何子淵、丘逢甲等老革命家愈挫愈奮、越戰越勇、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大無畏革命精神和英雄氣概,同時也給飽經滄桑的神光山留下了一則動人的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