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承訓

祖承訓,字偉績,號雙泉,遼寧興城人,明朝抗倭將領。左都督祖仁之子,祖大壽之父,祖大樂的伯父。

萬曆十年(1582年)任遼東副總兵,於遼東防守。萬曆二十年(1592年),日軍侵朝鮮,萬曆皇帝於7月派遣祖承訓領五千軍攻平壤,大敗而歸。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第二次抗倭戰爭中,表現英勇。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十二月至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一月參加了蔚山之戰。此後事跡不詳,後被誥贈榮祿大夫、左都督、少傅。

基本介紹

  • 本名:祖承訓
  • 字號:號雙泉
    字偉績
  • 所處時代:明代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遼寧興城
  • 主要成就:抗倭、抗蒙
人物生平,早年經歷,平壤大敗,抗倭援朝,人物成就,人物評價,軼事典故,後世紀念,藝術形象,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祖承訓本來是遼東將官之後,萬曆十年(1582年)任遼東副總兵,加左軍都督銜,以寧遠衛指揮同知協防遼陽。
萬曆十二年(1584年)二月,蒙古部落的三百餘名騎兵襲擾遼西走廊,祖承訓獲悉後,命令所部軍士兵分兩路,將入侵的蒙古軍隊截成兩段加以圍殲,混戰中殺死十多人。

平壤大敗

萬曆二十年(1592年)四月,日本豐臣秀吉派軍侵犯朝鮮,六月下旬,祖承訓率領五千明軍開赴朝鮮。七月至義州時,祖承訓接到朝鮮順安郡郡守黃瑗的報告:平壤日軍大部隊調去漢城,城中留守部隊極少。祖承訓輕信報告,立即率軍進逼平壤,兵至嘉山時,問當地人:平壤的軍隊是否還在?當地人回答還在,祖承訓舉杯對天說道:日軍仍在,一定是上天令我建立大功。七月十五日,祖承訓從安順連夜抵達平壤,十六日黎明,乘日軍無備,從七星門突入,同日軍展開巷戰。遭到700名日軍鳥銃伏擊,游擊史儒、王守官等戰死,只有祖承訓一個人逃脫。十二月二十六日,明神宗派遣遼東總兵李如松為提督,兵部右侍郎宋應昌為經略,副總兵祖承訓隨行。

抗倭援朝

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四月,李如松先後兩次假意接受日軍小西行長的請降,暗中準備戰鬥,可惜被小西行長知曉,於是李如松命令祖承訓穿上朝鮮軍的偽裝,偷偷埋伏在西南。而後李如松率領軍隊直抵平壤城下和日軍展開戰鬥,日軍輕視南面的朝鮮軍只布置了少量軍隊,祖承訓等人脫去偽裝,露出明軍的鎧甲後,日軍大驚失色,眾將趁機攻破平壤,打退倭寇。
倭寇逃離平壤後,副總兵劉綎率領五千軍隊到達,祖承訓和查大受等人一起抄小道翻過槐山,在烏嶺後面出現,令日軍大驚,於是移駐釜山浦。祖承訓又和劉綎一起屯兵大邱、忠州,以金羅水兵布釜山海口,稍微安定了朝鮮局勢。
不久後,日軍進犯鹹安、晉州,李如松令祖承訓屯兵鹹陽,取得了一定戰績,隨後日軍將朝鮮王子退還,祖承訓跟隨李如松大軍撤歸明朝境內。
後因子祖大壽貴,誥贈榮祿大夫、左都督、少傅。

人物成就

抗倭
祖承訓作為李如松家將之一,在抗倭時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平壤之戰,祖承訓瞞天過海成功令日軍慌亂無措,其將士無不一當百,攻下了平壤城,斬獲敵軍首級一千兩百多,並且令倭寇退還風月樓,逃遁龍山。其後,祖承訓和劉綎在朝鮮屯兵,安撫民心,成功穩住了朝鮮局勢,為朝鮮之戰的成功作出了貢獻。

人物評價

佚名:四世元戎。

軼事典故

修廟愛民
祖承訓曾多次捐資修繕寺廟古蹟。萬曆十三年(1585年),他看到覺華島(今菊花島上的朝陽寺已經破敗不堪,決定重修該寺。祖承訓慷慨解囊,自己捐獻了修寺的大部分經費,還動員部下將領和寧遠城的富戶、居士捐款。一年後,朝陽寺修葺一新。祖承訓還曾發起維修寧遠衛城西北的上帝廟。
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祖承訓得知沙河所(今興城市沙後所鎮)東沙河泛濫成災後,帶領部下捐資重修了龍王山上的龍王廟,還組織當地村民修整河堤,使這條河流幾十年未能成災。這塊重修龍王廟古碑陳列在興城文廟內的“碑林”中供人觀賞。

後世紀念

在頭道牌樓祖氏石坊正樓三重額枋中、下層南北面內容相同:中層陰刻“四世元戎少傅”;下層陰刻祖氏四世官爵:“誥贈曾祖榮祿大夫、提督遼東左都督少傅祖鎮;誥贈祖父榮祿大夫、提督遼東左都督少傅祖仁;誥贈父榮祿大夫、提督遼東左都督少傅、原任遼陽協守副總兵、左軍都督僉事祖承訓;欽差經理遼東、掛征遼前鋒將軍印、總兵官、左軍都督府左軍都督、少傅祖大壽”。

藝術形象

2004韓國電視劇《不滅的李舜臣》由張順國〔장순국〕飾演祖承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