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網路與團隊創造力的多階段循環演化機制研究

社會網路與團隊創造力的多階段循環演化機制研究

《社會網路與團隊創造力的多階段循環演化機制研究》是依託同濟大學,由羅瑾璉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社會網路與團隊創造力的多階段循環演化機制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羅瑾璉
  • 依託單位:同濟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團隊創造力是研發團隊價值貢獻的源泉,持續提升研發團隊創造力成為組織獲取技術領先優勢的關鍵。.本項目以研發團隊為調研對象,從社會網路的視角探索持續提升團隊創造力的過程與機制,以豐富團隊創造力的動態發展理論。項目研究擬通過構建社會網路-知識共享-團隊創造力關係模型,進一步分解各要素並建立要素維度間的影響關係;運用IMOI(input-mediator-output-input)研究範式分析社會網路-知識共享-團隊創造力影響關係的多階段循環演化過程與特徵;從過程干預角度,採用實驗研究方法探索有團隊自省干預的主動調控循環與無團隊自省干預的自發調整循環對社會網路-知識共享-團隊創造力的動態演化過程的作用機制,以期為持續提升研發團隊創造力提供理論依據和策略指引。

結題摘要

在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團隊創造力成為團隊及組織獲取技術領先優勢的重要影響因素。創新領域研究認為,團隊在研發項目實施過程中所結成的團隊內部和外部社會網路對團隊創造力產生的深刻影響。基於此,本研究以研發團隊為調研對象,從社會網路的視角探索持續提升團隊創造力的過程與機制,採用IMOI研究範式探究“社會網路-知識共享-團隊創造力”的動態演化關係。具體研究內容和發現包括:(1)團隊創造力的理論分析與量表開發。(2)團隊創造力的案例研究,通過四個企業案例研究,構建了團隊創造力的觸發機制、互動機制、平衡機制。(3)社會網路對團隊創造力的影響關係研究,重點構建“社會網路-知識共享-團隊創造力”關係模型,探究社會網路的何種特性更有利於團隊知識共享進而影響團隊創造力。該研究發現:網路密度與團隊創造力呈現倒U型的非線性關係;知識共享在網路密度與團隊創造力關係間起到中介作用;團隊知識共享在團隊領導的內部社會網路連帶與團隊創造力關係間起到完全中介作用。(4)“社會網路-知識共享-團隊創造力”的多階段循環模型研究,重點分析該模型的動態演化規律與特徵。研究發現:社會網路與團隊創造力關係呈現ASD(adaptation–selection -development)模式的動態演化規律。(5)多階段循環模型的主動調控機制研究,主要探討“團隊自省”作為循環中介的團隊主動調控作用;研究發現了團隊自省是一種動態演進的團隊行為過程, 採用IMOI範式來替代傳統的I-P-O模型能夠更好地剖析其對團隊創造力的動態機制。本課題研究的價值在於:不同於以往多數集中在某一層次或視角的研究,採用團隊創造關係視角、氛圍視角和過程的複合視角,通過團隊創造力的激發、互動和平衡三個機制框架,綜合研究團隊創造力多層面(個體、團隊、組織)影響因素和影響過程,研究發現了有利於團隊創造力提升的具體因素和影響情境。本課題的研究特點表現在真實案例剖析和多領域樣本實證實現多重影響要素集成和理論創新。本課題的具體成果包括:獲省部級二等獎1項、出版專著3部、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3篇、會議論文10篇,培養博士研究生10名(其中已畢業6名),碩士生6名(其中已畢業4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