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歷史批評是一種從社會歷史角度觀察、分析、評價文學現象的批評方法。它側重研究文學作品與社會生活的關係,重視作家的思想傾向和文學作品的社會作用。 社會歷史批評是當今批評方法類型中歷史最悠久、影響最大的方法體系,也是人們最熟悉的、慣用或濫用的批評方法。同時,它又是一個在不斷發展中的,仍有其生命力的方法體系。
基本介紹
基本主張,評判尺度,常用手段,拓展,
基本主張
文學的內容與社會生活關係密切
社會歷史批評認為,文學離不開社會歷史,文學在本質上是對社會生活的再現,因此文學批評應該重視對文學與社會關係的考察。法國文學理論家丹納的《藝術哲學》是社會歷史批評的奠基之作,在此書中,作者運用社會學中的地理學派和生物學派的觀點闡述文學藝術的發展歷史,說明了種族、環境、時代這三大要素對文學發展的決定作用。丹納肯定了文學藝術與社會的密切關係,儘管其方法存在著機械和簡單的缺陷,在論述中常用一種社會精神現象說明另一種精神現象,忽略了最基本的經濟因素,但社會歷史批評的基本觀點已經確立。
文學負擔著社會歷史使命
社會歷史批評關注文學對社會產生的影響。在西方,從古希臘的柏拉圖到十八世紀法國百科全書派的伏爾泰、狄德羅都十分強調文學對民眾的宣傳、啟蒙作用,把文學作為政治鬥爭的武器。俄國的別林斯基、車爾尼雪夫斯基、杜勃羅留波夫等革命民主主義者,也把文學活動和社會政治活動緊密聯繫在一起,要求文學家們勇敢地、無情地揭露當時農奴制社會的黑暗現實,以先進的積極的社會理想和美學理想衡量文學作品的價值,推動社會與文學的進步與發展。
評判尺度
社會歷史批評總是對所評論的對象做出價值判斷,從而形成了一定的評判尺度。一般說來,並非所有的批評模式都有明確的評判標準,但社會歷史批評卻非常重視對文學作品做出價值判斷。它的評判尺度主要是真實性、傾向性和社會效果這幾個方面。
文學作品的真實性是判斷作品價值的必要條件
社會歷史批評堅持文學是社會生活的反映,一部作品成功與否,其基本條件之一是看它是否真實地反映了社會生活。所謂真實性是指文學作品所展現的社會生活畫面,所塑造的藝術形象和社會現實生活的實際情況的符合程度,它是作者的真情實感、讀者的真實感受與藝術形象的真實的統一。因此,在社會歷史批評中,真實性是判斷作品價值的必要條件。對真實性的考察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眼:
其一,考察作品時代背景的真實性,看作品是否反映和體現了時代的進步傾向和潮流。
其二,考察人物的真實性,看人物是否合乎身份,人物性格發展是否合乎邏輯,人物的情感是否真實可信。
其三,考察細節的真實性,看其是否會造成逼真的效果。
文學作品必須具有正確的傾向性
社會歷史批評認為,文學作品的內容不僅僅應該是真實的,而且還應該是正確的,就是說,對文學作品真實性的考察必須要以考察作品的思想傾向性為前提,看其能否反映出歷史的趨向和時代的本質。批評家不僅要考察作品是否真實可信,而且還要站在社會歷史發展的高度,揭示作品所蘊含的歷史內容和思想意義。在分析和評論文學作品時,一定要把作品放到社會歷史的大背景中,運用一定的社會價值觀念和歷史發展觀念,以揭示作品主題的深刻與否。
文學必須重視社會效果
社會歷史批評十分重視文學的社會效益,它要求文學通過創造具有審美意義的文學形象以豐富人們的知識,影響人們的思想感情和世界觀,從而維護或破壞某種意識形態。它要求:
第一,社會歷史批評要求文學作品通過真實地反映社會生活,具體描繪各個歷史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和社會風尚,使讀者獲得較為豐富生動的社會歷史知識和生活知識,提高讀者觀察生活、認識生活的能力。
第二,社會歷史批評還要求文學作品通過藝術形象告訴讀者什麼是好的,值得讚美的,什麼是惡的,應該拋棄的,以影響讀者的思想道德和世界觀,幫助讀者更好地了解自己,增強改造世界的勇氣和力量,激發他們追求真理的欲望。
第三,社會歷史批評要求“寓教於樂”,文學作品應具有陶冶性情、愉悅身心的娛樂性質。不過文學作品的這種審美作用只是作為一種媒介,最終要達到的教育讀者的目的。
常用手段
對文學作品的社會歷史內容進行闡釋
社會歷史批評註重對文學作品社會歷史內容的具體闡釋。在對具體作品進行分析時,社會歷史批評通常都從內容出發來評判作品的價值。對抒情性作品,主要分析的是與現實相關的情感表達,對敘述作品,則主要通過人物形象和環境的分析來揭示主題及思想意義。
考察作家與他所生活創作的時代環境的關係
社會歷史批評認為,作者的生平際遇對作品的產生有直接影響,作者往往在作品中熔鑄了他的生活經歷和他對生活的理解以及他所意識到的使命感。通過對作者在一定社會歷史條件下生活、創作及其社會理想、思想觀念等方面的研究,將能更好地理解和評價作品。
其一是把握作家所生活的時代、環境對其創作的影響。首先要注意作家所處的社會政治條件對作家的制約,以便於從更廣闊的背景上探討作家的創作動機。其次作家批評還應注意到作家生活的藝術環境及文學思潮對其創作的作用。
其二是通過作品本身去發掘作者的風格和個性。批評家通過作者對題材的選擇、對人物的愛憎及結構布局等可以體會作者的情感、傾向和藝術追求。
對作家的評價要遵循整體性原則,因此對作家的研究首先要儘可能詳盡地掌握作家的生活經歷。其次,對作家的研究還應重視作家生活經歷和思想變化發展的歷史材料,這些顯示作家人生十字路口的材料將是作家研究中的關鍵的部分。第三,對作家的研究還應注意收集作家的創作自白和文學見解。這方面的材料將表明作家的藝術追求和具體創作過程中的個性特徵,成為了解和研究作家創作道路和具體作品的有力證據。這裡需要提醒的是,有些作家的創作談未必能真實地說明作品情況,這或是由於作家自身表達能力的限制,或是有意諱飾。因此,對於作家的創作談應採取謹慎的態度,做具體細緻的分析,切不可盲從或輕信。
聯繫文學作品的社會內容進行藝術形式分析
社會歷史批評並不排斥藝術分析。在論及作品價值時,社會歷史批評也要分析和判斷作品中人物形象塑造得是否成功,結構是否嚴謹,語言表達是否恰到好處,描寫是否生動等等,但它從來不就形式而談形式,而是聯繫社會歷史內容來談形式。
拓展
社會歷史批評的局限與庸俗社會學
社會歷史批評的局限與其基本特徵是相關的,主要表現在:其一,由於社會歷史批評十分強調文學與社會生活的關係,並注重對作家生平際遇的研究,因而相對忽略了文學作品的獨立價值、它的繼承和發展,尤其是它的形式因素。由此導致了對文學作品本身的特性研究不夠。其二,由於社會歷史批評賦予了文學作品太重的社會功用,而使文學作品處於一種尷尬的位置,它必須擔負起訓導讀者的責任。從某種意義上說,讀者的自主性、創造性未得到應有的尊重。
社會歷史批評的這些缺憾在一定程度上為庸俗社會學提供了可乘之機。庸俗社會學的鼻祖是前蘇聯的無產階級文化派和拉普派。他們習慣從政治觀念出發來評判文學作品,用階級分析代替藝術分析,政治標準成了文學批評的最高標準,正常的文學批評變成了政治鬥爭。
社會歷史批評的文化學拓展
文化因素的滲入使社會歷史批評得以深化。它以巨觀的、整體的眼光,一方面把文學活動、文學現象作為人類的或民族的文化系統中的組成因素來考察,另一方面又對文學現象中的各種文化因素做全面的、整體的觀照。這種批評方法一方面分析作家、作品、讀者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內涵,一方面揭示作品的內容和形式的文化構成,闡釋其文化意義。可以說,文化與社會歷史有著緊密的聯繫,但文化的內涵較之社會、歷史的內涵更為豐富,更具有縱深感。它不是把文學作品僅僅作為一定社會的反映或時代的產物,而是當做人類經驗的一部分。它超越了階級和時代的限制,在時間和空間上具有更大的自由。
從文化學角度觀照文學,主要表現在這樣三個方面:
首先,是對文學進行整體觀照。不僅全面考察文學與社會、文學與哲學、文學與宗教、文學與科技諸方面的關係,而且還須對文學做歷史的綜合追溯。這種文化視野與社會、道德的角度不盡相同,它更多地是著眼於作品的文獻價值,而不做善惡判斷。
其次,是對文學做比較觀照。這是一種跨越文化的研究。
各民族的文學,既有其相似的經驗和形式,又有各自的特點,由此構成比較的基礎。通過對不同民族文學的比較研究,藉助他國文學和文化的參照,不僅可以更好地把握本國文學的特點,而且還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各國的文學傳統和文化背景。
第三,對文學作品進行文化闡釋。如果說從文化角度觀照文學是側重於對文學作品外部聯繫的考察的話,那么,文學作品的文化闡釋則是對文學作品的內部研究,批評家要闡發的是文學作品中的文化因素。
其一,探尋文學現象中特定民族的文化心理
其二,揭示文學作品中的地域文化特徵。
其三,剖析文學作品中的文化衝突與變遷。
從文化學角度進行文學批評,有其優勢也有其局限。這種批評對文學作品的整體、綜合的研究打開了人們的思路,拓寬了人們的視野,使人們在人類文化的縱橫交錯的參照系中把握文學作品的豐富的文化內涵。它不僅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在更為宏闊的時空構架中重新審視和整合人類文學經驗的鑰匙,而且順應了當代世界文化和文學日益走向交流與匯通的大趨勢,這將給中國文學走向世界以切實有效的指導。但它較多地強調了文學作品的文化意義和文獻價值,忽略或不夠重視文學作品本身的審美追求,因而未能很好地分辨作品藝術上的良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