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井初步設計

《礦井初步設計》內主要內容包括初步設計編制依據,編制情況;設計指導思想;礦井(井田)特點、 設計確定的主要技術原則及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建議。

中文名稱礦井初步設計
英文名稱preliminary [underground] mine design
定  義在礦井可行性研究基礎上,為選擇和確定擬建礦井重大技術決策的初步方案和所需設備,以及為編制礦井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和總概算等進行的設計。
套用學科煤炭科技(一級學科),煤礦開採(二級學科),礦山開發和煤礦設計(三級學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礦井初步設計
礦井初步設計內容 礦井初步設計中編制的主要內容: (1) 總說明。包括初步設計編制依據,編制情況;設計指導思想;礦井(井田)特點、 設計確定的主要技術原則及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建議。 (2) 井田概況及地質特徵。包括井田自然地理、交通、電源、水源、區域經濟和建設材 料的概述;井田地質構造、地層、煤層與煤質情況,水文地質、開採技術條件以及 其他有益礦產的開採與利用評價的概述。 (3) 井田開拓。包括井田境界與資源(儲量)的確定;礦井設計年生產能力與服務年限 的確定;井田開拓方式,井筒位置、數目與用途的選擇;主要運輸大巷與總迴風大 巷的布置,採區劃分與配采安排;井筒井底車場及硐室布置。 (4) 大巷運輸及設備。包括煤炭及輔助運輸方式的比較和確定,主要運輸設備選型,機 車類型和數量及相配套附屬設備的型號和數量,輸送機型號、長度、頻寬、運輸速 度、運輸能力、輸送機功率。輔助運輸設備選型的類型、型號和數量。 (5) 採區布置及裝備。包括根據地質構造、煤層穩定性和開採條件分析比較選擇採煤方 法,選擇工作面採煤、裝煤、運煤方式和設備選型,確定工作面頂板管理方式,選 擇計算支架設備;初期採區數目,位置選擇,移交採區巷道布置,採區特徵和採區 煤炭、矸石和輔助運輸方式及設備選型;移交時採煤工作面布置、數量、工作面的 長度;移交生產和達到設計能力時掘進工作面的數量、組數,掘進機械設備配備, 巷道斷面和支護方式,移交時井巷總工程量。 (6) 通風和安全。包括概述鄰近礦井及本井田瓦斯、煤塵、自燃、煤和瓦斯突出、突水 及地溫等情況;礦井通風方式與通風系統選擇及其依據,礦井風量計算及依據,礦 井風壓和等積孔計算,礦井通風系統圖;災害預防及安全裝備。 (7) 提升、通風、排水和壓縮空氣設備的方案比選,設備型號、功率等。 (8) 地面生產系統。包括闡述煤質及其用途;煤的加工工藝流程;主、副井生產系統及 矸石處理系統;其他輔助設施。 (9) 地面運輸。包括對現在鐵路、鐵路規距、場外公路及其他運輸方式的闡述。 (10) 總平面布置及防洪排澇。包括工業場地“四臨”概況;工業廣場的平面布置情況; 場內的豎向設計及運輸系統;管線綜合布置及防洪排澇措施等。 (11) 電氣。包括供電電源、電力負荷、送變電方案、地面及井下供配電、礦井監控及礦 井通信概況。 (12) 地面建構物。包括設計的原始資料和建築材料;工業建構物、生產管理和生活福利 區及居住區的建構物布置。 (13) 給水與排水。包括給水、排水、室內給排水、消防及灑水系統等。 (14) 採暖、通風及供熱。包括採暖的範圍及方式;各建築物的通風方式和設備造型;井 筒防凍措施;鍋爐房設備選型;室外熱力管網布置等。 (15) 職業安全衛生。包括概述生產過程中主要產生的危害;地面建築及設施危害因素分 析及主要防範措施;井下職業危害因素分析及防範措施。 (16) 環境保護。包括自然環境及環境質量現狀,資源開採可能引起的生態變化,主要污 染源及污染物的種類、名稱、數量及濃度等;各種污物的防治措施;地面塌陷治理 措施;環境保護機構及專項投資等。 (17) 建築防火。包括防火設計依據概述;總平面布置防火採取的措施及消防措施的配備; 建築結構防火措施;地面消防給排水及滅火設施;電氣防火措施等。 (18) 節能。包括建築、供電、機電設備、供熱、給排水及環保等節能設計和節能措施概 述等。
(19) 建井工期。包括建井施工工期的編排及產量遞增的計畫和安排。 (20) 技術經濟。包括生產組織、勞動定員及勞動生產率、建設資金的籌措;原煤生產成 本估算與分析;礦井主要技術經濟指標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