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力顯微鏡(Magnetic force microscope.MFM)是一種原子力顯微鏡,通過磁性探針掃描磁性樣品,檢測探針和磁性樣品表面的相互作用以重構樣品表面的磁性結構。很多種類的磁性相互作用可以通過磁力顯微鏡測量,包括磁偶相互作用。磁力顯微鏡掃描經常使用非接觸式的模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磁力顯微鏡
- 外文名:Magnetic Force Microscope
- 縮寫:MFM
- 領域:光學、磁學
- 學科:光學、磁學
- 屬性:原子力顯微鏡
簡介
重要日期
- 探針和樣品之間的隧道電流被用作信號。
- 探針和樣品必須都是導體。
- 探針和樣品之間的力 (原子/靜電) 可以通過一個靈敏的槓桿(懸臂)的偏轉檢測。
- 懸臂探針通常懸掛在樣品相距幾十納米的上方。
- 源於原子力顯微鏡。探針和樣品之間的磁力可以測量。
- 雜散磁場的圖像可以通過磁化探針在樣品表面進行的光柵掃描獲得。
磁力顯微鏡結構
- 在x,y和z方向上移動樣品。
- 通過不同方向上的電極施加電壓。通常,每1到10nm1伏特。
- 圖像通過在樣品表面進行緩慢的光柵掃描得以形成。
- 掃描區域從幾個到200微米。
- 成像時間從幾分鐘到30分鐘。
- 根據懸臂材料的不同,懸臂恢復力常數從0.01到100N/m。
- 在過去,探針通過蝕刻鎳之類的磁性材料獲得。
- 現在, 探針(探針懸臂)通過結合微加工和光刻技術來製造。因此,更小的探針得以製造,並且具有更好的操控性。
- 探針被一層很薄(< 50nm) 的磁性薄膜(比如鎳或鈷),通常具有高抗磁性,因此探針的磁性狀態(磁化強度M)不會在成像過程中改變。
- 探針懸臂模組由共振頻率相近的壓電晶體以通常10K赫茲到1M赫茲的頻率驅動。
掃描過程
- 首先,各條掃描線測量生成剖面。探針的測的的是樣品接近於AFM測量的結果。
- 提升磁性探針高度,離樣品更遠一些。
- 重複測量, 從中提取出磁性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