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釘子

碰釘子

“碰釘子”其由來有兩種:一是說封建時代的衙門、官宦人家宅邸的大門上都有“門釘”,老百姓常在這地方受制於人,門難進、事難辦、臉難看,被卻之門外,謂之“碰了釘子,或說“碰了一鼻子灰”。元雜劇《西廂記·寺警》一折:“我撞釘子,將賊兵探知。”可見元代時已有“撞釘子”此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碰釘子
  • 外文名:meet with a rebuff
  • 注音:pèng dìng zi
  • 釋義:指遭到拒絕或者受到挫折
  • 近義表達:碰了一鼻子灰
詞語解釋,碰釘子的由來,

詞語解釋

【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回:“何況給別人說話,怎么好冒冒昧昧的去碰釘子?”
【事例】:他連日奔波募款,卻四處~,深感懊惱沮喪。
辦事遭到拒絕或受到斥責,國語說是“碰壁”,俗語則說是“碰了釘子”,意同“碰了一鼻子灰”。

碰釘子的由來

二是說:“碰釘子”是青洪幫中洪門的切口(隱語行話)“碰到釘字”,意為遇見對頭。“釘子”與“釘字”互為諧音,且意義又基本相同,所以,就以訛傳訛將易於理解的“碰釘子”一語流傳開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