碭山年畫

碭山年畫

碭山年畫是一種傳統美術,安徽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碭山年畫
  • 非遺級別:省級
  • 非遺類別:傳統美術
  • 非遺批次:第三批
歷史淵源,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年畫是我國古老的民間藝術,它反映人民大眾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人們對未來的希望,是中華民族祈福迎新的藝術品。碭山年畫起源於清朝中葉,當時叫"畫片",至道光年間文人李光庭在文章中寫道:"掃舍之後,便貼年畫稚子之戲耳"。年畫由此定名。
據有關資料介紹清朝年間碭山年畫有《判官》《關公》《五子登科》《二十四孝圖》,木版年畫有《鬥神》《灶王》之類,皆有鎮宅、忠孝節義、望子成龍之意,至民國時期年畫內容基本未變。新中國成立後,碭山年畫獲得新的生機。由於地緣關係,碭山年畫受山東濰坊和河南朱仙鎮年畫的影響,但又不同於兩地的年畫。其木版年畫以碭山梨木為母版,梨木木質細膩宜於雕刻,線條雕刻有陰有陽,線條粗實淳厚,色彩艷麗莊重,鄉土氣息濃郁。對開年畫用水彩紙和水彩、水粉顏料並輔以炭精粉擦拭面部和手的陰影部分,有別於其他年畫的畫法。畫出的年畫(包括鬥神)色彩鮮艷,色調渾厚明快,對比強烈、富麗堂皇,畫面飽滿緊湊,虛實相兼,鐵線勾勒,線條流暢,剛柔並濟,表現形式講究對稱,手法誇張,富有氣勢,別具民間情趣。是獨具有碭山地方特色的年畫,在全國年畫領域獨樹一幟。上世紀70-90年代,碭山年畫發展至巔峰時期,全縣畫年畫的有60多人,70年代以後,碭山縣文化館每年都舉辦美術展覽和年畫培訓班,重點抓年畫創作,有的獲省優秀年畫創作獎,1985年孫宗禧、范鳳嶺被接納為安徽省年畫研究會會員、孫宗禧當選為年畫研究會理事。碭山年畫以孫宗禧、范鳳嶺為代表的主力派年畫家以及崔基旭、於忠興、黃興橋等相繼參與,從事年畫創作。80年代在合肥工作的碭山籍女畫家朱秀穎也從事碭山年畫的創作。同時又帶領一大批熱愛年畫的青年人參與其中,碭山年畫呈現一派欣欣向榮的喜人景象。

社會影響

幾十年來,碭山年畫已打進全國年畫市場,在全國年畫界占有一席之地,有112幅年畫作品在安徽、河南、河北、山東、江蘇等九省市自治區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到全國各地,深受廣大城鄉人民喜愛。1984年,安徽省文化廳舉辦建國35周年畫展,范鳳領創作的年畫《中華武術》獲得三等獎。1985年碭山縣誌記載了孫宗禧、范鳳嶺、於忠興、崔基旭在省級出版社出版的年畫作品名錄19幅。碭山縣誌彩頁收錄了孫宗禧和范鳳嶺的年畫作品。1997年3月23日,安徽日報美術專頁《藝壇風流》欄目刊登了國家一級美術師、安徽省美協副主席、安徽省年畫研究會會長朱秀坤撰寫的人物傳記"紮根基層,筆耕不輟--記人物畫家范鳳嶺"。文中介紹了范鳳嶺創作的年畫並予以高度評價:他吸收民間年畫的特點並加以創新畫出的年畫色彩鮮艷而不落俗,對比強烈而不呆板,深受廣大城鄉人民喜愛,有較高的欣賞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