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子城

碗子城

碗子城,是太行陘中“羊腸坂道”上一處關隘。位於山西晉城市澤州縣晉廟鋪鎮碗城村,與河南沁陽常平鄉附近,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碗子城,由唐代大將郭子儀率領部隊所建,是歷代鎮守天井關的駐兵之地,扼守澤(澤州府,今山西晉城)、懷(懷慶府,今河南沁陽)之要衝。四周均被羊腸坂道所包圍。

碗子城,其南、北門原書寫有“北達京師”、“南通伊洛”的石刻,現因為年代久遠已經不存,城廓依山崖而建,規模不大,名字的由來緣於這座古堡似的建築,由青石壘成,呈“圓碗狀”,“狀如碗然,故云碗子城”。

碗子城,現存建築遺址有孔子廟、碗子城、孟良寨等十餘處,具有軍事、商貿、交通等多方面的研究價值,近年來因馮小剛導演的影片《1942》而聞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碗子城
  • 外文名稱:Sub City Bowl
  • 地理位置:山西晉城澤州縣碗城村,與河南沁陽常平村交界處
  • 氣候類型: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一畝左右
  • 開放時間:早9:00-晚18:00
  • 門票價格:78元
  • 著名景點:羊腸坂古道,趙長城等
建築構造,歷史沿革,主要景觀,歸屬爭議,爭議由來,山西晉城說,河南沁陽說,專家點評,開發狀況,電影取景,

建築構造

碗子城,屬太行八陘之一太行陘中“羊腸坂道”上的一個關隘。太行八陘,是古代晉冀豫三省穿越太行山相互往來的咽喉通道,同樣也是三省邊界的重要軍事關隘所在之地。其中的 “太行陘”為“北達京師”“南通伊洛”,是連線山西、河南兩省的必經要道。這條神秘的古道蜿蜒在崇山峻岭間,因其形狀似羊腸而有了另一個名字——“羊腸坂道”。
碗子城碗子城
碗子城,修建於唐代初期,是歷代鎮守天井關的駐兵之地,扼澤(澤州府,今山西晉城)、懷(懷慶府,今河南沁陽)之要衝,是“北達京師、南通河洛”的重要的軍事關隘。
碗子城,因其所在的這條古道蜿蜒在崇山峻岭間,其形狀似羊腸而有了另一個名字即"羊腸坂道"。路邊的石刻"古羊腸坂"為清代書法家翁同龢所書。李白等著名詩人路過這裡,都為此留下千古詩篇。

歷史沿革

戰國時,秦國大將白起率軍經晉城攻打趙軍,留下赫赫有名的長平之戰。秦國的昭襄王曾親自到此,盡征河內十五歲以上男子從軍。
碗子城碗子城
三國時(206年),曹操率兵親征高幹,途中經過著名的羊腸坂道,留下著名的 《苦寒行》:"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羊腸坂詰屈,車輪為之催"。
唐朝,唐代大將郭子儀率領部隊建城。
宋代,李筠據澤州,宋太祖趙匡胤御駕親征,路經碗子城,山多石,不可行,宋太祖先於馬上負石,六軍皆負石,即日平石為大道,遂至澤州,大敗李筠。
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曹濮、王士誠等上太行,攻陷晉寧路,元將察汗帖木兒敗之,分兵屯澤州,塞碗子城,破其關。
明朝時,大將徐達曾率王世貞、馮勝、傅雲勝上山西,從河南武陟取懷慶,逾太行,克碗子城,取澤州府,遂取潞州。
1986年,“碗子城”做為古羊腸坂道的一部分,被河南省政府公布為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
2004年,“碗子城”做為天井關遺址的一部分,被山西省政府公布為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
2004年,因馮小剛導演的影片《1942》而聞名。

主要景觀

碗子城,由唐代大將郭子儀率領部隊所建,是歷代鎮守天井關的駐兵之地,扼守澤(澤州府,今山西晉城)、懷(懷慶府,今河南沁陽)之要衝。四周被連線晉豫兩省的古道羊腸坂道所包圍。
古關隘天井關古關隘天井關
碗子城,其南、北門原書寫有“北達京師”、“南通伊洛”的石刻,現因為年代久遠已經不存。城廓面積僅有1畝左右。依山崖而建,規模不大,名字的由來就是緣於這座古堡似的建築,由青石壘成,呈“圓碗狀”,“狀如碗然,故云碗子城”。
碗子城中央有一條南北向的石砌山道,順這條彎彎曲曲的山道南下數里便到達沁陽常平村,山道旁山崖上雕刻著“古羊腸坂”四個大字,是清代“兩代帝師”翁同 親書。碗子城東西長50米,南北闊25米,城牆高5~7米,寬4米,依山傍谷,“羊腸坂”從碗子城中穿過,兩邊是令人毛骨悚然的懸崖和深淵,是太行陘唯一咽喉通道和關隘。在碗子城周圍留存有城牆約200多米,城堡遺址7處。距城堡西南不到1公里的山壁上有3處元代銘記和1處石龕,石龕內刻一佛二菩薩。從碗子城山下仰望,山勢平凹,像一個巨人托舉著一個小小的碗樣的城堡。
碗子城所在的孟良山,山頂有孟良寨遺址,對面山頂有日本人建的炮樓遺蹟,山腰上還有文革時修的防空洞。整座山從山頂到山底有不同時期的四條公路,依次為:孔道(孔子周遊列國前往晉國時走過的古道)、羊腸坂(也稱曹道戓趙道,曹操北上時重修,宋太祖趙匡胤御駕親征時再修)、軍道(由閻錫山修建於民國時期)、207國道(建國後修長的通往河南的二級公路)。再加上周圍的遺址天井關孔子廟、孟良寨等,使碗子城具有軍事、商貿、交通等多方面的研究價值。
碗子城碗子城

歸屬爭議

爭議由來

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位於太行山南麓崇山峻岭中的河南常平村和山西大口村,就因為歷史遺蹟“碗子城”的 歸屬問題而爭執不斷。河南與山西兩省政府分別在1986年和2004年將其確定為本省的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 8年11月中旬,山西方面宣布對“碗子城”擁有“主權”,卻遭到河南省沁陽市常平村民眾的阻止。
碗子城“羊腸坂”古道碗子城“羊腸坂”古道
彎彎曲曲的羊腸坂就是著名的“太行八陘”之一的“太行陘”。它南起河南焦作市沁陽市,北至山西晉城市澤州縣,古往今來都是河南進入山西的重要軍事通道,歷史上無數次著名的戰役在這條古道上發生,其中包括常平村人永遠銘記的“常平阻擊戰”。在這場戰役中,國民黨第四十軍黃樹勛旅與日寇血戰49天,3000多名抗日將士的墓碑至今仍留在常平村。
兩地之爭始於1966年,當時為人民公社建制,村為大隊。一次,大口大隊的民眾趕著牛到碗子山南坡放牧,常平 大隊的民眾認為耕牛闖進了他們的養護區,把大口大隊的9頭耕牛趕走,此事逐級反映後,甚至驚動了國務院。
“碗子城”始建於唐,當時就是羊腸坂上最重要的軍事哨卡。
這條古道和這座城堡上已不再有昔日繁忙的景象,它們的存在更多地是為了某種象徵意義。然而,在1965年至今的43年裡,這塊地方成了常平村與晉廟鋪鎮爭執不下的焦點。
1965年,常平鄉一支林業專業隊在常平村天池嶺、牛心棧兩個自然村村邊植樹。此次植樹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以樹為邊界,劃定兩個自然村的邊界。此時,大口村一村民聲稱此處地界屬晉廟鋪鎮,將20頭牛趕到邊界內吃草,遭到常平村村民阻止,雙方產生地界糾紛。
63歲的張志懷當時在常平村村委會工作。他回憶說,當時常平村堅決不認同大口村的做法,這不僅牽扯到大片土地問題,而且一旦將天池嶺和牛心棧劃到山西,“碗子城”也就被一塊兒圈走了,村民們感情上接受不了。
發生糾紛後,雙方嘴官司不斷升級,最後打到了國務院。在此期間,雙方相互舉證。晉城方拿出了一張民國十四年測繪的軍用地圖作為兩省界線的主要依據,並提出“地圖界線和民眾習慣界線是一致的”。對於晉城方拋出的這張地圖,常平方並不認可,因為如果以這張地圖為依據,就把當時的沁陽縣實際管轄的兩個生產隊、100多戶、500多人口、近4萬畝林地全都劃給了山西。常平方說:“晉城方不尊重歷史實際情況,拿著一張小地圖到處要地,實在不像話。”隨後,晉城方又拿出了一張同治五年的文約為憑,聲稱常平鄉又一自然村馬窪嶺屬於晉城。緊接著,常平方也拿出了從光緒三年起這塊土地就歸常平的證據。
這些憑證都沒有把雙方中的任何一方說倒。這直接導致1966年山西省和河南省的兩位副省長齊肩站在了“碗子城”廢棄的城牆之上,對邊界一事進行商議。幾經反覆,這件事總算是塵埃落定,常平方占據上風。然而,此次長達一年的爭論在晉城方心中似乎留下了一條隱隱的傷疤。
1986年,羊腸坂被認定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此時的常平村人鬆了一口氣,因為羊腸坂及“碗子城”在常平村人的努力下被保護了起來,對常平村人來說,這是他們對祖宗最好的交代。而沒過多久,“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碑文上的“河南”兩字便被晉城方的一些村民抹去了。這件事深深地傷害了常平村人。張志懷回憶道:“當時村委會試圖派人專門看管碑文。”
旅遊開發古城遇生機不料地界爭執再次起
1965年,爭執過後,常平方和晉城方沒有大吵大鬧,但小吵小鬧不斷。
2001年,焦作市旅遊事業已紅紅火火,沁陽市以神農山風景區為依託帶動了多項旅遊產業的發展。當年,時任焦作市市委書記的秦玉海考察了羊腸坂,看到了“碗子城”,並稱“羊腸坂在我市諸多景點中獨具特色,它橫跨幾千年歷史,既是一部戰爭史、又是一部交通史和文化史,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
這次考察極大地鼓舞了沁陽市政府和常平人保護、開發羊腸坂的決心。訊息不脛而走,傳到了離常平村五六公里遠的晉廟鋪鎮。隨後,一個令常平人迷惑的勘界圖形成,這張勘界圖上標著“碗子城”在山西境內。
2001年秋,剛從常平村支部書記職務上退休的張志懷參與了界碑的定位。張志懷回憶,當時晉城方想往南多來8米,這樣一來,就把常平村北頭全划走了。“這咋行,我們村里幾個幹部都不同意,最後界碑也沒埋成。”張志懷說,“至於那個勘界圖,村里、鄉里、沁陽市都沒有簽字承認。”
2002年,沁陽市文物局制訂了《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羊腸坂歷史遺蹟位置修復規劃方案》。沁陽市文物專家鄧宏禮稱,古戰場、古棧道以及分布其間的諸多文物古蹟對專題旅遊者有極強的吸引力,並將羊腸坂的修復規劃分為近期、中期、遠期規劃。近期規劃就是修復“碗子城”,也是此項投資中所需資金最多的修復項目。
這一規劃方案直至2005年常平村新一屆領導班子上任才得以逐步實施。常平村村委會主任張敬利說:“當年競選時,我的競選宣言就是修復‘碗子城’,結果我成功當選了。”張敬利回憶,新當選班子成員的第一次會議就是在“碗子城”開的。2008年,張敬利連任常平村村委會主任,此時經過幾年的努力,他們已籌集了“碗子城”修復資金。因而,帶著興奮的心情,新領導班子的第一次會議地點又設在了“碗子城”。
2008年11月10日,在村委會組織下,常平村十幾個村民上山清理“碗子城”周圍的雜草。可正當他們熱火朝天地準備乾一番事業時,晉廟鋪鎮的部分村民也來清除雜草,也要開發“碗子城”,雙方再次發生爭執。11月17日,晉廟鋪鎮鎮領導一行人拿著2001年的勘界圖來到“碗子城”,堅持說“碗子城”在晉廟鋪鎮境內,應由晉城方進行開發,並要求進入“碗子城”。此時的常平村人仿佛大冬天裡被人潑了一盆冷水,負責看護“碗子城”的村民張懷德氣憤地回答:“這是我們的城,你們不能進來!”11月20日,晉廟鋪鎮鎮領導又來協商“碗子城”開發事宜,但無果而歸。
這件事又一次刺激了常平村人的神經,張懷德立即對常平村80歲以上老人一一進行走訪,藉此來驗證“碗子城”的歷史歸屬。張懷德無奈地說:“這種糾紛何時是個頭呀?”
林地糾紛轉為文物之爭
離“碗子城”僅有4里地的常平村有人口2500多人,而距“碗子城”略遠的大口村有700多口人,離碗子城較 近的是大口村碗子村組,有100多人。
常平村村文書張大豆認為,目前留存最遠的憑據,是明萬曆二十七年在山頂上立著的一塊界碑,上面清楚地界定了兩 村也是兩省的分割線,幾百年來,一直為雙方認可,村民在各自的地盤上春種秋收,相安無事。界碑後來被大口村的人推下山 去摔成兩截。而古羊腸坂道所具有的關隘文化和歷史價值,使它躋身於河南省第二批重 點文物保護單位,從而受到各界的關注。
據沁陽市文物局局長田中華介紹,1986年11月21日,沁陽境內的古羊腸坂道被公布為“省保”,附屬文物包 括碗子城、孟良寨、唐城、“古羊腸坂”摩崖題刻、元代石像及哨所城堡等。
後來,沁陽市在“古羊腸坂”題刻南40米的山坡平台上立有文保標誌石碑。可是時間不長,“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 單位”石碑被山西方面毀壞,就連沁陽市林業局立的標牌也被毀掉。
2002年7月17日,沁陽市人民政府劃定了古羊腸坂道重點保護範圍,以保護標誌為坐標,向南500米,向北 400米,向東680米,向西220米;而一般保護範圍是自重點保護區邊界向外擴1000米。碗子山頂南側的孟良寨和 碗子城在重點保護範圍內。
2004年6月,山西省政府把“碗子城”等古蹟公布為山西省第四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他們也在“碗子城” 附近立了石碑,儘管基座非常結實,還是被常平村的民眾毀掉。
此次河南省文物局下撥的維修專款到位後,常平村村民更是熱情高漲,村委會主任張敬利的想法是,將來和丹河峽谷 風景名勝區管理局聯合開發“碗子城”。
歷史遺蹟能開發成景區嗎?田中華認為,對文物是以保護為主,合理利用。
對此,中國旅遊學院副教授唐開康認為,適度的開發不僅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文物景區,喚起大家的保護意識,同時 還可以幫文物景區籌措到資金,用於進一步的保護工作。
兩地旅遊資源博弈
早在上世紀90年代末,沁陽方面便先後投資數千萬元開發常平鄉境內的丹河峽谷,成立了丹河峽谷風景名 勝區管理局,通過10年的開發,目前已將該地打造成了一個集歷史人文景觀、自然風光、民俗旅遊為一體的綜合性風景區, 其中“碗子城”和古羊腸坂遺址是待開發的景區之一。這裡還成了影視拍攝基地,2001年以來,央視等先後在這裡拍攝了 《太極英雄》、《大秦帝國》及《臥薪嘗膽》等電視劇。
河南方面的旅遊開發意識觸動了山西人的神經,2002年,山西晉城市澤州縣晉廟鋪鎮成立了“太行關古文化景區開發籌備處 ”,聘請北京的有關專家編制了太行關景區總體規劃,開始著手對“碗子城”等景點進行開發。
2003年11月26日,晉城市旅遊文物局局長郭晚勝考察了“碗子城”後說,晉廟鋪鎮歷史文化積澱深厚,孟良 寨、羊腸坂、碗子城等古寨堡、古關隘、古道遺蹟極具歷史研究價值。近年來,由於重視不夠,有被河南沁陽搶先開發的危險 ,今後要加快申報“省保”、加大開發力度。
2005年,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又成立了珏山——丹河峽谷地質公園籌備組,開始省級地質公園申報工作。而此時,位於 沁陽境內的丹河峽谷風景名勝區已經開發得有聲有色。
2008年12月18日,“太行關古文化景區開發籌備處”負責人韓廣周告訴筆者,太行關古文化景區項目已完成 了景區旅遊總體規劃,還通過了山西省發改委的批准備案。
太行關古文化景區規劃面積為145平方公里,規劃總投資1.55億元,項目建設工期為2006至20 15年。但是,現在還處於招商階段。
韓廣周說,雖然處在太行山北端的山西旅遊資源豐富,但在開發利用上,山西不如河南的力度,太行山南端的河南已 成功地開發了雲台山、青天河、丹河峽谷等風景區。他認為,對“碗子城”之爭,最好的解決辦法是,雙方坐下來協商,擱置 爭議、共同開發。
爭端背後的利益分析
巧合的是,就在晉城方拿著勘界圖來到“碗子城”時,神農山風景區也從晉城方處看到了這份勘界圖。看後,神農山風景區領導有些想笑,因為根據這張勘界圖,從神農山風景區捨身台景點往北全在山西境內。“我們幹了這么多年,全是在給人家乾呀?”景區一些工作人員說,甚至有人大膽揣測:“晉城方想分焦作旅遊一杯羹。”
如果說上個世紀60年代常平方與晉城方的糾紛完完全全是“地界糾紛”,那么,此時再看“碗子城地界之爭”就不能不令人想起幾年前的“雲台山地界之爭”了。這些爭執的背後,或多或少都隱藏了經濟利益。
修武縣北部與山西省陵川縣接壤,邊界線長達48公里。1999年,陵川縣對雲台山部分區域的管轄權提出異議。雙方經多次協商,未能達成共識。最後,國家勘界辦在充分調查的基礎上,對山西、河南兩省下發了《關於晉豫兩省在雲台山風景名勝區和青天河水庫段的行政區域界線及有關問題的處理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維持勘界現狀,景區內的一切開發行為要服從雲台山風景區的統一規劃和管理。然而,這個《意見》並未完全阻止雙方的爭吵。《經濟視點報》記者李萬卿在關於此事的一篇調查文章中一語道破:“景區發展了,一向友好的鄰居也要開發。”
一位旅遊界的業內人士介紹,似乎從雲台山開始,山西晉城方面強烈地產生了與焦作“共同開發旅遊資源”的念想,一些人也試圖尋找更多理由來支撐“打破省際地域界限開發旅遊”的理論。而更多的旅遊界業內人士認為:“這些想法不成熟,也不太切合實際。”
不管怎樣,羊腸坂、“碗子城”曾是晉豫人民的友好見證,誰都希望把它完好地保護下來,誰都希望相互的友好關係繼續下去,而不是被某種芥蒂所破壞。

山西晉城說

《澤州府志·關隘·古蹟》稱:“府南九十里太行絕頂,群山回匝,道路險仄,中建小城若鐵瓮。”碗子城建於唐初,以控懷澤之沖,因城甚小故名。宋初,李筠據澤州,宋太祖御駕親征,路經碗子城,因山陡石多路不好走,太祖親自下馬,背負石頭,群臣六軍盡皆照做,路乃通。明正統年間(1436—1449),寧山衛指揮胡剛帶人鑿石開山,平為道路,“車騎差得通”。
碗子城碗子城
歷史上碗子城爭議頗多
關於“碗子城”的歸屬,歷史上就爭議頗多。明初,晉豫(山西、河南)分界時,碗子城隸屬河南省。而記者在“碗子城”遺址的殘破石碑上,看到了明“嘉靖”的字樣,史書上的記載是嘉靖二十二年秋,河南御史李宗樞因農民起義而向山西借地修城進行防禦。
山西晉城旅遊文物局認為:勘界圖已標明
澤州府就是現在山西晉城市。晉城市旅遊文物局認為,最直接的“證據”就是現在的勘界地圖。由文物科工作人員提供,記者看到了這份最新的2001“山西省人民政府與河南省人民政府聯合勘定的行政區域界線協定書”,上面很明確地標明“碗子城”隸屬於山西,這份協定書上有當時山西、河南兩省的主管省領導的親筆簽名。
2004年6月18日,“碗子城”被山西省政府公布為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1月7日,在晉城市旅遊文物局,文物科工作人員張建軍告訴記者。在他提供的《晉城文物保護單位薈萃》的書中,記者看到了“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天井關”遺址中,有詳細描述現存建築遺址“碗子城”的字樣。

河南沁陽說

據《河內縣誌》記載:“太行山頂,其路羊腸,百折中有一城,地僅一畝。唐初築城,以控懷澤之沖。”清光緒年間對該城進行修葺,洞門上方均嵌石刻,東曰“北達京師”,西為“南通伊洛”,實為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關要寨,自古乃兵家必爭之地。
古羊腸坂道古羊腸坂道
據《懷慶府志》記載:“太行山頂,其路羊腸,百折中有一城,地僅一畝,唐初築城,置此以控懷、澤。甚小,故名。”
據《讀史方輿紀要·卷四十九·河南四》記載:“碗子城山在府(懷慶府)北五十里太行山畔。山勢險峻,羊腸所經,上有古城,亦曰碗子城關。元至正十八年,汝、潁賊大掠山西,察罕擊之,自河東進屯澤州,塞碗子城。既而守將周全以懷慶叛降劉福通,察罕遣將守碗子城,為全所敗。明初大兵攻山西,自碗子城北出,破澤、潞諸州。蓋南北之要道也。”、“碗子城關見前碗子城山。又大斛關,在府北太行山畔,唐置。”
據《讀史方輿紀要·卷九》記載:“河南守將馮宗異等由懷慶徇太行,太行山南去懷慶府城二十里。宗異遂克武陟,武陟是今懷慶府屬縣,下懷慶,拔碗子城碗子城山,在懷慶府北五十里,有關當太行山道,至為險要,取澤、潞二州,擴廓遣兵分道拒守。”
據《讀史方輿紀要·卷四十三》也記載:“《志》云:府南九十里有碗子城,是為太行絕頂。其間群山迴環,兩崖相夾,中立小城,隱若鐵瓮,亦曰碗子城關,亦曰碗子城山。明朝正統中,鑿石平險,以免折軸摧車之患。今關屬河南河內縣。”、 “橫望隘,在州西南八十里,太行絕頂也。即狄梁公望雲思親處。今為橫望鎮巡司,洪武二年置,與懷慶府碗子城相距六里。又南有柳樹隘,亦曰柳村店,有巡司戍守,與碗子城相接”
《重修太行山路記》記載了元朝至正年間懷慶府重修太行山路羊腸坂的情況。據史料記載,自春秋戰國至民國時期,在羊腸坂發生的重大戰役有數十次。
河南沁陽市文物局認為:縣誌上有明確記載
懷慶府河內縣就是現在河南沁陽市,沁陽市文物局認為,縣誌上有明確記載,碗子城應該就是沁陽的,而現存的古羊腸坂在碗子城以下,肯定在沁陽轄區。除《河內縣誌》外,其他的一些歷史古蹟中也能找到類似的記載。
在河南省沁陽市文物局,工作人員同樣提供了相關資料。並表示“碗子城”是1986年河南省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他們這有詳細記載。記者看到,位列名單第250位的便是“古羊腸坂”,其詳細說明為坂道兩側50米重點保護區,而“古羊腸坂”正好穿“碗子城”而過。
對於古羊腸坂,通過歷史梳理,沁陽市文物局認為,太行陘大概形成於戰國之前;從戰國時起,太行陘軹關陘(在今濟源)和白陘(今輝縣)一道成為由山西入河南的交通和戰略要道。不管是史料、古蹟、政府出台的相關規定以及當地村民們的生活習俗,都讓沁陽市文物局認為,古羊腸坂就是河南的無疑。
自從1986年,古羊腸坂被省政府公布為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後,沁陽市文物局就派人保護古羊腸坂。河南省公布古羊腸坂為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定界顯示,古羊腸坂位於沁陽市西北常平鄉常平村北,重點保護範圍以保護標誌為坐標點,向南500米,向東680米,向西220米,向北400米。2007年,沁陽市文物局打報告向上級部門申請古羊腸坂維修金,現在20萬首期維修金已到位,目前正在整修。

專家點評

專家觀點:一個“碗子城”居然分屬兩個省的文物保護單位,對此中國古文化研究專家、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家魏崇武先生。研究了記者提供的資料後,魏先生表示,儘管兩省都將其列為省文物保護單位,但其實內容不一,山西省的依據是省保單位“天井關”,這是一個古代關隘,山西省認為“碗子城”是進入山西的第一個關隘,是“天井關”的一部分;而河南省的依據省保單位“古羊腸坂”,羊腸坂是一條古道,連線河南和山西,從河南常平村起,到山西大口村止,河南省認為碗子城是“古羊腸坂”古道上的建築,是古道的一部分。

開發狀況

山西晉城市澤州縣晉廟鋪鎮成立太行古文化景區籌備處
2002年古羊腸坂道終止的山西晉城市澤州縣晉廟鋪鎮,已成立太行古文化景區籌備處,籌備處黨支部書記是太行關文物管理所所長韓廣周,韓廣周認為,古羊腸坂自古以來就是山西的。
2003年他們花30萬元請北京一家公司對古羊腸坂附近146畝土地進行規劃設計,2004年,山西省政府把古羊腸坂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太行古文化景區被山西省發改委立項。
這么多年為什麼沒有派人保護古羊腸坂,韓廣周稱當地村民忙於生產,山西政府部門對文物保護不夠重視。韓廣周說,河南在太行山開發太快,山西開發得比較慢,山西古文物比較多,卻遲遲沒能開發出來。這次對於古羊腸坂開發,採取的是政府牽頭,企業投資的形式進行開發,但目前引資情況不容樂觀。
但對於解決爭端的辦法,韓廣周提到了一個“和平”的辦法:最好能雙方坐下來商量,擱置爭議,共同開發。而晉城市旅遊文物局文物科的工作人員也表示,在正在進行的山西省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碗子城”肯定是一個重點,他們已經為“碗子城”配備了專職保護員。但如果搞旅遊開發,則需要更多部門參與。
河南沁陽文物局籌錢20萬修繕古羊腸坂
1986年自從古羊腸坂被河南省政府公布為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以來,沁陽市文物局就派人保護古羊腸坂。但沁陽市文物局和常平鄉的部分村民,只是保護,基本沒對其修復。對於這次修整,其實與山西方面要來開發有一定聯繫。
早在2005年,張敬利擔任村委會負責人開始,就有開發古羊腸坂的想法,因資金匱乏,一直未能動。
2007年,除了沁陽市常平村民在搶修古羊腸坂,沁陽市文物局也行動起來了。文物局此次拿出20萬元修整古羊腸坂,沁陽市文物局局長田中華認為是正常的修整,以前他們就有這項修整計畫,但資金一直沒有到位,與此次山西開發古羊腸坂沒有聯繫。田中華表示,以後他們會向上級申請更多的資金,修繕、保護古羊腸坂。
2008年11月17日,張華德等人在古羊腸坂碰到山西晉城市澤州縣晉廟鋪鎮的負責人,他們準備對古羊腸坂進行開發。11月20日,山西晉城市澤州縣晉廟鋪鎮負責人再次到古羊腸坂勘察。山西方面的舉動遭到常平村人的反對,訊息反饋到常平村主任張敬利那裡,他就和村民們商量如何保護開發文物。
2008年12月16日,張華德就和他的同鄉開始修整古羊腸坂。
焦作文物局建議聯手開發造福兩地
對沁陽市常平村村民來說,他們目的很簡單,開發古羊腸坂,發展旅遊經濟。沁陽市文物局局長田中華稱,《文物保護法》明確規定,文物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
沁陽市文物局局長田中華稱,古羊腸坂作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首先考慮保護,對遭到破壞的文物搶救,開發旅遊是在保護的基礎上進行,不能犧牲文物搞開發。田中華認為,常平村村民保護文物值得肯定,但僅想利用文物搞開發是違犯《文物保護法》的保護方針的。田中華認為,不管古羊腸坂屬於誰,他們多年對古羊腸坂保護總是沒有錯的。
焦作市文物局局長楊保群說,文物管理以屬地管理為主,古羊腸坂究竟是哪個地方的,以沁陽市文物局說法為準。楊保群稱,古羊腸坂連線晉豫兩省,古代社會是兩省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交通線,如果切斷,不利於保護。如果兩地文物部門能聯合起來,保護文物同時再開發旅遊,對兩地經濟發展是有好處的。
楊保群的說法得到韓廣周認同,山西成立太行古文化景區籌備處就是為了開發太行山景區,如果古羊腸坂能開發好,兩地的農民都會受益。

電影取景

電影《1942》取景
整個劇組在晉城的拍攝分兩個階段進行:2011年十一月份,在碗子城和大箕古教堂拍了五天,2012一月份在石淙頭村拍了三天。在碗子城拍攝的時候,沿碗子城兩邊的山路都布滿了逃荒的窩棚,“災民”們滿山遍野,到處都是。尤其是晚上,要拍攝“災民”們點火取暖的場景,荒郊野外,天干物燥,正是森林防火的嚴峻時期。為了防止出現意外,我們調動了公安、森林防火隊員和當地鄉鎮的百姓,全副武裝、嚴陣以待。幸好,在拍攝的關鍵時期,11月29日,下了一場紛紛揚揚的大雪,逃荒的“災民”們瑟縮在漫天的白雪中,非常符合故事情境。導演馮小剛和劇組的同志非常高興,抓住時機,在風雪中緊張拍攝,效果相當滿意。
電影《溫故1942》取景電影《溫故1942》取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