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葉兜蘭

硬葉兜蘭

硬葉兜蘭(學名:Paphiopedilum micranthum T. Tang et F. T. Wang)是蘭科、兜蘭屬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地生或半附生植物。葉基生;數枚至多枚,葉片帶形、革質。花葶從葉叢中長出,花苞片非葉狀;子房頂端常收狹成喙狀;花大而艷麗,有種種色澤;中萼直立,花粉粉質或帶粘性,退化雄蕊扁平;柱頭肥厚,下彎,柱頭面有乳突,果實為蒴果。兜蘭花比較雅致,色彩比較莊重,色及帶有不規則斑點或條紋。花瓣較厚,花朵開放期比較長。

(概述植物是硬葉兜蘭,圖片來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硬葉兜蘭
  • 拼音:yìng yè dōu lán
  • 學名:Paphiopedilum micranthum Tang & F. T. Wang
  • 亞界:綠色植物亞界
  • 總門:輪藻總門
  • :木賊門(有胚植物門)
  • 亞門:木賊亞門(維管植物亞門)
  • 木蘭綱(被子植物綱)
  • 亞綱百合亞綱
  • 超目:天門冬超目
  • 天門冬目
  • 蘭科
  • 兜蘭屬
  • :硬葉兜蘭
  • 分布區域:中國、越南 
  • 保護級別:極危(CR),來自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
  • 英文名:Tiny Flowered Paphiopedilum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地理分布,保護等級,栽培技術,培養土,澆水,施肥,換盆移植,病蟲防治,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地生或半附生植物,地下具細長而橫走的根狀莖;根狀莖直徑2-3毫米,具少數稍肉質而被毛的纖維根。
基生,二列,4-5枚;葉片長圓形或舌狀,堅革質,長5-15厘米,寬1.5-2厘米,先端鈍,上面有深淺綠色相間的格線斑,背面有密集的紫斑點並具龍骨狀突起,基部收狹成葉柄狀並對摺而彼此套疊。
花葶直立,長10-26厘米,紫紅色而有深色斑點,被長柔毛,頂端具1花;花苞片卵形或寬卵形,綠色而有紫色斑點,長1-1.4厘米,背面疏被長柔毛;花梗和子房長3.5-4.5厘米,被長柔毛;花大,艷麗,中萼片與花瓣通常白色而有黃色暈和淡紫紅色粗脈紋,唇瓣白色至淡粉紅色,退化雄蕊黃色並有淡紫紅色斑點和短紋;中萼片卵形或寬卵形,長2-3厘米,寬1.8-2.5厘米,先端急尖,背面被長柔毛並有龍骨狀突起;合萼片卵形或寬卵形,長2-2.8厘米,寬1.8-2.8厘米,先端鈍或急尖,背面被長柔毛並具2條稍鈍的龍骨狀突起;花瓣寬卵形、寬橢圓形或近圓形,長2.8-3.2厘米,寬2.6-3.5厘米,先端鈍或渾圓,內表面基部具白色長柔毛,背面多少被短柔毛;唇瓣深囊狀,卵狀橢圓形至近球形,長4.5-6.5厘米,寬4.5-5.5厘米,基部具短爪,囊口近圓形,整個邊緣內折,囊底有白色長柔毛;退化雄蕊橢圓形,長1-1.5厘米,寬7-8毫米,先端急尖,兩側邊緣尤其中部邊緣近直立並多少內彎,使中央貌似具縱槽;2枚能育雄蕊由於退化雄蕊邊緣的內卷而清晰可辨,甚為美觀。花期3-5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000-1700米的石灰岩山坡草叢中或石壁縫隙或積土處。
硬葉兜蘭分布區為中亞熱帶至南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貴州分布區的年均溫為16.0~18.9℃,年均降水量1200~1320毫米,無霜期290~350天,相對濕度>80%,土壤為石灰岩山地森林鈣質土,pH 7.0~8.0。多生於森林覆蓋的懸崖或斷岩石壁積土處,土層淺薄,排水良好,有機質豐富,氮、磷、鉀含量高。喜蔭庇環境,在上層林木鬱閉度>0.8時生長良好,當上層出現林窗或更大破壞,生境因陽光直射地面時該種則消失。
多年生地生或半附生植物。地下莖細長橫走,常叢狀生長,具有無性繁殖能力,3年生後開花,花後植株則死亡,在其根莖處蔭生新芽延續繁衍,花期3~5月,花色澤變化較大,結果率極低,野外極稀見結實植株。

地理分布

產中國廣西西南部、貴州南部和西南部(荔波、興義)和雲南東南部(麻栗坡、西疇、文山)。越南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雲南麻栗坡。

保護等級

硬葉兜蘭屬於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同時也被收錄於自2017年10月4日起生效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一中,禁止在國際間交易(符合締約國制定的“人工繁殖”定義植株除外)。
彩雲兜蘭自2014年3月13日起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評估為全球範圍內極危(CR),且種群數量呈下降趨勢。該物種對環境變化敏感,只能在特定海拔、土壤、遮陰率等條件下生存,現面臨包括基礎設施和旅遊業開發、以園藝或貿易為目的的過度採集、生態失調、踩踏、氣候變化、乾旱、採伐森林、水土流失等多種人為的直接或間接威脅。

栽培技術

(硬葉兜蘭的人工栽培視頻6分鐘左右開始講解具體方法。)

培養土

兜蘭對培養土的要求較高。大多數兜蘭的原產地降水較多一年中只有幾個月空氣比較乾燥,因此兜蘭全年要求濕潤的培養土。此外,為預防根部缺氧,應保證培養土排水良好。5

澆水

套用軟水(最好是雨水)澆花,但盆內不可積水,否則細菌大量繁殖,易造成植株腐爛死亡,冬季澆花的水不能太涼。葉片也不可長時間積水,否則葉片易腐爛。夏季可通過噴水噴霧達到兜蘭生長所需的較高空氣濕度

施肥

施肥宜少而勤。一般市場上銷售的成品肥即可,如使用有機肥料,一部分兜蘭品種會更加繁茂。此外,植株較大的品種比葉片少的品種需更多肥 料。肥料充足,新芽充分發育,植株才會開花,否則要等到第二年才會開花。通常所有的兜蘭品種應每半年施一次石灰肥,劑量為每10厘米盆徑可用一茶匙碳酸石灰,也可在澆花中加入石灰,這樣肥料就可被植株長期汲取。
適當施肥可以保證兜蘭健壯生長和開花。但是兜蘭對鹽很敏感,一定不能多施,以免產生鹽害。如果不能夠正確把握好施肥技術,還是少施為妙。台灣的蘭界人士有個好方法可防止鹽分累積,就是在澆水後1~2小時後待基質中的鹽分可以析出後,再澆水一次。一般除了冬季以及夏季氣溫過高時不施肥外,其他時間可15~20天噴灑2000倍左右的水溶性速效肥一次,要注意肥料中氮、磷、鉀的比率,未開花株用N-P-K=20-20-20或15-15-15的肥料,近開花株補充磷鉀肥,以促進開花。地生種也可以使用農家肥,但必須加水腐熟後方可稀釋施用。

換盆移植

每隔兩年換盆一次,若能每年換盆一次自然更好。大型植株開花較多,除非必要,否則不要扯斷或扯裂根部。換盆時不可破壞植株組織,否則腐黴菌就會趁虛而入。可用木炭粉來預防腐黴菌。

病蟲防治

所有的兜蘭品種都易受紅蜘蛛侵害,尤其是生有光滑葉片的品種。因此,應時常檢查葉片。其他的害蟲很少危害兜蘭。兜蘭常見病還包括細菌真菌感染。新鮮、流通的空氣可起預防作用。5
兜蘭的病蟲害多發生於夏季多雨和酷暑的季節,常見的病害有莖腐、炭疽和褐斑等病害,每2周用百菌清和托布津500~1000倍液噴灑可防止這些病害的發生,同時要改善通風條件,才能杜絕兜蘭的發病。常見的蟲害有介殼蟲、粉虱、蛞蝓和蝸牛等,防治方法可用相關農藥噴殺或誘殺。兜蘭病毒病是不治之症,一經發現要立即隔離或予以深埋棄置,以免傳染其他健康植株,最終全軍復沒。

主要價值

兜蘭又名拖鞋蘭,夏秋或臨冬開花,花期最長達70餘天。西南地區的兜蘭葉片通常要厚實硬朗些,花色更為亮麗顯眼,有更好的抗旱保水機制,在抗逆性新品種選育上具有非常高的利用價值。
兜蘭盆花生產需要3到5年,由於其花形奇特、花色豐富、花期持久,且容易管護,在12到30攝氏度範圍能生長,室溫23度環境下能正常開花,因此頗受家庭消費者喜愛,市場需求潛力巨大,是值得開發生產的蘭花種類之一,也是發展小盆栽產業的新興品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