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新黴素片,適應症為1.腸道感染。2.亦可用於結腸手術前腸道準備或肝昏迷時作為輔助治療。新黴素不宜用於全身性感染的治療。
基本介紹
- 藥品名稱:硫酸新黴素片
- 藥品類型:處方藥
- 用途分類:抗生素類
成份,性狀,適應症,規格,用法用量,不良反應,禁忌,注意事項,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兒童用藥,老年用藥,藥物相互作用,藥物過量,藥理毒理,藥代動力學,貯藏,
成份
硫酸新黴素。
化學名:硫酸新黴素
分子式:C23H48N6O17S
分子量:712.7222
性狀
本品為白色片。
適應症
1.腸道感染。
2.亦可用於結腸手術前腸道準備或肝昏迷時作為輔助治療。新黴素不宜用於全身性感染的治療。
2.亦可用於結腸手術前腸道準備或肝昏迷時作為輔助治療。新黴素不宜用於全身性感染的治療。
規格
(1)0.1g(10萬單位)
(2)0.25g(25萬單位)
(2)0.25g(25萬單位)
用法用量
口服給藥:
成人
(1)一次0.25~0.5g(以新黴素計),一日4次。
(2)肝性腦病的輔助治療,一次0.5~1g,每6小時1次,療程5~6天。
(3)結腸手術前準備,每小時0.5g,連用4次,繼以每4小時0.5g,共24小時。
兒童
按體重一日25~50mg/kg,分4次服用。
成人
(1)一次0.25~0.5g(以新黴素計),一日4次。
(2)肝性腦病的輔助治療,一次0.5~1g,每6小時1次,療程5~6天。
(3)結腸手術前準備,每小時0.5g,連用4次,繼以每4小時0.5g,共24小時。
兒童
按體重一日25~50mg/kg,分4次服用。
不良反應
1.可引起食欲不振、噁心、腹瀉等,但長期套用(10周以上)不影響維生素K的合成。
2.較少發現聽力減退、耳嗚或耳部飽滿感;頭昏或步履不穩;尿量或排尿次數顯著減少或極度口渴。
3.偶可引起腸黏膜萎縮而導致吸收不良綜合徵及脂肪性腹瀉,甚至偽膜性腸炎。
2.較少發現聽力減退、耳嗚或耳部飽滿感;頭昏或步履不穩;尿量或排尿次數顯著減少或極度口渴。
3.偶可引起腸黏膜萎縮而導致吸收不良綜合徵及脂肪性腹瀉,甚至偽膜性腸炎。
禁忌
對新黴素或其他氨基糖苷類抗生素過敏的患者禁用本品。
注意事項
1.交叉過敏 對一種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如鏈黴素、慶大黴素、阿米卡星過敏的患者也可能對本品過敏。
2.在用藥過程中仍宜定期進行尿常規和腎功能測定,以防止出現腎毒性,並進行聽力檢查或聽電圖測定。
3.下列情況應慎用本品: 失水、第8對腦神經損害、重症肌無力、帕金森病、腎功能損害、潰瘍性結腸炎及有口腔牙病患者(新黴素可引起口腔刺激或疼痛)。
4.長期口服本品的慢性腸道感染患者尤其伴有腎功能減退或同服其他耳毒性或腎毒性藥物者仍應注意出現腎毒性或耳毒性症狀的可能。
2.在用藥過程中仍宜定期進行尿常規和腎功能測定,以防止出現腎毒性,並進行聽力檢查或聽電圖測定。
3.下列情況應慎用本品: 失水、第8對腦神經損害、重症肌無力、帕金森病、腎功能損害、潰瘍性結腸炎及有口腔牙病患者(新黴素可引起口腔刺激或疼痛)。
4.長期口服本品的慢性腸道感染患者尤其伴有腎功能減退或同服其他耳毒性或腎毒性藥物者仍應注意出現腎毒性或耳毒性症狀的可能。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
妊娠期婦女宜慎用本品。用藥期間哺乳期婦女應暫停哺乳。
兒童用藥
早產兒及新生兒中缺乏安全套用本品的資料,故不宜套用。
老年用藥
老年患者宜慎用本品。
藥物相互作用
1.與口服避孕藥(含雌激素)長期合用可能導致避孕失敗,並增加出血的發生率。
2.口服新黴素可影響洋地黃苷類、氟尿嘧啶、甲氨蝶呤、青黴素V、維生素A或維生素B12的吸收,使療效降低;因此應嚴密觀察患者對洋地黃類藥物的療效是否發生改變。口服新黴素的患者合用秋水仙鹼及維生素A時,其維生素B12的需要量可能增加。
3.本品不宜與其他腎毒性藥物及耳毒性藥物合用。
4.與神經肌肉阻滯藥合用時,可能增加神經肌肉阻滯作用,導致骨骼肌軟弱等。
2.口服新黴素可影響洋地黃苷類、氟尿嘧啶、甲氨蝶呤、青黴素V、維生素A或維生素B12的吸收,使療效降低;因此應嚴密觀察患者對洋地黃類藥物的療效是否發生改變。口服新黴素的患者合用秋水仙鹼及維生素A時,其維生素B12的需要量可能增加。
3.本品不宜與其他腎毒性藥物及耳毒性藥物合用。
4.與神經肌肉阻滯藥合用時,可能增加神經肌肉阻滯作用,導致骨骼肌軟弱等。
藥物過量
本品無特異性拮抗劑,藥物過量時主要是對症療法和支持療法,如洗胃、用催吐劑及補液等。
藥理毒理
硫酸新黴素是一種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本品對葡萄球菌屬(甲氧西林敏感株)、棒狀桿菌屬、大腸埃希菌、克雷伯菌屬、變形桿菌屬等腸桿菌科細菌有良好抗菌作用,對各組鏈球菌、肺炎鏈球菌、腸球菌屬等活性差。銅綠假單胞菌、厭氧菌等對本品耐藥。細菌對鏈黴素、新黴素和卡那黴素、慶大黴素間有部分或完全交叉耐藥。新黴素全身用藥有顯著腎毒性和耳毒性,故目前僅限於口服或局部套用。
藥代動力學
新黴素口服很少吸收(約3%),但長期口服較大劑量,腸黏膜有潰瘍或炎症時仍可吸收相當量,特別在腎功能減退時血藥濃度可顯著增高。口服後大部分不經變化隨糞便排出。
貯藏
密封,在乾燥處保存。